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刚《三国两晋南北朝》10统一北方:北魏崛起横扫诸国

孙英刚《三国两晋南北朝》10统一北方:北魏崛起横扫诸国

00:00
10:15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孙英刚,欢迎大家收听,由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我们本节讲北魏统一北方。嘎仙洞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鲜卑的发祥地,拓跋鲜卑祖先就在这里居住。这个地方在大兴安岭北段顶巅的东麓,为天然的洞穴,可以容纳数千人。根据《魏书》记载,乌洛侯国世祖在真君四年曾经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去祭祀,并且在这个洞穴里面刊刻了祝文。现在我们在这个洞穴里发现的铭文总共201个字,与史籍的记载基本相符,证明嘎仙洞是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315年,拓跋鲜卑部的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的刘聪、羯族的石勒作战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工,进而封为代王。东晋咸康四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都于盛乐,就是以盛乐作为首都,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形态逐步地完备。

公元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击代国,拓拔什翼犍战败,代国灭亡。但是淝水之战之后,前秦土崩瓦解,以前被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在386年,拓拔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以盛乐作为首都。到了公元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历史上称之为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全盘汉化,随后引发六镇暴乱,北魏逐步衰败,进而分裂。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到534年分裂为止,北魏总共经历了20个皇帝,享国148年。

北魏国号本来就是魏,而魏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所以取它为国号。拓跋珪改号魏王,可能也是他要与鲜卑慕容永争夺属于魏地的河东地区有关,表示不论是代地、 魏地都是由他来管辖的领域。398年正式定国号为魏,也含有向江左东晋夸示自己是“神州正统”的意图。

389年,拓跋珪击败了游牧部族高车族,吸收了大量的高车的骑兵进入自己的军队。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之战中歼灭燕军主力。从此改变了两国的力量对比,北魏势力正式进入中原。396年,拓跋珪乘胜进击,亲率40余万大军南下进攻后燕。北魏军队攻陷常山,连占数十县,最后只剩下了中山、邺、信都三城还为燕军所控制。十一月,拓跋珪集结兵力攻打燕都中山,分兵进攻邺城和信都。次年的十月,后燕国都中山被魏军占领。

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市,正式称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以后,鼓励农业生产,加快鲜卑拓跋族的汉化进程。409年,拓跋珪被杀,其子托拔嗣继位,史称明元帝。422年,魏明元帝趁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沿黄河流域全面开战,重点进攻,夺取了黄河以南虎牢、洛阳、滑台等军事重镇。423年,拓跋嗣去世,太子拓跋焘继位,这就是魏太武帝。

426年,拓跋焘趁夏王赫连勃勃去世,诸子内讧之机,率军进攻夏都统万城。第二年大败夏军,攻克统万城,夏王赫连昌被俘。436年,拓跋焘攻灭北燕。439年,攻灭北凉。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继前秦苻坚后再度使北方归为一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北魏统一北方,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北魏迅速融入了中华文明,比如北魏“隆礼重法”的治国方针,推动礼制、法制建设,赢得了广泛的民众认同。在基层统治机构上,北魏采用三长制代替了以前的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三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它规定五家要立一个邻长,五邻立一个里长,五里立一个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发租调力役。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在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做了详尽的受田规定。受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70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需交还,可以出卖多余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同时实行新的租调制。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稳定,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工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畜牧、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了,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可以说这段时期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没有劳动力,所以均田制能够推行也在于有大量荒地的存在。这种制度一直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是土地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北魏时期佛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北魏还开创了国家正式系统管理宗教的先河。同时,北魏的势力也进入了西域,重新恢复了中原对西域的宗主地位,对西域的部族、区域整合起到了催化作用。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在道武帝拓跋珪的时候就开始实行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也就是说,后宫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之后,这个女性就要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这一残忍的制度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离散部落的效果,推进了北魏中央集权的迈进。这一制度最终废止是到了北魏宣武帝元恪当皇帝的时候。因为元恪非常的笃信佛教,性格温和,宽宏大量,他践行佛教所说的慈悲为怀的精神,所以厌恶这种子贵母死的政策;再加上十分宠爱自己的胡皇后;自己的朝臣也有相当一些反对继续执行这样的一个惨无人道的制度。于是“子贵母死”制度得到了废除。不过我们看到的是,北魏时期外戚干政确实是比较严重,几个太后都对政治影响非常的大,这跟北魏的游牧民族的风俗有关系,女性的地位相对比较高,很容易干预到政治。

北魏统治者大量的吸收汉族精英参加政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崔浩。崔浩博闻强识,精于天人之会,先后辅佐了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可以说是太武帝拓跋焘最信任的大臣。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当中,崔浩屡屡地力排众议,判断时机,辅佐太武帝灭亡了赫连夏、北凉等政权,击破了柔然,解除了来自北方和关中地区的军事威胁,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担任了司徒,封东郡公。但是在450年,却因为“国史之狱”被夷灭九族,时年70岁。反映了北魏复杂的族群和政治环境。

439年的时候,太武帝让崔浩这些人续修国史,但是《国史》里面非常不隐讳地记载了拓跋氏早年的一些秘密,这些细节其实不愿人知的,引发了鲜卑贵族的愤怒,指控崔浩是有意识的曝扬国恶,就是把拓跋皇族的丑事让大家知道。太武帝就下令收捕崔浩还有秘书郎吏,审查罪状。450年七月,太武帝下诏诛杀崔浩。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包括其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国史之狱的实质仍然是胡汉矛盾激化引发的斗争。崔浩掌握权力之后,“整齐人伦、分明姓族”,他提高了汉人高门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抑制了鲜卑军功贵族的跋扈。崔浩鼓动太武帝灭佛,而鲜卑民众里面广泛信佛,导致了大家对崔浩的仇恨,这也是一个原因。

好的,那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