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如何吸引一流人才?

小企业如何吸引一流人才?

00:00
06:32

优秀的人才,招不到、留不住,企业内没有可用之人,这是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


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的一位董事长,同样如此。她的企业规模不大,坐落在一个小县城。整个县城人口外流严重,近一半的家乡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别说引进人才了,哪怕招到了人,也是来了又走,一直不稳定,因而企业的高管团队经常更换。


但是在今年的 3 月份,这位董事长却招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高管,很是满意。


这位高管曾在世界 500 强企业工作多年,却甘愿降薪一半,加入这个位于小县城、人员只有五十几人的小企业。


在面试时,董事长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加入自己这样的小企业呢?所以她反复地问了很多次:“你真的想清楚了吗?”但这位高管却一再坚持:“我一定要去你那里!”


这样的小企业,为什么会招到一流的人才呢?

01


其实此前在高管团队建设这方面,这位董事长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管理层走走进进,不停轮换,核心团队一直搭建不起来。


有一次,在公司集体会议上,她想调动一位高管的工作,被当众拒绝,让她很下不来台。她一面生气,一面感到不解,自己明明是为了这位高管好,是想培养他,为什么这位高管却不理解自己呢?


这位董事长的不解在领导力课堂上得到了解答。在老师的辅导下,她向内求诸己,深入内心去挖掘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及这些念头产生的根由。


她回想到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哥哥偷卖了一个鸡蛋,妈妈用挑水的扁担打了哥哥,边打边不停地说:“我都是为你好”,这一幕深深印在了她的心里。当时她一面感到害怕,同时又觉得妈妈是对的;所以不知不觉中她开始像自己的妈妈那样对待别人:


只要我是为你好、形式不重要。


久而久之,她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开始反思,在面对高管时,自己看似是打着为他人好的名义,在为他人做安排,其实自己的内心当中对他人根本没有一份尊重。


她想起了以前的诸多场景:我觉得为母亲好,就为母亲安排这安排那,母亲开心吗?我觉得公司需要这位高管到这个岗位上来做出一份贡献,可是这样的安排符合这位高管未来的职业规划吗?这个新岗位上的工作是这位高管的兴趣所在吗?即使公司真的需要这位高管做出这样的调整,我事先有跟这位高管沟通,表达我的想法,征询他的意见了吗?


没有。


我直接在会上宣布了决定,所以,那位高管一听有这样的调整,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位董事长一次一次地叩问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并没有真正地对公司的团队好,反而更多的是一份利益交换:我栽培你,给你那么高的待遇,我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试想一下:基于这样的认知,跟团队伙伴建立的就是一份利益关系,团队怎么可能意识不到?如此,怎么能够赢得团队的支持?没有了团队的支持,又怎么带领公司发展呢?

02


意识到自己认知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这位董事长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在企业一言堂的作风,开始尝试去尊重团队伙伴,听取团队伙伴的心声,为伙伴着想。


在今年3 月份,她面试这位在世界 500 强企业工作多年的高管时,她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企业的需求,而是站在这位高管的角度,替他的人生发展做规划。因此她一开始拒绝了这位高管的加入,她说:“你现在正是 30 多岁,面临着结婚生子,事业家庭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你有这么优秀的履历,在大城市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但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十八线的小城市,我们的企业规模也不大,可能会限制你未来的发展。所以我是不建议你来我这里的。”


正是这一番话打动了这位高管,他说:“我一定要去你那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讲过这样的话。以前,他们都在问我能做什么,能为公司带来多少价值,从来没有人去站在我的角度为我着想,所以我一定会去你的公司。”


所以这位高管选择来到这家小县城的小企业,其实是因为他认同公司的价值观,认同董事长的人格。哪怕他加入公司之后,工资近乎削减了一半,但他仍然每天全力以赴地工作,深入一线门店做运营工作,没有任何抱怨。


从这个商业实践的案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企业规模虽小,但可以建设一流企业的价值观,可以展现一流企业的格局境界。


但一流的价值观和一流的格局境界,不是口头上说,而是要发自内心地认同。需要通过学习,突破自己的边界,打开自己的知见,如此一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发掘蕴含在心中的一流的价值观,呈现一流层面的格局境界。故而能够吸引一流的人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