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一个人最后有没有出息与高考无关

周国平:一个人最后有没有出息与高考无关

00:00
15:43

问:记得您曾经说过,教育的种种弊端都是围绕高考,依附高考自身,好像高考成为撬动一系列问题的杠杆器,然而在您在培养女儿啾啾时,使她能够独步于应试教育当中而游刃有余,回避了种种弊端,我们都感觉到您育儿的经验恰恰引证了教育的源头问题,比如以前认为高考压力太大是招生太少,就扩大招生,您当时也认为可以废除现在的高考,采取自主方式,现在也已经开始。但教育的弊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您是否重新审视当时的判断?

周老师:两个问题都很大,我先讲第二个。我现在没有改变,还是认为高考是教育的症结,高考并不是孤立的问题。第一,应试教育实际上是从小学一步一步开始的,比如择校,上名校等等。学校的目的也是高考时候的升学率,尤其是升名校的比例。

所谓的高考就是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录取学生,而且这种方式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其实我在60年代的时候也经历过高考,但那个时候即使有高考也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是从小学开始就为之奋斗的情况。而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和两个弊端有关系的,第一就是高校类型在这十几年里来的单一化,职业高校的萎缩,要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上高校。如果说上大学成为比较妥善解决就业问题的唯一一种方式的话,那真是逼迫所有的人,所有的家长都要走这条路;另外一个问题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所谓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使得所有人为了过高考这一关,从小学就开始为此努力,并围绕着高考这个最后的目标,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了、一个利益集团。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升学希望大的学校,花了很多钱。实际上效果不一定好,但是没有办法,这样一个产业链已经形成了。所以我觉得现在改变高考这样的东西也很难,这里面有利益集团的阻碍。现在搞一些自主招生我认为是非常小的改良,总体格局没有变化,究竟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但是最后的方向还是应该像欧洲大学那样,基本上取消全国统一的决定命运的考试。当然,他们可能有某些在中学阶段就对你进行上大学资格的一些考核,但是这些都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我觉得必须取消这样统一的考试。最后还是以高校自主招生为主,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有人说腐败怎么办?我说很好办,出问题就用法律来解决,真正是按照法律做,来惩罚,最后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我接着这个话题再说一下,同学们从高中生到大学不容易,身经百战满身创伤,进到学校以后,普遍有一个情况,大学对比高中阶段来说要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大的考试的压力。但是以后有就业的压力。你们真的要好好珍惜这段时间,也许以前在中学阶段没有机会,因为应试教育压力太大,没有机会真正养成阅读的爱好。现在还来得及,在大学养成阅读的爱好,一个人在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你自己书籍的宝库,你喜欢上读书了,找到自己爱读的书了,这一点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你别听老师的,别跟着课程跑,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现在能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决定你将来能不能做你命运的主人。

有一种阅读我把它称为青春期的阅读,就是你们这个阶段,青春期的阅读,我记得很清楚就是17岁进北大的时候,真是痴迷的投到书里面去了。天天抱着书,太享受了。青春期的阅读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单纯,一点功利考虑都没有。因为痴迷、陶醉,就像谈恋爱一样。你是用一种恋爱的心情去面对书籍,这样一种感受一定要有。有了这种青春期的阅读以后,他肯定是一辈子都爱上书了,这个习惯就不会再改变。但是如果缺这一块,将来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是不太容易的。

在大学期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两种能力,一种是快乐学习的能力,喜欢学习,喜欢读书;还有一种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研究生一定要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要完全被你的环境、专业支配着。你有了这两种能力,一辈子终生受益,一个人学习、读书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后来体会到学校学的那点只是根本不算什么。那点知识性的东西很可怜,你不用的话全还给老师了,以后肯定都忘掉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的东西都忘了,把你为考试背诵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用怀特海的话来说,融入你的血肉的智力活动的习惯。喜欢智力活动,喜欢动脑子,喜欢学习,这种习惯一辈子也改不了了,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给同学们提两点,一个是向教育争自由,不要被现在教育牵着跑,另外就是做学习的主人。

问:您认为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周国平:我觉得提高文学素养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读书,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养成习惯,还有一个就是写作,养成写作的习惯。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要当作家,也从来没有为这种前景而努力过,但是在后来我成为作家这一点上,我年轻的时候,上中学、大学的时候,真正起作用的是两件事,一个是读书,我那时候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为喜欢;另一个是我爱写日记,从中学开始我就养成这个习惯了,写日记非常认真,把自己的感受、思考认真地写下来,当时并不是为了成为作家,就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宝贵,我要把它留住,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就是这个东西起了作用。

所以,我想一个学生只要他是爱读书、爱读文学作品的,他又是喜欢为自己而写作的,那他的文学素养一定会高,这样的人以后当作家是很容易的事情,即使不当作家也无所谓,因为他最重要的东西已经有了,他的文学素养非常好。

您对高考生有什么建议?

周国平:高考,第一,是上战场,就是要拼命的,这是没办法的。你要尽可能做好准备,尽可能比较有把握地上战场。

第二,心态还是要放松,外紧内松,备考要抓紧,但是心态要放松,就是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

我就不相信所谓的“一考定终身”,一个人最后有没有成就、有没有出息,还是取决于他的真正素质。你真正素质好的话,你就是高考失利,我觉得也不是大问题,迟早会有机会的。如果你的素质不是那么好,比较一般,你哪怕是侥幸考上了好大学,将来也未必有大出息。想到这一点,我觉得你就可以宽心了。

问:周老师好,您觉得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一所好的大学呢?

周国平:同学们一路拼搏,终于进了大学,当然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要上大学?想从大学得到什么?可能许多同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文凭,有比较高的学历,当然也要学到一点知识,这些都是谋职的资本,然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我觉得无可非议,但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这一个目的,你就仅仅是受了职业培训,不能算是真正受了大学教育。如果大学仅仅做到这一点,大学也只是起了一个职业培训场所的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

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学者,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林语堂曾经说,在牛津和剑桥,那些教授们是怎么教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叫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么熏陶出来了。

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素质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有更本质的影响。好学生不是训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什么叫好学校?一个大学有一批好教师,就是好大学,一个学科有一两个好教师,就是好专业。现在大家都说要创办一流大学,据我看,所谓一流大学就是有一流的教师,有好的体制把一流的教师吸引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什么是名校?就是有一个懂教育、具慧眼的名校长,凝聚了—批人品和学问都好的名教授,带出了真正优秀的学生。比如说,人们津津乐道的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吴宓领导的清华国学院,好就好在这里。

问:我想问的问题是,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周国平:我相信,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都是这样的,他们的成材史都是向教育争自由的历史。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

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所有的伟人都是自学成才的,没有听说是老师教出来的。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

你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有成就的人都是终身自学者,不需要老师,永远在自学。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

那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融入身心的原理,至于那些具体的知识,如果你不用,是很容易忘记的,如果你要用,又是随时可以查到的。他还说过一句话,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智慧增长而知识减少的过程,那些知识的细节都消失在智慧里了,你需要的时候是很容易推导出来的。



一个人最后有没有出息,与高考无关。作者,周国平问,记得您曾经说过,教育的种种弊端都是围绕高考,依附高考自身,好像高考成为撬动一系列问题的杠杆器。然而,在您培养女儿啾啾时,使她能够独步于应试教育当中而游刃有余,回避了种种弊端。我们都感觉到,您育儿的经验恰恰印证了教育的源头问题。比如以前认为高考压力太大,是招生太少就扩大招生,你当时也认为可以废除现在的高考,采取自主方式,现在也已经开始,但教育的弊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您是否重新审视当时的判断?周老师答,两个问题都很大,我先讲第二个,我现在没有改变,还是认为高考试教育的症结,高考并不是孤立的问题。第一,应试教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71596xndi

    能不能不要读这个人渣的文章啊,他的文章真的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自己女儿生病了都不送去医治,还出轨,渣男一个啊

    叶梳晨 回复 @1871596xndi: 人无完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吧!

  • 听友475721458

    怎么才能听到毕淑敏作品“提醒幸福”?

    叶梳晨 回复 @听友475721458: 点专辑界面右上角的三个点,可以搜索

  • 开心的羽翼

    语速稍慢一点更好

    叶梳晨 回复 @开心的羽翼: 是的,时间上有点赶

  • 1800429hbxw

    听不下去了 就一公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