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河南拍“大片” 郑州向世界发出邀请

来河南拍“大片” 郑州向世界发出邀请

00:00
05:32

8日,在京举办的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上,主办方用视频的方式,向全世界热爱短视频创作的朋友,发出真挚邀请:行走河南,感受它的辽阔深沉、活力璀璨,进一步读懂中国!参加启动仪式的嘉宾和代表也纷纷就本届大赛以河南郑州为举办城市发表了感受和看法。

河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快点到郑州

“几年前我还在美国的时候,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看到关于河南和中国文化的视频。当时我还不知道中国的省份都有哪些,但那一刻,河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感觉这个地方对中国来说很重要,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外文局《第三只眼看中国》外籍主持人 Jack Klumpp告诉记者,河南有四大古都,他只去过洛阳,还想去郑州、开封,还有安阳。

“郑州是座什么城?灿烂的历史文明、浓厚的古都魅力、大气包容的城市文化、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四通八达的丝路枢纽、时尚活力的生态绿城、开放创新的现代城市,无论你来自世界哪里,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遇见成就梦想的机遇……”Jack Klumpp说,启动仪式上,播放的郑州宣传片非常精彩,让他迫不及待地想快点去到郑州!

“河南郑州是一个展示华夏文明、黄河文明非常重要的城市,黄帝故里、商都遗址、少林功夫、中欧班列……每一个故事都足够吸引眼球。”大赛评审组外籍专家代表,华纳兄弟探索传媒集团副总裁、东亚及东南亚区总编辑Vikram Channa表示,期待在本次大赛中看到更多的中外创作者,用更大胆、更多样化的镜头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彰显中国风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深度了解。

搭建“双向奔赴”的高速通道

大赛组委会代表、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常务副总经理王新玲介绍说,“第三只眼看中国”品牌创建于2018年,为中国外文局原创多语种短视频节目、外文局“外国人讲中国故事”重点项目。

“这次大赛有很多延伸活动,比如将走进河南郑州的高校、媒体,进行交流沟通,从创意到拍摄,到制作,为不太有拍摄经验的青年团队提供更长线的指导和答疑解惑。”王新玲表示,“我们一直坚持在做这件事情,就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界、业界、互联网平台,国内外的创作者团队、机构、自媒体个人、媒体单位等都汇聚在一起,沟通交流,比拼作品,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用丰富多彩的方式、用各自的视角去讲述中国故事,当然今年,会更重点地去讲述郑州故事、河南故事,非常值得期待。”

往届参赛团队代表、格鲁吉亚视频博主Tamar Kvlividze分享说:“国际交流需要‘双向奔赴’才能更有效传达信息。很高兴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历介绍给家乡格鲁吉亚的观众,将中国的科技、生活、美食和文化等丰富面貌传递给海外观众。”

为海外受众讲述

他们看得懂、能理解、会认同的中国故事

已经89岁高龄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从事文学和电影教育工作60多年,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2020年以来,其所在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与“第三只眼看中国”品牌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做好对外讲述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课题。

作为大赛合作单位代表和评审组专家,黄会林认为,“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为中外短视频创作团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比拼作品的舞台,让大家有机会通过镜头,记录自己体验、观察的中国故事,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作团队同台竞技,可以交流切磋。互联网受众也通过获奖作品的展映展播,了解到不同创作团队个性化视角下的多元中国故事。

谈及河南,黄会林并不陌生,嵩山少林寺、林州红旗渠,还有被称为世界九大奇迹的郭亮洞挂壁公路,她至今印象深刻。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河南行活动也曾为外国青年打开一扇了解河南的窗口。

“河南及郑州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又有着‘一带一路’倡议下汇通东西、融通中外的时代机遇与发展成就。期待在本届大赛中,看到更多的中外创作者们关注河南,关注郑州,以内容丰富、形态多元的优秀短视频作品,记录大美河南、奇妙郑州的多样故事。”黄会林说,郑州作为本届大赛的举办城市,可以借此契机把郑州的古老厚重和最新、最前沿的文化结合,更多更好地向世界传播,让以郑州为代表的河南文化、中原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际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扫码看比赛规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