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丨东晋门阀政治丨03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丨东晋门阀政治丨03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是怎么形成的?

00:00
12:23

你好,我是施展。那这一讲我们就要进入《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的正题,就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

关于东晋门阀政治有一个流传度非常广的历史典故,就叫“王与马共天下”。“王与马共天下”就是说琅琊王氏与晋朝的皇帝司马睿共同维持东晋朝廷。“王与马共天下”并不是当时人们的夸张之词。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的时候,激动之余要拉着王导一同坐在龙位之上接受百官朝贺,而且还称王导为“仲父”相称,此前历史上只有齐桓公对管仲、秦王政对吕不韦有此尊称,这在中国皇权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现象。

王与马共天下的起源

那么琅琊王氏,特别是王导、王敦兄弟和司马睿这样一种紧密配合、共同建立和维系东晋王朝统治的局面,也就是门阀政治这种历史态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还要从八王之乱末期的政治局势说起。

实际上王与马共天下这件事,并不是开始于司马睿和王敦、王导兄弟。早在八王之乱之前,琅琊王氏就已经和司马家有着非常亲密的联系。王氏所在的琅琊国,是司马睿的封国。

司马睿的琅琊国与司马越的东海国是两块相邻的地方,都在徐州。在八王之乱中笑到最后的就是东海王司马越,他的爷爷是司马懿的弟弟。算起来,他和司马家皇帝晋惠帝的亲缘关系是最远的一个。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在八王之乱的最后司马越消灭了成都王司马颖,取得了朝廷控制权,但是他自己实际的政治威望是不够的,因此他必须要选择有威望有政治威望的世家大族来合作,提振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司马越作为皇室成员,当然不能选择同为司马家的其他人,那样的话,他自己不就被盖过去了吗?所以他要选择一个地方上有名望的士家大族。那他选择了谁?他选择了琅琊王氏。因为就像前面我们说的,琅琊国和东海国比邻而居,都在山东地区,来自山东的东海王司马越联合山东大族琅琊王氏,也就顺理成章。此时琅琊王氏在朝廷里面的主要政治人物就是王衍,他是当时玄学清谈的领袖,和晋哀帝司马衷是儿女亲家,于是在八王之乱之后,就形成了司马越和王衍共同合作来维持晋朝统治的局面。

这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的历史因缘。但是在这一对王与马的政治合作关系中,是司马越做主导,王衍处于辅助地位。但是八王之乱结束后,晋朝的政治局势依然是十分不稳定的。我们在第二讲里面提到过,有两支武装力量此时在中原地区十分活跃,一支是以匈奴人为主的刘渊、石勒率领的武装力量,这两个人能够登上全国性历史舞台,就是因为成都王司马颖在八王之乱中把他们带入到了内地,最后司马越打败了司马颖。而刘渊、石勒作为司马颖的政治伙伴,那么在司马越掌握政权之后,他们就想给司马颖复仇。

当时第二个政治力量是流民军,因为中原地区一直无法形成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八王之乱的这几年里面,就产生了大量破产农民,他们失去自己的依靠,以武装抢劫为生,形成了强有力的政治军事力量。

那么在这两支军事力量的威胁下,司马越和王衍必须得为自己日后的统治做一些准备,这就是著名的“狡兔三窟”。

司马越和王衍坐镇洛阳,主持中原大局,,然后派同族兄弟王澄出镇南方的荆州,王敦出镇东部的青州,稳定江汉之间和山东老家,这两个地方都是有粮有兵的富庶之地。在这三处之外,王衍又派出了琅琊国的司马睿和琅琊王氏底下强有力的干将王导赴江南扬州镇守,以稳定东南地区的秩序,漕运江南粮食到中原。在各个方向中,司马越和王衍依然将自己的山东东海国视为自己的大本营。

所以,东海王司马越身死后,王衍扶棺东向,回葬东海,同时躲避刘聪、石勒的军事锋芒。但很不幸,在东迁的过程中,他们整个队伍就被石勒一窝端了。其后刘聪攻破洛阳,掳走晋怀帝,那这个时候能延续晋朝的,就是被司马越所指派去出镇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和王导。

司马睿与王导的合作

我们梳理了这个历史过程你就知道,东晋的立国以及司马睿和王导、王敦的合作,实际上是东海王司马越与王衍合作的一个延续。田余庆先生在书中也说,司马越与王衍的合作是“王与马共天下”最早的一种组合,司马睿和王氏兄弟是后来的组合。只不过在司马睿与王氏兄弟的关系里面,琅琊王司马睿自己没有特别强的军事力量,同时他也不是一个特别强势的亲藩王,那么东晋的政治军事力量靠什么呢?就要靠琅琊王氏了,他们手里有自己的军事武装,保护司马睿东渡建康,建立起了东晋朝廷。所以我们才会理解开头所讲的王与马公天下里面那个经典的场面,就是司马睿登基的时候,会拉着王导一同坐上龙位,接受大家的朝拜。这就是田先生这本书所讲的门阀政治的开端。

那么在东晋朝廷建立起来之后,实际上王与马共天下的这样一个政治局面,也不单纯是王导和司马睿的关系,还有王导的弟弟王敦。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东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世家大族和皇帝共治的局面?王导为什么不去直接推翻掉司马家自己当皇帝?这是因为东晋的门阀并不是单靠家里某个人而形成的政治力量,比如琅琊王氏,就是王导、王敦两个兄弟共同在执掌自己家族的力量。

王导以清谈学问名声著称,他是一个负责在朝廷中指挥的政治家角色。而他的弟弟王敦凭借强大的武装力量,居于建康上游地区的江州、荆州地区,和建康形成犄角之势,来共同抵御北方的军事压力,从而形成王氏家族在全国政权内的一个支持态势。

实际上,在王与马共天下的时候,琅琊王氏是有过不臣之心的,掌握武装力量的弟弟王敦因功高遭猜忌,进兵建康,晋元帝司马睿抑郁而死,王敦甚至想是不是要取司马氏而代之,这就形成了东晋朝廷南渡之后第一次的内部政治危机,也就是王敦之乱。而王敦之所以在这场政治变动中没能取代司马氏,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琅琊王氏内部意见并未统一,王导、王彬、王舒、王棱等都反对王敦擅权专政。第二是同时南渡的世家大族也并非只有琅琊王氏一支。比如江南本地的陶氏、周氏,我们后面会讲到的颍川庾氏,以及还有盘踞在建康附近的流民武装,这都成为制约王敦推翻司马皇室的力量。王敦之乱失败之后,东晋门阀政治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态势,也就是大家共同承认司马家皇帝权力的合法性,同时这个相对稳定的秩序要依靠各个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来去维持,这些大家族都会派出自己的家族代表,来出仕任官共同承担朝廷的治理。

那通过前面对东晋门阀政治形成过程的梳理,特别是王与马共天下这样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田先生会称门阀政治为中国专制皇权的一种变态形态。这是因为政治首先是一种秩序,而秩序的基础其实是武装能力。

而晋朝在八王之乱,特别是衣冠南渡后,我们可以看到司马皇室,特别是皇帝司马睿自己并没有掌控一支能够直接领导的武装,所以皇权丧失了统治全国的武装力量基础。那这些武装力量分散在哪里?其实就是由各士家大族领导的自己本家族的私人军队。

所以门阀政治的基础是世家大族自己要有一定的武装力量,那第二点就是,既然皇权没有武装能力,而士家大族有武装能力,但是为什么士家大族又无法推翻皇权,自己取而代之呢?这是因为衣冠南渡之后,士家大族自身内部,并不是单一强权人事的状态,而是家族里面诸多兄弟互相扶持的一个政治集团。所以个人的政治野心无法突破家族本身的平衡,进而也就无法去影响到皇权。

其次,南渡的氏族也并不是只有琅琊王氏一个,它是有诸多南下的大家族以及流民武装共同维持的一个政治秩序。所以即使琅琊王氏的王敦自己有不臣之心,依然有像颍川庾氏、流民武装这样的地方力量来制约,由此就形成了门阀政治的态势。

简单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前半部分我们主要讲了王与马共天下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八王之乱结束之后,先有了司马越跟王衍的合作,然后才有了衣冠南渡后司马睿跟王敦王导的合作。门阀政治形成之后,皇上自己没武装能力,要靠士家大族共同掌握军事武装力量来维持朝廷秩序,但是士家大族却没有推翻皇权。所以讲门阀政治为什么要讲士家大族,而不是强臣、权臣,因为门阀政治,就是世家大族和皇权之间相依、相争的平衡。下一讲我们就来看看,在东晋一个世纪的统治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门阀。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6453

    唐末中央和藩镇也是各拥武力,但是没有相互依存的信任,只有提防。藩镇也不在乎到中央任职。

  • 听友187632387

    王导和王敦到底谁是哥哥啊,看另一本书说王敦是哥哥呢

  • ame心的相言

    太精彩了,这本书以前我算是白读了

  • 听友307446078

    lmklk-' _.

  • 1500199kagp

    讲的真心不错,太厉害了。

  • 我可能是冰

    了 ♥ …………♥♦ ♦ … …◆… ♦ …… ………

  • 平安久久1

    太好听了

  • 海鴎飛处

    好书

  • 1362125dwqt

    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啊

    听友466963631 回复 @1362125dwqt: 迏 ! 、

  • 听友379284010

    太精彩了,听了魏晋干饭人再听这个就能听懂,不然上来就听,那么人名根本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