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成本电影,给观众一个看你的理由

中小成本电影,给观众一个看你的理由

00:00
03:13

6月11日,上海电影节金爵论坛之中小成本影片创新发展之路论坛举行,《202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和《2023中国电影艺术报告》随之发布,多位嘉宾也分享了各自在中小成本影片创作、投资等方面的经验。在他们看来,无论成本高低,都要创作出好的故事、人物,这样才能把观众请回电影院,培育出成熟的观影市场。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尹鸿解读了《202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3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他认为中小成本影片要格外注意创作的极致性,“一部中小成本电影,无论是形式、题材、叙述方法还是表演,一定要有极致性,这样人们才会花钱到电影院看你的电影。你要给观众创造一个看电影的理由,给观众提供替代不了的‘影院性’”。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中影数字电影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张大勇也表示,要助推中小成本电影,全行业都要伸出援手,“我们要重新建立起观影习惯,建立电影和观众的桥梁。”

如何才能进一步帮助中小成本影片打开市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编剧、监制杜庆春强调,中小成本电影是让电影市场多元化的前提,但不应该将成本等同于类型并因此限制创作,“中小成本只是预算概念,不应该混淆成类型。中小成本影片中也有纯粹的商业片、艺术片。”

即便有行业上下游的支持,但在具体拍摄环节,成本问题依然让很多初执导筒的电影人感到困扰。低成本会多大程度限制创意发挥?有没有破题之法?

从十多年前杨庆的《夜·店》,到后来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邵艺辉的《爱情神话》,徐峥多次牵手新人导演。在他看来,无论成本高低,“有才华的导演,一定有办法在规划内给你惊喜。”他说,不同预算有不同的困难,关键在于导演们怎么在限定条件下展示才华、完成工作。他以“空间装修”比喻青年导演们遇到的问题,“你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包装成罗马柱的样子,但没这个条件的时候,你反而会仔细考量:我到底要住在什么样的空间?什么样的空间才适合我?最终,你可能只用很少的钱装修出了很独特的空间。”

作为导演、编剧、演员,李非合作了包括姜文、葛优、范伟等众多圈内前辈,也一直在探索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他同样认为,在得不到更多投资的情况下,创作者不妨在其他方面“付出成本”,“你真的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思考成本、学习成本,在这类‘成本’上做到‘大’而‘深’,说不定能给作品带来更好的结果。”他同时鼓励青年演员不要害怕和前辈们合作,“不管是演、写、拍还是制作,一颗真心足矣。创作的分歧争议,往往是最容易解决的——实际上大家经过讨论,肯定会得出一个公认的最好的方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