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体里的「黄体」,到底是什么?

女性身体里的「黄体」,到底是什么?

00:00
04:46

肚子疼是个很常见的问题,大家可能会以为是肠胃炎、结石、阑尾炎等引起的,对于女性来说,或许会联想到痛经,但关于“黄体破裂”,许多人可能不知道。

今日,新闻#女生黄体破裂医生暖心陪护参加中考# 登上微博热搜,医生行为受到点赞之余,黄体相关话题也引发热议。黄体到底是什么?黄体为什么会破裂?

《生命时报》邀请妇科专家解读,并教你避开黄体可能遇到的“危险”。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黄欲晓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主任医师 易晓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王小韵

黄体到底是什么

月经周期,通常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

每月排卵后,排卵孔会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囊腔,其内有血凝块,在一系列激素作用下,血体慢慢演变成“黄体”,并发展出分泌雌孕激素的功能。

如果排出的卵子没有受精,黄体会在14天后开始退化,最后形成结缔组织瘢痕,被机体缓慢吸收、回归卵巢组织,短暂的一生就结束了。

等到下个月排卵后,再重复“诞生-消退”的剧情。

如果排出的卵子成功受精,黄体的寿命会长一点,可发育成妊娠黄体,直到孕3月左右胎盘形成。

黄体自带这些功能

黄体主要承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是排卵后雌、孕激素的主要来源。它对于妊娠非常重要,能为孕期“保驾护航”。

黄体分泌出雌孕激素,能让受精卵更好地着床;成功着床后,黄体还会变身充当胚胎的“守护神”,维持妊娠状态,确保宫内状况稳定。

好好的黄体,为什么会“破”

一般来说,黄体期是排卵后的两周,约12~14天。正常黄体直径2~3厘米,位于卵巢表面,其中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

这期间黄体并不是十分脆弱,其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发生自发性破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但如果盆腔受到强烈的外力撞击或腹压过高,就会导致黄体破裂。黄体张力较高但弹性差,破裂后可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1. 下腹剧烈受力

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或用力咳嗽、排便等,可造成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促使成熟黄体破裂。

2. 不当性生活

临床中,黄体破裂的首要原因是不当性生活。据报道,70%的黄体破裂与激烈性行为有关。

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充血扩张,黄体内张力升高,如果动作太激烈,可引发内部血管破裂,出血进一步增加压力,最终导致黄体破裂。

3. 疾病因素

合并盆腔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也是可能导致破裂的原因。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黄体破裂起病较急,往往为一侧下腹突然剧痛,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持续性坠痛,更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等,也可有异常阴道出血。

一旦盆腔内出血严重,可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慌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必须尽快就医,尤其是经前1~2周或同房后出现这些表现。

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不多,只需采用卧床休息、止血等保守治疗,等待破裂自行闭合即可,一般需要数日;如果出血多或持续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两类人尤其要注意

黄体破裂容易复发,以下人群更要当心。

有凝血障碍的人

对于黄体破裂,大部分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使用止血药、消炎药,静卧治疗,待卵巢内的破口修复,黄体逐步萎缩后即可康复。

但有凝血障碍的人则难以止血,如果持续大量出血,情况会非常危险。

体型偏瘦的人

研究表明,体型偏瘦的人发生黄体破裂的概率会增加,原因可能是腹部脂肪分布较少,同房或剧烈运动时缓冲作用相对不足,更易发生黄体破裂。

//

建议女性朋友平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一下子运动过猛导致机体不适应。

在月经前一两个礼拜,多注意自我保护,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少负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