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风水】|风水与阴阳五行学

【生活风水】|风水与阴阳五行学

00:00
08:29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

“阴阳五行学说”原本分为“阴阳”和“五行”两种论法。

“阴阳学说”来源于《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学说是将世界的变化过程归集于阴、阳,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

阴阳不是固定的,两者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含着阳的部分,条件成熟可转化为阳。阳中也存在阴的部分,一定条件下又可化成阴。因此阴阳又可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等四种基本状态,由此不断分化转变,继而生成世间万物。

“五行学说”是将世界万物都归类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不断的运动变化,才能创造出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世界万物都具有这五种元素的内在气质,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又影响着世间万物的形成与发展。

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因为木头可以点火,火又可使万物燃烧成炭,而灰土之中可炼出金属,金属遇冷可凝结水汽,水又可使树木成长。

五行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因为木能破土而出,而土能阻挡水的泛滥,水又能使火熄灭,火能使金属熔化,金属制成的刀斧又能砍伐树木。

一、“风水”与“阴阳学说”

“阴阳”是整个风水学的关键所在,风水学所关注的问题,其实就是“阴阳”的和谐与否。阴阳和谐了,风水就好;阴阳不和谐,风水就有问题。

一切事物只要阴阳协调了,就会给人带来美感,产生好的作用;如果阴阳不协调,就会给人带来厌恶感,造成不良的影响;人类是这样,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也皆是这样。

要了解阴阳是否平衡、协调,就只有通过我们的眼睛去“看”去“相”,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相其阴阳之和”。

我们都知道,天与地,日与夜,光与暗,正与负,阴与阳,等等,它们之间都有着完全相反,但又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易经》提到:“天地交感,而万物化生。”指的就是阴阳二气,掌管着万物的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的气相辅相成,由阴、阳的共同转化而衍生万物的。所以说,阴阳法则,适用于自然界的所有现象。

在医学上,将人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当清明的阳气分布于上半部分,浊重的阴气分布于下半部分,身体内部的阴阳二气就可以得到调和平衡,如此才能维持健康。但如因某种缘故而造成阴阳失调,阴阳二气的分布位置不平衡时,便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严重者,就会患病。

在风水学中,有许多改善人与环境关系的做法,论其实质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阴阳平衡。具体来说,环境之阴阳调和,其较为理想之分配比例,应以阴四阳六为合,阳比阴多为宜。若阴阳两者之比例相同时,则反而会使阴阳双方产生互相排斥的效果。

人求神清气爽,而家居住所也必须取得阴阳调和,力求平衡的效果。人要顺从于阴阳,不得违背阴阳,顺者昌,逆者亡。俗语云:“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南为阳,北为阴;住宅朝南,为阳,有吉;住宅朝北,为阴,有凶。在风水学中,还将住宅定为阴,将住于里面的人定为阳。这样,长时期生活在住宅里的人,便会与居屋之间.在不知不觉中两者形成了阴阳平衡的关系。

二、“风水”与“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的关系导致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对风水有着极大的影响。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这都是由五行的生克太过而引发的风水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