心理 |《生命的重建》

心理 |《生命的重建》

00:00
22:54

全球销量3500万册的生命教育圣经。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书名:《生命的重建》

作者:露易丝·海

今日解读:贝加

解读人简介:生物学博士,心理学硕士,中科院心理所婚姻与家庭治疗师

播音:敖武

责编:李雪清

音频编辑:陈子夫


媒体推荐:

《纽约时报》:3500万读者的选择是不会错的,读者选择她而非所谓的“学院派”,就是因为她切切实实地帮助到了每一个人。


01 听前思考

你拖延真的只是因为你太忙吗?

为什么你时常想着要改变自己,却总也不行动?

改变自己真的很难吗?


02 书中金句

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


很多人都认定“我不够好”,这只是一个念头,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创造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称之为“疾病”的东西。


你对不想要的东西想得越多,你创造的不想要的东西就越多。


我用我的乐观思想来创造我想要的一切。


03 精华笔记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书。它曾连续50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后来被译为30种文字,销量达3500万册。本书的作者露易丝·海,是美国知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也是“整体健康”的倡导者。


 “整体健康”的理念认为:人们的身体、精神和心灵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问题,无论是人际关系不和谐,陷入财务危机,还是身体疾病,很多时候都与我们思想深处的不合理的信念有关。而要解决问题,乃至达到身心和谐,我们就必须从改变这些信念做起。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因为作者认为,我们的一切问题,从我们的个人健康、工作到社会关系,都与我们的内在思维有关。只有我们了解并改变我们的内在思维,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他们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于一些外在因素,比如我太忙、事太多。他们甚至会把自己拖延的原因归结到无可改变的个人特点,比如,我这人太懒了。但作者认为,拖延症恰恰与我们的内在思维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价值,与其做出来被他人批判,不如拖着不做。


再比如,很多人都有过胃不舒服的感觉。很多人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感受到挫折或委屈的时候,会吃不下饭。这是因为冲突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体验,不符合我们过往的信念与经验,我们一时无法消化它,所以,胃部就会堵得慌。这恰恰说明,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消化器官,在心灵上,它也反映我们把什么事,什么人,堵在了胃里。心理学上发现,那些充满恐惧、不接纳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往往会压抑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去讨好别人,这种人最容易存在胃部疾病。


第二,你为什么不改变呢?


作者认为,我们内心深处常常隐藏着很深的旧思想、旧观念,如果我们留心不到它们,我们就无法改变。基于此,作者主要阐述了阻碍我们改变的四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我们内心已有的假定。


我们经常会假设,是别人或者环境导致我们不能改变,从而为我们抵触改变找到一个看似非常合理的理由,来让自己保持现状。也就是说,在改变开始之前,我们在心里,就已经假定了,我们的改变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的状况或结果,既然结局是不好的,那又何必开始呢?


比如:

我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无法解决我的问题;

别人都没有这么做;

他们不让我改变;

我不想挨他们骂。


第二个障碍,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


所谓信念,就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以及社会规则等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内心的信念会让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用以支配自己行动。


比如:

那样做没用;

正常的人不会生气;

我不是那种人;

女人不那么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些信念对我们的改变会形成很大的阻力。因为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做不到一件事,那么他一定不会去做。


第三个障碍,是我们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也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它是信念的一种,也是信念中最深入的一种,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同感。比如,我太老了,太胖了,太瘦了,太高了,声音太难听了,太不招人喜欢了,太没有价值,等等。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负面认识过多,就会认为自己可以改变的条件太少,能力不足,就会觉得“我做不到”。


我们再以拖延症为例,拖延是自我概念阻碍改变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人们在拖延时,常常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比如:

我现在没有时间;

我还有其他事情;               

现在太晚了;

现在太早了;

等我旅行回来再做。


表面上看,他们都有客观理由。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它们背后反映的都是“我没有价值”这个自我概念。“我没有价值”,所以我做的事也没有价值,那么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他们就会觉得我做的不好,自己也会觉得不好,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出现,拖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没有价值”的自我认知,才是拖延的根本原因。


第三,如何开启改变的过程?


改变的第一步是思考。


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存在诸多问题的时候,多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与我内心的假定有关系吗?反映了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它背后隐藏着我什么样的信念,这些信念和自我认知都是真的吗?


改变的第二步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练习。


作者的一个建议是,反复对自己说“我赞同我自己”。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这样感觉自己很傻”,“听上去莫名其妙”,“我赞同什么呢”。其实这些念头都是抵触的思想,如果你选择放弃它们,不相信它们,它们就无法控制你。而“我赞同我自己”这样的积极信念,就会激发你内在的潜力。


 “自我强化”指的是,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标准,不断地肯定自己,投射出来的情感会逐渐被加强。积极的自我强化对个体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比如一个婴儿,他在自己玩耍的过程中,达到一个小目标,他自己会感觉到喜悦,强化了他的体验。


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你昨晚做了某件事,你就对自己多说几遍“我赞同我自己”,这会是一种积极强化。


改变的第三步,是采用“整体思想”通往整体健康。


整体思想是要我们全面地发展身体、心灵与精神。作者认为,忽略任何一个方面,我们在整体上都是欠缺的。只要我们努力发展整体健康,从哪一个方面开始并不重要。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以及实际情况,选择从身体、心灵与精神三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入手改变。而从任何一方面开始改变,都可以渗透到其他两方面。


比如从身体出发,加强营养和锻炼;

比如从头脑出发,利用一些冥想,让自己内心深处一些意识浮现出来,发现自己根本的需要;

比如从精神出发,练习宽恕自己和他人,也是通向整体健康的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glory丶MH

    身体 精神 心灵相互联系,只有改变内在的思维信念我们才有机会改变我的种种行为和表现,积极的强化自我信念联系 比如照镜子告诉自己我要改变来刺激自己,身体方面,加强锻炼;头脑方面,多做冥想发现自己的真实需要;精神方面,练习宽恕自己和他人。做到身体 心灵 精神的整体健康 做生命的真正主人

    萌翻的小宇宙 回复 @glory丶MH: 这段话怎么不能复制呢

  • fx2014_8g

    可以下载文稿吗?如何操作

    喜马讲书 回复 @fx2014_8g: 您好,很抱歉,暂时文本不能复制。但你可以选择截图保存或者等下一次App更新再复制文本~

  • 梓钰_dq

    重建生命,只要我们自己去改变,就可以脱离坏的一切,只有我们去改变了,才会发现你想要的其实触手可及,我正在看这本书,做上面的练习,她彻底缓解了我一个多月的高度紧张,明白了很多多年以来的问题的根源,能感受到生命开始重生了,也谢谢主播这么零件的总结归纳,带领我们认识书的脉络,新年快乐

  • 杨小欢baby

    原来拖延症的根源在于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懒造成的,认知又一次升级了。

  • EQKID育儿情商思维

    自我认同的心理建设是在孩子小时候就该进行了,成人以后进行建设其实晚了很多,也难了很多,毕竟自己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

  • 王大胡子_3c

    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没什么用。我可能是拒绝改变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 加个卤鸡蛋

    不否定自己,修炼身心,为人生增加选择,成就人生。

  • amibition666

    为什么要改变?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好,走出困境和摆脱焦虑。 为什么不改变呢? 障碍一,我们内心已有的假定。 障碍二,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 障碍三,我们的自我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感。“我没有价值”的自我认知,是拖延症的根本原因。 如何开启改变的过程? 改变的第一步是思考。思考内在的假定和自我认知是真的吗? 改变的第二步是积极的自我强化练习。不断自我肯定自己。例如,我赞同我自己。 改变的第三步,是采用“整体思想”通往整体健康。 整体健康是要我们全面地发展身体、心灵与精神。 从身体出发,加强营养和锻炼。 从头脑出发,利用一些冥想。 从精神出发,练习宽恕自己和他人。

  • 东华肚君

    还是要反复听

  • 落雪_x0

    身体 精神 心灵相互联系,只有改变内在的思维信念我们才有机会改变我的种种行为和表现,积极的强化自我信念联系 比如照镜子告诉自己我要改变来刺激自己,身体方面,加强锻炼;头脑方面,多做冥想发现自己的真实需要;精神方面,练习宽恕自己和他人。做到身体 心灵 精神的整体健康 做生命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