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每日一谈09|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09
每日一谈
《周易》有感
文/严鼎
经典常谈-0908:04
我发现中国很多地名很有规律,比如有的叫淮阴、华阴、湘阴,有的叫洛阳、汉阳、衡阳。这些“阴”与“阳”其实是表示方位,山南水北之谓阳,反之为阴。
不止在方位和地名上有“阴阳”,其实,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世界观都是由“阴阳”构成,换言之,万物皆有“阴阳”。《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便对丫鬟翠缕说道:“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
这样的观念,都来源于一部古代经典《周易》。这本书就是用阴阳作为基本单位,来预测吉凶,并阐释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从字面来看,“周”就是指周朝、周人,标明成书的时间。“易”,内涵比较复杂,我来展开说说。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给出了两个解释:一是“简易”,一是“变化”。
如果你翻开《周易》,你会发现全部的六十四卦卦象就是由六根或连续或断开的线自下而上排列而成,有六十四种排列可能,于是就有六十四卦。看上去很简易平实,但包含着大智慧。《周易系辞上》中说: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意思是说,乾,是很平易且充满智慧的,坤是简易而大有作为的。事情只有平易才能让人容易明白,只有简易才能让人容易随从。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简易就小看了它,毕竟,这段话后面还跟了一句:“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虽说简易,但天下的道理都包纳其中了。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夸张啊?我们来看“易”的第二个意思就能窥见一斑:“变化”。
“易”的甲骨文写成这样:
一双手捧着水杯,把水倒向另一个杯中。这是做什么呢?这是在交换,也就发生了变化。《周易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间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唯有变化的事物才有发展、革新的可能。《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变化带来新的生机。
我以《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象来说明古人的这一认知。我们都听过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到了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逆境对应的是“否”,顺境对应的是“泰”,其实,它们都是卦象。
“否”卦的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泰”卦的上面是坤卦,下面是乾卦,与“否”卦相反。这两个卦象有什么奥妙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看卦象要从下向上看,并且对应到我们的现实世界。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从现实的角度看,理应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这样来说,“否”卦最符合现实,应该是好的卦象啊?“泰”卦反而颠倒了天地,应该是不好的啊?为什么结果恰恰相反呢?这里最能体现古人的智慧:古人认为,如果一件事已经完全符合现实,完全达到最佳的状态了,没什么需要改变了,那么,它就会走向衰亡,就没有什么改进和发展的可能了,用《周易》里的话就是:“天地不交,否。”倘若天地颠倒,意味着这件事天地之间会产生变化,那么,就有革新和逆转的机会,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史》中也写道:“事物在变化发展时就有前途,是吉的;停滞、不变化,就没有前途,是凶的。”
中国先祖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通晓了这个世界最根本的运行规律,那就是变化,我们无从避免变化,甚至应当热烈拥抱变化。由此来看,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不必沉沦,身处顺境时也不可忘形,唯有常怀革新之心、忧患之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否极泰来”“柳暗花明”。
中国先祖,诚不我欺。
09
你喜欢这样的分享形式吗?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吗?
欢迎与我分享,我将努力做得更好。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