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印度,为啥总跟中国对着干?

奇葩印度,为啥总跟中国对着干?

00:00
16:13

印度虽然奇葩,却是未来唯一有机会跟中国掰手腕的。不过要唤醒这只“沉睡的大象”,怎么也得向天再借500年吧。

戎哥并不想写印度,奈何最近“三哥”存在感实在太高,不写不行。有些国家,偶尔不正常一两次,会让人有吐槽的欲望。有的国家,从来就没正常过,浑身都是槽点,不知从何说起。显然,印度属于后者。

三列火车相撞的惨痛事故还热着,耗资171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在建的阿格瓦尼-苏丹甘吉大桥再次发生坍塌,现场不少目击者拍到了桥梁坍塌瞬间的画面。

几个30米高的桥墩,以及数十个甲板,在数秒内相继倒塌,就像一座由多米诺骨牌搭建而成的纸牌屋。效果过于震撼,比起真实,更像电影特效。

这座横跨恒河的大桥,耗资171.7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4.8亿元),总长度3.1公里,是比哈尔邦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原本预计将在12月左右完工。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去年4月,这座桥就在风暴中塌过一次。风吹即倒,跟林妹妹有得一拼。这才一年,又塌了。

比哈尔邦去年就曾发生过多起大桥垮塌事故,其中最奇葩的要数贝古瑟赖县一座耗费1.348亿卢比的桥,前一天刚建好验收,第二天就塌了。

桥梁垮塌并非比哈尔邦“特产”。去年10月底,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莫尔比的一座百年吊桥突然断裂,造成141人遇难。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座吊桥的维修承包商,是一个专门从事钟表、灯具照明业务的集团,并不具备桥梁维修资质。而实际进行维修操作的,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

反对党将印度桥梁称作“贪腐之桥”,看来一点不虚。说回刚塌的这座桥,比哈尔邦官员下令对坍塌事故进行调查,并要求找出责任人。

然而,比哈尔邦副首席部长雅达万却表示,这次坍塌事故是一次“计划内的拆除”。一面调查“事故”,一面说是“拆除”,政府能有个统一说法么?

官方表示,目前还未收到人员伤亡的报告。但据多名目击者证实,当时桥上有不少建筑工人正在施工。不出所料,印度发生的所有事故,最终走向都是“罗生门”。

三列火车相撞,这在人类列车运行史上,也是数得着的特重大事故了。但感觉才第4天,在印度人心里,这事好像已经翻篇了。

发生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这场惨剧,已经造成至少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然而无论多么悲伤的故事,只要发生在印度,最后都会变成“喜剧”。

这次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再调低的死亡数字。从最开始的300多人,到288人,最后下调到275人。死了的人还能活过来?不愧是喝恒河水长大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数字应该不会再变了。奥里萨邦首席秘书普拉迪普·耶纳表示,“因为现在救援行动已经完成”。

至于死亡人数为何一再调低,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一些尸体被清点了两次”。嗯,这很印度。

反对派称,实际死亡人数超过500人。印度铁道部长回应:“现在不是搞政治的时候。”避谈数字,只说政治,有意思。

实际死亡人数多少,大概率已无从知晓。就跟印度过往的所有事故一样,最终都会不了了之。

毕竟仅2021年,印度全国就发生了超过1.8万起铁路事故,造成16000多人死亡。年载客量80亿人次的印度火车,仅有2%装有防撞系统。

对于“准载100人,实载1000人”的印度火车而言,死亡,真的就只是个数字而已。

有朋友被事故现场,印度处理遇难者遗体的画面刺激到,视频就不放了。其实没啥好奇怪的,活人都顾不上,谁还会在乎死人的体面?印度只有1亿算人,这么想,也就能理解了。

都知道印度有“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等级,但这仅是可以端到台面上说的。四大种姓之外,还有大量“第五种姓”——达利特。

“达利特”即印度所谓“贱民”,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达利特”被当街虐杀的事件,每年都要发生几千起,他们也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

“吠舍”“首陀罗”虽然也饱受歧视,但至少被归为“人民”,名义上享有基本“人权”。当然,在“婆罗门”“刹帝利”双重压迫之下,这种“人权”实际上并没有丝毫保障。

低种姓男子与高种姓女子恋爱,被女方父兄派人杀害。低种姓女孩在路边小解,被高种姓大人处以极刑。诸如此类种种,属实是看麻了。

不仅平头百姓,权力机构也一样。仅2019年,警察就在监狱里折磨死了1731人。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低种姓。

自2011年至2018年,印度军队内部仅自杀身亡就高达891人。这些人里,多是饱受欺辱的低种姓士兵。

都知道印度是强奸之国,其实印度还是器官移植大国。许多外国人到印度去做器官移植,因为便宜且专业。但印度高种姓却偏要去美国做器官移植,因为担心移植到低种姓器官,而美国人的器官相对来说“高级”一些。

最高种姓“婆罗门”,占据印度七成的司法职务,以及超过一半的国会席位,其余归属“刹帝利”。剩下的等同奴隶,日子过得跟牲口没差。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印度有4.4亿人生活在绝对赤贫线以下,超过8亿人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因为穷,印度平均每天有4个农民自杀或饿死。

新冠死亡人数,印度自报与世卫组织统计,数据差距甚大。比起隐瞒,更大的原因是,到底死了多少,印度自己也搞不清楚。

疫情初期,莫迪本想封城一次性解决问题。但印度穷人根本坚持不到2周,不等病毒上门,自己就先饿死了。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欲望得不到满足。换句话说,如果人将欲望降到最低,连最基本的生存欲望都没了,也就无所谓痛苦。

显然,印度人在承受痛苦方面,已经到了逆天的程度。面对死亡、饥饿、贫穷、疫情、天灾等,仍能保持淡定。相比之下,种姓制度啥的,早就麻木了。

实话实说,中国从未将印度视作对手,即便刚建国“一穷二白”时,目标也是“超英赶美”。但印度却总一厢情愿将中国视作头号敌人,处处跟咱对着干。

印度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千方百计围堵中国。昨天,美印防长还在印度德里举行会谈并发表声明,宣布建立印美联盟国防加速生态系统。

谈到中印实控线局势时,美防长奥斯汀声称:“我们看到来自中国的欺凌和胁迫。”

印度空军上将乔杜里和海军司令库马尔,近日也相继出言挑衅中国。乔杜里宣称,印度空军已在前沿地区部署了“足够”数量的武器,以对中国形成“可信的威慑”。

库马尔宣称,印度海军正密切监视在印度洋地区的中国军舰和其它船只。污蔑中国科考船“有能力跟踪和收集电子信号”,靠近印度国家利益区域时,“将成为一个挑战”。

前段时间,美国还联合印度,说要给沙特和阿联酋建高铁。两个一寸高铁都没有的国家,说要给别人建高铁,堪称本世纪绝佳笑话。为了排挤中国,这是脸都不要了。

印度成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后,多次将会议地点安排克什米尔、藏南、列城等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中国拒绝出席G20旅游峰会后,印度不仅在公开场合拿中印边境问题做威胁,甚至还驱逐中国记者。

心头毒刺,始于边界战争

虽然中印关系从未好过,但印度对中国耿耿于怀的起点,正是1962年那场对印自卫反击战。

长久以来,印度并不算统一国家,只是个地理概念。脱离英国殖民后,由于人口复杂、文化多样等原因,印度一直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中央集权,处于国家统一,但政令不统一的尴尬境地。

以尼赫鲁为首的政治精英明白,印度要想崛起,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他们打出“大印度民族”的旗帜,试图获得各阶层认同,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尼赫鲁的威望,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推行改革。怎么办呢?打一仗。打赢了,威望自然就有了。千不该万不该,印度瞎了眼挑上中国,结果被中国军队迎头痛击。一场对印自卫反击战,打成了德里保卫战。

尼赫鲁威望自此一落千丈,再也无力推进改革。随后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反对派刺杀继任者英迪拉,民众失去对中央集权的认同感,地方土邦势力重新崛起,中央政府威望大降。

以上都是印度败给中国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印度人固执地认为,印度发展不起来都是中国的错,因此处处跟中国唱反调。这又导致印度更加发展不起来,可谓自作自受了。

印度人似乎忘了,当初是他们主动挑起的战争。正如中国人完全不能理解:印度当年怎么敢挑衅中国?印度人也不能理解:当年中国又穷又弱,印度怎么会输?

别说一个区区印度,1950-1953年抗美援朝,中国凭一己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让美国人吃了有史以来第一场败仗。比陆军,中国认第二,没谁敢认第一。把中国错看成可以立威的弱国,只能说印度眼瞎心大。

印度独立之后,非但没有帮助其他国家走出殖民阴影,反而继承殖民者“遗愿”,以南亚霸主自居,企图实现“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和三个缓冲区”的地缘扩张战略。

印度试图将整个印度洋当做自己的“内湖”,不允许外部势力插手。为此,印度提出所谓“钢圈理论”,要用军事基地将印度洋包裹起来

如果此举成型,中国的海上运输通道将握在印度手中。

两个同心圆:以印度为中心,画出一个“内圆”和一个“外圆”。

“内圆”囊括尼泊尔、不丹、锡金等与印度接壤的喜马拉雅山小国,印度不允许这些小国拥有太多独立意志,要将之变为印度的仆从国。

“外圆”则是将中东酋长国、伊朗、阿富汗、中国西藏、泰国、缅甸等地,纳入“大印度联邦”。

三个缓冲区:阿富汗、中国西藏和印度洋

以这三个地区,作为印度与俄罗斯、中国和域外大国的缓冲地带。

从现实情况来看,印度从未放弃过地缘扩张,正在一步步实现这些看似荒诞的设想。一个冷知识,印度是自二战后扩张领土最多的国家。

印度如今已经吞并了锡金,正在威逼利诱不丹和尼泊尔。为了独霸印度洋,推出了新的“海洋安全战略”,计划在2025至2030年间,打造一支由3艘航空母舰,以及多种型号驱逐舰、核弹道导弹潜艇等组成的强大海军。

对中国,印度从未客气。上世纪50年代末,中印就边境问题谈判时,印度就提出过要把中国西藏纳入“缓冲区”的要求,甚至连紧邻西藏的四川,都不允许中国驻军。如此异想天开,自然遭到我方驳斥。

但印度并未放弃侵略行径,继续蚕食我国领土。直到1962年,解放军击溃越境印军,一战让印度患上“中国恐惧症”。按照参加对印作战老兵的说法,印度是最不经打的,战力远不如龟缩在台湾的国民党。

然而时间可以让人忘却很多东西,印度越来越不记打了。

印度作为一个散装大国,却自诩“日不落帝国”在亚洲的接班人,天生优越感爆棚。在印度人眼里,“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三哥”的江湖诨名由此而来。

印度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确实有嚣张的资本。按照发展规律,印度将成为未来世界最大的变量。

第一,印度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

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中国,未来差距还将继续扩大。这意味着印度将拥有“最多人才”,以及成为“超大量级现代化国家”的潜力。

没错,印度目前人口质量确实堪忧,但未来谁知道呢?

美国、俄罗斯、欧盟甚至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固定,未来能上升到什么程度,大家基本心里有数。唯独印度,一切都是未知。未知,意味着无限可能。

第二,印度拥有最优越无比的地缘环境。

印度所处的印度洋板块,几乎没有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大国。

面对印度的急速扩张,唯一可以勉力抵抗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但这是因为有中国和中东诸国的支持。即便如此,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实力,印度都甩巴基斯坦几条街。

有人可能要问了,中国不是印度的邻国吗?

稍微有点地理常识都知道,中印之间有喜马拉雅山相隔。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都未能翻越这座“天堑”。铁木真的铁蹄横扫半个欧洲,却未曾到达过南亚。

中印之间三段边境线,都没有公路、铁路相连。中印两国贸易往来,要不走空运,要不走海运。中印虽为陆上邻国,实际相隔甚远。

第三,印度拥有左右逢源的政治优势。

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印度一直是欧美等国眼中的“香饽饽”,长期被用来遏制中国。

印度也同时游走于美俄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骑墙术”一直练得很好。

印度拒绝公开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屡屡在美国反对俄罗斯的动议中投下弃权票。印度不仅拒绝加入美国对俄制裁阵营,还继续与俄罗斯在能源、军售等领域深化合作。

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主,欧盟能源的最大卖家。作为中间商赚差价,印度玩得不亦乐乎。

印度在美俄之间“骑墙”,但在美中之间早已作出选择。与中国为敌,就是印度的战略选择。

诚然,印度目前远没有挑战中国的实力。但是,印度是未来有机会挑战中国的唯一“选手”。美国在走下坡路,大势无可扭转。未来能跟中国掰手腕的,就只剩下印度了。

200多年前,拿破仑有过一则预言:中国是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如今预言成真,中国崛起已势不可挡。

印度目前仍是一头“沉睡的大象”,并且缺乏流血革命的基因,出不了毛泽东这样的伟人。要唤醒这头“睡象”,至少得在唤醒“睡狮”的基础上翻倍,怎么也得再过500年吧。

500年后,谁知道世界又会是什么模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金光闪闪鋡好运

    戎哥的语言确实嬉笑怒骂皆是嘲讽哈哈哈

  • 随缘WJ

    印度🇮🇳就是搞笑的小丑🤡

  • 1768107igmb

    喜马拉雅 很是无耻 广告太多

  • 18384676fwv

    来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