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美食”?科研牌子别沦为欺骗幌子

“农科院美食”?科研牌子别沦为欺骗幌子

00:00
04:17

当前,网上出现不少号称“农科院”“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有些称可以降脂瘦身,有些称健康有机,在内容分享平台还有细分类目。这些听起来有权威背书的产品,到底靠不靠谱?针对消费者的疑问,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近日搜集了网上销量靠前或推荐较多的食品,送到检验公司进行专业检测,发现有的产品功效与宣传不符,有些所谓的权威背书,可能只是企业赞助了某项研究,或企业参加了一次行业峰会,就把科研机构的名字挂在醒目位置,让消费者戴上信任滤镜。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普通食品相比,傍上“农科院”“农业大学”的食品,在网上的人气的确更高——相关平台多次披露的数据显示,“农科院美食”“农科类产品”的搜索量、销量均在逐渐增长。这是基于消费者对科技普遍持以信赖态度——在很多人眼里,“农科院”“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几乎是产品原料专用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加工环节规模化、市场运营品牌化的代名词,在整体上,比较符合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事实确实如此吗?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送检的一款糙米产品,在销售页面宣称“低糖低GI”“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零负担放肆吃”,且在销售页面和产品包装都宣传“××大学研发”。然而,营养成分的实测结果令人诧异,其膳食纤维含量实测值只有3.81g/100g,远低于包装标示的13.6g/100g,蛋白质含量实测值也只有8.08g/100g,比标签标示值低。达不到国家标准对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食品的要求。××大学食品学院回复称,这家销售网店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和生产厂家虽有产品开发的前期合作,但由于厂家没有支付合同相关规定费用,研发也没有全部完成。

像这类虚假宣传的“高科技食品”“高学历食品”并不少见。有了这些光芒四射的标签傍身,一些原本很普通的食品,身价就“蹭、蹭、蹭”往上涨。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到的食品,却未必真的低卡低热量,真的健康有机。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损害其经济利益。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问题的关键是,普通消费者又怎么知晓其中的猫腻?想不被收“智商税”都难。而且,“农科院”“农业大学”食品“李鬼”盛行,会妨碍相关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李逵”及普通食品构成一种不正当竞争。

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应对“农科院美食”“农业大学美食”打打假了。整治傍着知名院校“开假店”、打着“高科技”噱头卖产品的行为,既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食品市场的清朗环境。

同时,各地农科院、农业大学也要珍惜招牌,为自己的声誉负责。对于确与自身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要严把质量关,别为经济利益放松产品质量控制,甚至不严审合作方资质,盲目搞联合研发、贴牌生产。当科研牌子沦为商家的欺世幌子,肯定会损害科学研究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无论与企业有无合作,发现虚假宣传时都要敢于维权、主动发声。2022年10月,宁夏农科院针对相关平台出现冒用自己之名销售枸杞产品,就曾声明“我院现在没有生产销售枸杞及深加工产品,也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和商铺利用‘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科院’‘农科院’之名从事经营性活动”。这不仅是自我保护,也是对消费者和市场负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