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脸,只看心情

中国打脸,只看心情

00:00
11:53

封杀美光只是第一步,吹响了芯片战反击的号角。敢于亮剑,是因为底气十足。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美国人最擅长的大约是做梦。

国家网信办突然宣布,美国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自此,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被中国正式封杀。

这个时间节点特别耐人寻味,刚好是商务部长王文涛出发访美前夕。人未至,“礼”先到,谁让咱是礼仪之邦呢?

玩笑归玩笑,这确实不大符合中国外交的一贯风格。两国高层会面前,中方一般会释放善意,营造相对友好氛围。但考虑到对方是美国,这份“大礼”又送得合情合理。

长久以来,华盛顿方面迫切希望来北京,商务部长雷蒙多更是多次派出先遣团探路,但一直不得其门。拜登及布林肯已连续开启多轮“环中国行”,但北京懒得搭理当没看见。直到不久前,沙利文先声夺人,终于在维也纳跟王毅见了一面。这是“流浪气球事件”后,中美高层首次接触。

拜登昨日声称:“预计与中国的关系将缓和。”话音未落,就被中国狠狠甩了耳光。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国如果一边说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打压、遏制中国,对中方官员、机构和企业实施制裁。这样的沟通,诚意和意义何在?”

显然,北京依旧不欢迎华盛顿客人。只能劳烦王部长辛苦一趟,去看看美方又有什么废话讲。出发之前,还顺手连抽美国几记耳光。

说起来,会面之前先制裁对方,给个下马威,这是美国外交的一贯伎俩。没有筹码也要生造筹码,行前先捅你一刀,然后谈判桌上给你递块纱布。你一边忙着止血,一边还得感激涕零,为表诚意必得再自捅一刀,大放血以叩谢隆恩。流氓外交,不外如是。

可惜这招如今踢到了铁板,布林肯试图在访华前也给中国来个下马威,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至今也没来成。后面一再找不痛快,想逼中国就范,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不就是捅刀子吗?当谁不会呀?倒是美利坚这把老骨头,还能扛得住中国几刀?

打脸正常,只是属实没想到,会挑上芯片这块硬骨头。毕竟一直以来,是美国在利用芯片卡中国脖子,纠集“芯片四方联盟”围堵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美光的封杀,就格外具有象征意义。近年来,美中之间围绕芯片展开的科技战愈演愈烈,但一直是美方在进攻,中国被动防守。怪不得国外科技界反应比我们还激烈,纷纷惊呼:中国打响了芯片反击战的第一枪。

在此之前,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全面制裁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为了阻挠中国芯片发展,又陆续将海康威视、长江存储等600多家企业列入实体制裁清单。中国封杀美光,也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反制意味十分浓厚。

为什么首先拿美光开刀祭旗?自然是因为它“值得”。

美光正如其名,是美国存储芯片的荣光,还在公开场合被拜登表扬过。这份殊荣绝无仅有,美光绝对称得上是“美国亲儿子”。

美光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存储器市场的领导者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政府的帮助。美方频频采取不正当手段,帮助美光打压竞争对手。

之前,美国政府主要针对的是先进逻辑芯片。去年10月发布新规,直接规定了存储芯片的具体限制标准。不仅限制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企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还影响到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的工厂。

这背后就是美光在推动,近5年来,美光支出954万美元,不断加大对美国国会的游说力度。美光一直充当打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幕后推手,针对福建晋华等中企,企图阻挠我国存储产业的自主发展。

作为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未在中国投资建设过一座存储晶圆制造厂,反而计划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半导体制造园区。美光还解散了上海DRAM研发中心,带走核心研发人员。

积极响应美方制造业回流号召,撤出中国,美光可以说亦步亦趋。芯片禁令开始时,更是率先断供华为。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美国企业,不封杀,留着过年吗?

中国封杀美光,美国政府第一时间跳脚,商务部声称中方此举“毫无事实依据”。

原来美国还知道要“事实依据”,当初封杀华为、大疆的时候,美方讲过“事实依据”吗?

啥叫事实依据?谁来定义?相比凭一包洗衣粉就把伊拉克给打了,相比毫无理由逮捕孟晚舟并扣押三年之久,中国做事还是相当有根据的。

最初,一句“威胁国家安全”,美国就封了华为。后来连“国家安全”都懒得说,对中企想封就封。都是“国家安全”,你们封得,我们就不行?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断无这样的道理。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更急。不服气,来咬我啊。

更何况,中国做事从来讲究真凭实据,不像美国一贯信口雌黄。美国封杀华为是欲加之罪,中国封杀美光可是证据确凿。

网络安全部门通过技术分析,已经确确实实找到美光的后门了。美光存储芯片涉嫌盗取个人信息、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等,对中国公民、经济行为、国家安全等构成巨大威胁。

此外,美光存储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存疑,一旦出现故障、损坏或被恶意篡改,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或被非法访问。

美国一直不遗余力污蔑华为,结果华为产品连英国人都证明安全可靠。反而是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留有后门,能收集各类信息传回美国,铁证如山。连美光自己都承认有后门了,只是还在狡辩是个不影响使用的bug。

美国监听全世界早成了习惯,所有产品均留有后门。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恶意揣测华为也有后门,当真无耻之尤。庆幸华为扛住压力,活了下来。

中国刀下,不斩冤鬼。至于斩谁?何时斩?就看哪只鬼蹦的格外欢,格外不长眼。

中国封杀美光,本来最大受益者是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然而,拜登警告尹锡悦,不准韩企填补美光被禁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父上发话,尹桑自然照办。

美光没了,三星、SK海力士干看不能吃。瞌睡送枕头,空出来的这块市场,长江、长鑫只能笑纳了。

过去几年,国产存储技术取得了空前突破,迈出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在NAND和DRAM领域,均有知名企业站稳脚跟,在被海外巨头垄断了数十年的存储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存储芯片自主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即将成真的现实。

NAND领域,长江存储是国内企业的佼佼者。2017年发布第一颗32层NAND闪存芯片,随后推出自研自产的晶栈架构Xtacking。2022年,全球首发232层3D NAND Flash技术,并用在了量产存储产品上,实现了一次对国际巨头的赶超。

长江存储二期项目正在启动,规划产能30万片/月,和国际存储巨头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2023年,长江存储能拿下6%的全球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最知名的DRAM厂商是长鑫存储。长鑫2018年成功研发出中国首个8Gb DDR4内存,此后不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2021年,长鑫存储采用的主流内存芯片工艺为19nm,2022年完成了17nm DDR5内存试产。无论消费还是企业市场,我们均能看到大量采用长鑫颗粒的内存条。

在群狼环伺的存储市场,国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对国际巨头们发起一轮轮冲击。国产发力,存储产品价格迎来“真香”时刻。

今年SSD固态硬盘价格血崩,200出头就能买到1TB容量的固态硬盘。这些价格低廉的固态硬盘,基本用的都是国产厂商的颗粒,其中以长江存储居多。

今年发布的手机新品中,1TB容量的非常多。超大容量手机的普及,背后是存储价格爆降。

去年开始,DDR4内存条价格从300多跌到150左右,现在更是不到100就能买到。现在,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内存销量排行榜中,经常能看到国产内存条的身影。

国产内存未形成竞争力时,那几家国际巨头三天两头找理由疯狂涨价。国产内存条把价格打下来后,国际巨头们“老实”很多,许久没涨过价了。

无论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国家发展不被卡脖子,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支持国产。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唯一出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随着中国和平复兴之路越走越快,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对手,对中国科技领域的围堵和绞杀愈演愈烈,挑起贸易战、科技战,鼓励美企回流。如今,拜登更威胁要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

单枪匹马干不赢中国,美国又纠集一帮盟友,搞起所谓“芯片四方联盟”。面对这咄咄逼人的架势,中国应该焦虑吗?

美国不是对中国搞芯片禁令吗?咱正好配合你,自己制裁自己。你不说声感谢就算了,反而跳起脚来,这是为啥?

美国不是基于国际供应链的“去风险化”操作,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吗?咱也基于国际供应链的“去风险化”操作,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不行吗?

22世纪最大的笑话,就是一群快速脱实向虚,大搞金融的去工业化国家,天天喊口号,要把世界第一工业国“踢出供应链”。

随着国产替代的推进,看看最后,到底是谁把谁踢出供应链!

刚刚,美国对中国“限制”美光芯片表示“非常严重的担忧”。美国当初向中国禁售AI芯片时,怎么就没想到今天呢?

仔细分析禁令的内容,目前还仅限于网络运营商,没到全面禁售的地步。也就是说,给美光留了一线生机,以观后效。现在嚎丧,还早了点。

如果美光不做人,继续操弄院内政治,针对中国企业,那就甭怪中国不客气了。禁令内容随时可能做延伸,最后变成全系禁售。

啥意思呢?就是美光产品,以及含有美光零部件的整合产品,都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一旦禁令范围延伸至机电工控领域的话,那不好意思,美光就只能美国人自产自销了。

无论如何,能让美国“喊冤”“嚎丧”,令人感到分外愉悦。这种戏码不介意多来几回,我爱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277585hij

    这才是正循环!CPU芯片也要跟上

  • 打个响指换世界

    支持国货!爱我中华!

  • 方华祖

    沙发

  • 阿莲迦叶

    听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