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男部”字(何为丈夫)
大家肯定好奇,有“女部”字,那有没有“男部”字啊?还真有,只是《说文》中女部字特别多,我们下一讲会接着讲。可“男”部字,就三个字:男、舅、甥。大概是男人尽干大事了,没工夫琢磨自己吧。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尽琢磨女人了,所以才造了那么多女部的字。
男,上田下力,所以是七画,在卷十三下,698页。在甲骨文里,男字的写法就是“用耒在田地里耕作”,因为耕作主要是男人的事,所以就用田和力表示“男人”。《说文·卷十三下·男部》: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力于田也。凡男之属皆从男。是说“男”还是个部首。下面段玉裁则专门解释了男人为什么叫“丈夫”,他说:夫下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一丈,故曰丈夫。看来女人重视男人个头高矮还是有出处的。高大魁梧至少气量足,有劲儿,能干活。理解古代身高这事,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周礼·乡大夫》中记载:古代的征兵制度规定,国(都城)之男子七尺以上,野(相当于现代的农村)之男子六尺以上,都在征兵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当时征兵的条件只看身高,而不论年龄。所以,花木兰的父亲虽然老了,只要打仗,还得被征兵。而花木兰能从军,至少这姑娘个头还成,否则也进不了兵营。
那六尺、七尺到底有多高啊?这事说来话长,等我们后面讲到度量衡时再具体讲吧,要不我且讲不完了。
说完了“丈”,还得说下“夫”。“夫”也是个部首,四画,在十卷下,499页。《说文·卷十·夫部》: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属皆从夫。古时未成年男子的头发是披发,20岁以后,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固定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就成了“夫”,也就是男子汉了。而下面段玉裁的注释角度很有趣,他从字形上专门分析了“天”和“夫”的不同:从一大,則爲天。从大一,則爲夫。于此見人与天同也。从一大,則爲天,所重在“一”,因此“天”在“一部”。《说文·卷一·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所以,甲骨文的“天”字,正面站着的“人”形上部画了个圆圈,象征头部。后来变成一横,段玉裁说:天之一冒(超出)大上,爲会意。即,天是个会意字。而“夫”字上面的一横没有超过头部,从大一,所以是象形字,也可以说是个会意字。即,男人头上插根簪子,就代表成熟了,为“夫”。
男部字里,那个“外甥”的“甥”我们讲过了。咱们讲一下“舅”字,《说文》:舅,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这个“舅”字用起来太复杂了,比如孩子称母亲的兄弟为“舅”,男人称妻子的父亲为“外舅”(现在叫老丈人),女人称丈夫的父亲也为“舅”(现在叫公公,《尔雅》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下面段玉裁有个重要的解释:凡同姓可称父,凡异姓不可称父,故舅之也。这里面其实强调的是血统。由此也可以猜测“舅”字为什么用了杵臼的“臼”来发音,谷物放到臼中去皮后才知其真,男人在家族中与自己的关系也得得其真,你的血液里没他的东西,所以不能称公公为“父”。看来古人比我们活得明白啊!好父亲疼女儿都是可以成为“女儿奴”的,没见过公公疼儿媳的。以后就别逼着孩子改口什么的啦,多少改口费也改不了心啊,还平添了些许尴尬和不安。一切按照规矩称呼就成,公公之所以叫公公,就该主持公道;婆婆之所以叫婆婆,就该有一片慈悲婆心。公婆能以公道慈悲心对儿媳,儿媳能以孝顺宽容心对公婆,就两好合了一好。
早上好!
曲黎敏 回复 @易耳一学员:
大丈夫,身强体壮,神能安舍,脾胃和合,肝胆相照,家中之柱,终日乾乾,修身齐家者也。
为什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呢?恐怕就是因为有人在家庭王国里不守公道,情对他有利,就站在情的制高点,理对他有利,又站在理的制高点,做人做事没有章法,随性而为。媳妇要反抗公婆,那就是造反,夺权。站在老师的肩膀上,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可以纠结想不通的事情了,每每有伤心难过的时候,生命沉思录一翻,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是接着上次的往下看,心灵总被抚慰。谢谢老师,您为我们操心太多
男人除了不琢磨自己,还有以女人为轴的意味吧:血缘、精神、情感、归宿…未来还是母系社会的变体
老师周末好🌹🌈🫰💕
这节课里最感兴趣的就是天和夫的解释。天是在大的基础上加一个横,人无法超越的,被天那一横盖住的就表示天。夫,一个人,插一根簪子,代表成人啦,所以叫夫。还有舅字,没血缘关系的都不能叫爹妈,叫公公婆婆姑姑舅舅也不能叫爸妈,看,活的多明白。
曲老师:你的说文解字书在那里请呢?
哈哈😄,男部字只有三个还有一个原因之一,是因为从母系社会发展而来,孕育生命的力量吧,女性时代的特征!文字太🈶️力量了。老师讲的真好,会引发很多的联系和联想。
为表尊重
老师,您活的明白、通透!博学多才,竟还人情炼达。果然是您书中写的,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啊~一双火眼金睛,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跟着您学习,赚大发了!哈哈哈哈哈
曲黎敏 回复 @糕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