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与火的艺术 记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发掘成果展

土与火的艺术 记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发掘成果展

00:00
05:19

土,孕育了山川河流,孕育了世间万物,生命来自泥土,最后归于泥土。

火,从远古就开始燃烧的熊熊烈火,既烧结了历史,也淬炼文明。

土与火,这两种古老又强大的力量,在匠人们的手中被驯服,进而形成一个个被窑烧出炉的器物,成就了名为“瓷器”的艺术,供人们赏鉴、使用。

6月10日,“青韵流光——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发掘成果展”在郑州大象博物馆开展,聚集展示了张公巷窑遗址发掘的精品文物206件套,展览将持续至12月30日。

青韵流光,“玻璃质感”吸人眼球

步入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张公巷窑精美的青瓷及其他瓷窑产品,青瓷洗、青瓷玉壶春瓶、青瓷盘口折肩瓶……瓷器制作讲究,工艺精湛,以素面为主,带装饰的极少。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出土青瓷的首次对外亮相。

张女士是资深文物爱好者,长期从事瓷器研究工作,这次特意从浙江来到河南看展。在她看来,与其他瓷器相比,此次展出的汝州张公巷窑瓷器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便是釉面玻璃质感强。

什么是玻璃光呢?瓷器因为表面施釉,所以都有比较明显的光泽,许多人可以通过辨识瓷器表面的光泽度而判断出瓷器的年代、真伪。瓷器上的光泽有很多种,比如宝光、玻璃光、蛤蜊光、贼光、火光、浮光等等。

张女士介绍,玻璃光,通常像折射出来的反光,像是玉器上的反射光一样,也有人通俗演绎为“酥油上反射出来的光”。这种光有种玻璃的感觉,亮度也较高,而且倾向于外显,闪烁耀眼。

具有玻璃光的瓷器大多年代比较久远、不易失亮,有的即使埋在土中历经千年,亮度依然不褪,宋代哥窑制品及景德镇影青瓷制品便是玻璃光瓷器的代表。此次展览的瓷器所具备的明显玻璃光特征,也是后续深入发掘、研究汝州张公巷窑遗址的重要方向。

确属官窑,生产年代尚存争议

据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介绍,张公巷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南部的张公巷东西两侧,从器物造型来看,张公巷窑青釉瓷器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瓷器有明显不同,与已发现的南宋官窑产品具有较大相似性。张公巷窑的产品以薄胎薄釉为主,常见釉色有淡青、灰青和青绿等,类似清凉寺汝窑天青色的极少;胎骨以粉白、灰白为主,几乎不见清凉寺汝窑的香灰胎。

宋金时期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瓷窑遍布全国,名窑迭出,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享誉中外。张公巷窑的发现如一把钥匙,为研究宋代五大名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孙新民表示,张公巷窑青瓷工艺之精与汝窑难分伯仲,经过多次考古发掘,目前考古界一致认为张公巷窑的性质为官窑。但对于其烧造年代尚存争议,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北宋朝廷设立的官窑,也有专家认为它晚于北宋,是金代官窑。

生活碎片,记录最真实的历史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承办,除张公巷窑生产的青釉瓷外,还展出了在不同地层及水井和灰坑等遗迹中出土的一批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时期的陶瓷生活用器,尤以金代和明代瓷器最为丰富。

不同于帝王之家器皿奢华、金尊玉贵的生活,张公巷窑出土的这些生活用器,是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写照,清贫但不缺温馨。

一天辛苦农忙过后,躺在床上和枕边人聊聊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田野的清风里安然入梦。

或许在农闲的日子,拿出棋盘,呼朋唤友,和邻居们对弈,“杀他个片甲不留”,一解平日劳作之乏。

还有晚唐狗俑、绿釉骑马俑等小物件,想来也许是哪位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无时无刻不在手里把玩。

锅碗瓢盆、茶碟杯盏、动物人佣,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物件,对了解唐宋元明时期汝州市区居民使用的瓷器品种及来源等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张公巷窑址自2000年被发现以来,已过去二十余年,在此期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先后多次对张公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作坊、水井、灰坑和淘洗池等遗迹,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的青瓷器、残片和窑具。

“近年来,张公巷窑出土文物引起中外古陶瓷专家的高度关注,成为陶瓷考古和陶瓷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不少人从全国各地特意赶来郑州,参观我们此次的展览,接下来,我们还会安排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也多多了解张公巷窑瓷器。”馆内工作人员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