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暑假前的研学小高峰,很多学校被选为考场,不能上课,正好外出研学。”随着暑假临近,一波又一波出省研学的学生团,也相继踏上了旅途。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学校推动和家长追捧下,研学市场近年来急速膨胀,但这一行业也乱象丛生。
此一乱象,被《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总结为课程化、经费、人才、安全等几个行业痛点。最显著的表现是“游而不学、价高质低”,而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或安全隐患等相对隐性的问题,消费者又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在不少受访者看来,“高价研学团”的变异,让研学变了味,甚至成了“杀猪盘”。
其实,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但是,“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问题,还是在研学旅行中普遍存在。这让研学旅行的价值大打折扣。要让研学旅行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必须坚持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与公益性原则,更不能被异化成为“杀猪盘”。
当前,开展研学旅行的主体大概有两类。一是以学校为主体,研学旅行活动由学校出面组织;二是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主体,校外培训机构设计研学旅行线路与内容,通过市场运作,吸引学生报名参加。也有学校委托校外机构,或通过购买校外机构服务等方式开展研学活动,但这也属于以学校为主体组织。
这两类主体组织的研学旅行,都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由学校为主体组织的研学旅行,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的问题,学校称参加研学旅行情况要记录进综合素质评价,于是学生、家长不得不参加。尤其是“高价研学团”,额外增加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研学团,虽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但是,由于家长缺乏识别能力,很容易被机构“忽悠”,机构不兑现事先承诺的游学内容的并不鲜见。
一些培训机构就把普通的旅游线包装为游学,按研学旅行收费,还有的游学,实质就是到大学校园“到此一游”,走马观花,并无实质体验大学教学的“研学”。此前,媒体还报道,有的出国游学还把学生带到了赌城,严重背离了“研学”目的。
此外,过去三年疫情,使研学旅行遭遇重创,而今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后,研学旅行也逐步重新开启,而面对学生、家长的旺盛需求,一些进行学科类培训的机构也转战研学旅行。这也让研学旅行活动同质化严重,同时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
研学是目前教育口极少数可以向家长收费的项目之一,要健康推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形成全社会合力,对于由学校及校外机构这两类不同主体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均要强化监管。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监管,要求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活动时,要充分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可以考虑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费用。
以校外机构为主体进行的研学活动,则主要应由文旅部门监管,教育部门给予指导与帮助,要明确机构的资质,以及加强对机构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性监管,避免“只旅不学”现象,尤其要杜绝“价高质低”的“杀猪盘”问题。
当然,社会也要为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活动场所,这样就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校外机构研学活动的依赖,开展自主性研学旅行活动。
如城市向中小学生开放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并招募志愿者开展主题活动,且不同城市的这些场馆资源可以城际共享。这就把研学旅行常态化,学生可以自主规划研学活动。
在全社会合力促成之下,方能让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也最大限度避免家长误入研学“杀猪盘”。
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