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如此“无赖”,法律就要硬起来!

评论1+1:如此“无赖”,法律就要硬起来!

00:00
05:20

杭州2名乘客与网约车司机发生争执,坚决不下车行为持续超24小时,引发关注。

5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通报,5月17日14时许,余某佳和余某江父女与网约车司机王某某发生司乘纠纷不愿下车。王某某报警后,余杭分局仓前派出所出警开展调解,但二人拒不下车并要求赔偿。调解无果后,王某某请朋友将车开回其居住小区,二人仍拒绝下车。王某某再次报警后,该二人仍不听民警劝解,“坚决不下车行为持续超24小时”,直至被传唤至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目前,警方已对二人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红星新闻:不应对“奇葩行为”束手无策、久拖不决

网上不少人质疑,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为何却拖成了“一地鸡毛”,甚至出现乘客长达20多小时“赖”在车上不下的情形。在第一次调解无果后,有关方面的处理让人有些看不太懂。明明矛盾纠纷还没有化解,“余某佳和余某江二人仍在车内拒不下车”,这种行为已有强行占用他人财产之嫌,需要及时指出、制止和纠正。不仅如此,从第二次调解到传唤,又是约14个小时,面对两名乘客拒不下车行为,有关方面也似乎没有太好的策略。其实,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可见,采取强行带离现场等应急措施,也不失为后果变严重前的解决之道。一个文明的法治社会,不应对“奇葩行为”束手无策、久拖不决。

澎湃新闻:制止无理取闹,向“谁闹谁有理”说不

民警劝解民事纠纷,可以对纠纷的进一步激化起到震慑作用。但在一些纠纷中,当事人自恃“有理”,无视可以直接拘束自己行为的行政力量存在,不听从民警劝解,致使很多本有希望劝解成功的案件最终劝解无效。更何况,很多的纠纷,常常是因为一方当事人的无理取闹造成的,如果不加以制止,就可能助长“谁闹谁有理”的不良风气。“听从民警劝解”,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当然,这对警察的执法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劝解的目是为了化解矛盾,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劝解的应用是在纠纷还没达到需要强制的阶段,能够有效及时防止纠纷继续升级,对于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换言之,民警更加积极主动地劝解化解纠纷,既是公安机关的自身属性使然,也是社会现实对于公安机关的迫切要求。

新京报:执法部门应成普通人应对“无赖”的后盾

两名乘客“霸占”他人营运车辆28个小时,妨碍他人正常的生产经营,也导致了网约车司机财产的损失,哪怕不构成犯罪,也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依法处置。更何况,网约车属公共交通工具,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乘客长时间“霸占”网约车,是否属于寻衅滋事,还需结合具体情境和当事人行为来分析。但无论是从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还是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警方介入处置均有法可依。从另一角度说,面对警察的调解和劝离,“赖”在车内的两名乘客仍不愿出来,这将使事件的性质从乘客与司机的纠纷,转移到妨害公务和挑衅警方依法处置的加重情节上来。普通人或许害怕遇上“无赖”,但执法部门理应成为普通人应对“无赖”的坚固后盾和坚强保障。

极目新闻:是否涉嫌敲诈,警方也要认真对待

有不少网友认为,父女俩赖这么久,付出这么多,就是为了赔偿,那么是不是职业敲诈呢?毕竟,这对父女俩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但他们一直戴着口罩,对自己面部的隐私保护得非常好,就是怕被敲诈过的人认出来。我们认为,这对父女是职业敲诈者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一,一般的职业敲诈者,就是怕对方报警,但这对父女不为所动。其二,他们赖在车上不下来的行为,投入产出并不划算。如果他们以各种理由向网约车司机索要赔偿为生,也不难留下记录,警方一查便知。不过,既然有相关质疑,警方也有必要进行调查,并对公众作出回应。或许父女俩并不是职业敲诈者,但在此案中,强行占据他人车辆索赔,就超越了合法维权的范围。他们的索赔金额是多少?此举有没有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警方也不妨解疑释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