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法治丨《明朝那些事儿》【求订阅,求关注,求点赞,求五星好评】

大明的法治丨《明朝那些事儿》【求订阅,求关注,求点赞,求五星好评】

00:00
09:40

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并规定了五种刑罚,分别是小竹棍打人、大木板打人、有期徒刑、流放、死刑。在明初的普法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大明律》,而是一本叫做《大诰》的书。所谓《大诰》是朱元璋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广泛散发,人手一册。 朱元璋正确地认识到,要老百姓去背那些条文是不可能的,而这些案例生动具体,个个有名有姓,老百姓吃完了饭可以当休闲读物来看,就如同今天我们喜欢看侦破故事一样。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详细记述了对这些犯人所使用的各种酷刑,如用铁刷子刮皮、抽肠、剥皮等特殊行为艺术,足可以让人把刚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然后发誓这辈子不犯法。把犯人的罪行和处罚方式写入《大诰》,并起到警示作用,实在是一种创举。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因为当时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朱元璋用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解决了问题。他的办法具体操作如下:比如张三犯了罪,应该处以刑罚,县官已经定罪,下一步本来应该是该坐牢的去坐牢、该流放的流放,但差役却不忙,他们还要办一件事,那就是把张三押到他自己的家中,去找一样东西。找什么呢?就是这本《大诰》,如果找到了,那就恭喜张三了:如果本来判的流放,就不用去了,回牢房坐牢;如果是杀头的罪,那就能捡一条命。反之,家里没有这本书,那就完蛋了,如果张三被判为流放罪,差役就会先恭喜他省了一笔交通费,然后拉出去咔嚓掉他的脑袋。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普及了法典,虽然具体效果不一定很好,但他毕竟作出了尝试。

根据每个人的身份,死也有多个叫法: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才能称死。 

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几类,当时的人按职业可大致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其中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为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这些户的划分是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军户,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户。

当官的也不自由,按照挂机的不同,服装有严格的要求:如朝服冠上的梁数,一品七梁,二品六梁,往下递减,不能多也不能少。平时上朝要穿公服,公服从一品到九品,从文官到武官,衣服颜色不同、花纹不同、花径不同、衣服上的补片也不同。回家之后也不轻松,不能穿睡衣之类的衣服走来走去,要穿常服,这常服不同品级也有规定,如腰带,一品用玉、二品用花犀,以下各不相同。决不能违反规定,否则可能杀头。除了这些制度外,朱元璋还给全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分好了工,行政公务、司法裁决、仓储准备、人口统计,甚至连街道清洁都逐一分配到人。不但如此,他还详细说明工作该怎样去做,相信只要不是白痴,都是能够干好工作的。

朱元璋所还规定有老百姓只能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活动,在所有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人们要走出规定地域,必须持有官府出具的路引。

朱元璋想建立的国家里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他们就像无数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同组成强大的明帝国。这些制度之严密、周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堪称典范。

朱元璋制定的这套政策是适应明朝初年的情况的这些制度确实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朱元璋的这些制度显得荒谬和不适用

特务政治是明朝的一个特点,其代表机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原本只是一支军队,是皇帝的亲军二十六卫之一。它是皇帝的卫队,出行时负责保卫,此外它还是仪仗队,上朝时掌管礼仪。所有锦衣卫的成员服装整齐,穿着飞鱼服,佩带绣春刀。正是由于锦衣卫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职责,且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他们渐渐地成为了皇帝的耳目,负责打探情报和惩处大臣。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侦查大臣们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管着“廷杖”,负责惩处违反皇帝意志的大臣。洪武年间,如果大臣家有锦衣卫上门,他就会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别,然后一去不返。此外锦衣卫还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的工作,如在后来的万历朝鲜之战中,锦衣卫收集了大量日军情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锦衣卫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的管辖,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在逮捕犯人前,锦衣卫指挥使会发给所谓“驾帖”。也就是逮捕证。锦衣卫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可格杀勿论。。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此狱关的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在胡惟庸和蓝玉案中,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探,以不怕杀错、只怕杀漏的精神找出了许多所谓的同党,并一一处决由于锦衣卫拥有几乎超越一切的权力,无论刑部还是大理寺见到锦衣卫都避而远之。朱元璋很快认识到如果放任下去,国家法律的约束性和权威性将荡然无存,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他命令撤销锦衣卫,为了显示废除锦衣卫的决心,朱元璋还当众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以示永不重开之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风入云

    老朱很有才的

    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回复 @听风入云: 老朱的脑子不是 一般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