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划分时代的意义

“龙场悟道”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划分时代的意义

00:00
06:53
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的重点,并不在龙场,而在于悟道。那么,王阳明所悟的“道”是什么?也就是说,龙场悟道的真相是什么?要解开这一真相,最可靠的办法,是回到王阳明所生活明代。那是一个程朱理学遍天下的时代,虽然当时著名人物陈白沙,已经开始涉及到心学这一领域,但影响力并不大,根本无法与理学的宗师们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王阳明却换了个方向,反其道而行之,即从另一个方向上怀疑理学。因为在早年,他也曾是理学拥护者,跟大多数人一样,王阳明也想从万事万物中领略天理,于是他对着院子里的竹子不停地去“格物”,想通过“格物”的方式来发掘出竹子里蕴含的天理,可是不管他如何的用心,发现竹子还是根竹子,根不可能从根竹子中领悟到什么大道理。最终,他认定这种对着竹子“格”的做法不可能悟到天理,就放弃了。致良知甚至从这时开始,他开始怀疑朱熹的所谓“格物致知”,也就是说,格物真的能够达到“致知”吗?如果达不到,那么,格物的意义又何在?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找到如何破掉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但是经过官场的沉浮与生死逃亡之后,特别到了龙场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才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破掉“格物致知”这一问题,并最终找到了答案,即中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龙场悟道的真相之一,其实就是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这一观点。也就是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并不是后人谈论的那样神奇,因为真正的悟道,并不是某种成圣或者抵达超脱于世人的状态,更不是佛教中所讲的大彻大悟,恰恰相反,王阳明的悟道,更关注的是一种思想的转变,或者一种思考方式的转弯,就好比这条路走到尽头,本来已经绝望了,但却意外地发现另外一条更加宽广的大道,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这些正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内容与本质。换句话说,超出这些内容去谈悟道,至少在方法与目标上是错误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在《传习录》写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也”他认为,历代以来的圣人,所追寻“道”,其实并不是不可言说,而是他们不能理解这个“道”的本质,因为所为的“道”,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只是人们自己不曾发现,因此,这个“道”无需向外寻求,因为心就是“道”,心就是理,于是,他提出了“心即理”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心即理”才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真正核心。换句话说,宋明理学所寻求的天理,根本不用去外面寻找,因为天理就藏于每个人的心中。
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人一生下来,其心中留深藏着所有的知识与智慧,只是这些知识与智慧环境或人为的隐藏起来,世人正是因为没有这个认识,才一味的向外寻求,甚至到万事万物之中去寻找,这当然不可找到,因为天理并不在心外的任何地方。
而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即理在心内不在心外,那么,天地万物的理就在方寸之间,这就是古人悟心就可以了解天下事的道理。
因此,王阳明的觉悟,不过是他沿着自己的人生脉络,走到尽头之时,被逼着走另外一条道而已,而这条道对于他来说,既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也是改变命运,成就功业的转弯。并没有什么值得大写特写的,换句话说,就算是凡人,如果有这个经历与处境,也可能“悟道”,因为就算圣人,终归也是凡体肉身,也会经历凡人一样的各种境遇与生老病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其实是一个人在达到人生困苦的极限之后,促使从质变向量变的转换,并一下子找到自己罢了。
知行合一
而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尽管我们已经知道“心即理”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没有王阳明的经历与处境,也只能处于“知道”这个层面,不可能像王阳明一样悟道,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道理都懂,却没有悟道的真正原因。
甚至可以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所悟的“心即理”,其本质不过是一种成圣的方法,是一种供人修行或者思考的方式而已,但是,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在这个思考方法下,他建立了心学的整个体系,即“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练”等等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则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此,中国传统的哲学终于迈向了最高峰,而这其实都源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这也是为什么说龙场悟道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划分时代意义的真正原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