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一讲

吴晓波: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一讲

00:00
35:35

每周一本书,听吴晓波细读商业经典,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开始我们的《吴晓波细读商业经典》。


我们今天讲的是巴菲特和他的那本传奇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想所有做投资和关心资本市场的人,这本书恐怕都是绕不过去的。


我们常常讲长期主义,你会问个问题,什么是长期主义?我觉得有三点挺重要的,第一点叫做专注一业,你一辈子把你所有的心力都投注到一个行业中 一个领域里面,不及其余专心致志。只有如此,你才能够比别人有些许的进步。


第二点叫做与时俱进,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面临周期性的变革,我想我们人生都在抵抗那个东西叫做周期,比如经济,它有宏观波动周期,行业有产业周期,企业有企业生命周期,技术也有技术周期。你在这个周期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一些理念到下一个周期可能是一个反动的、陈旧的东西,所以你要坚持长期主义。


关注一个行业,你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在一个行业中不断地能够成为那些领先的5% 10%。你要干一件事,叫做不断地与时俱进,把身上的所有的成功像盔甲一样一层一层地把它卸掉,我觉得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什么?我觉得也同样重要,你要活得很久。我们讲活久见,这真的是一个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活得久,你才能够在若干个周期中战胜。


一个人天纵之才,然后迅速地能够在商业上获得很大的成功,结果五六十岁就死掉了,他即便有长期主义的理念,也很难真正地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他可能像彗星一样,像乔布斯这样成为一个传奇,但他并不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专注一业,与时俱进,活得足够长。


我记得我们《吴晓波细读商业经典》曾经讲过德鲁克,一个1909年出生2005年去世的人。活了96岁,经历了漫长的20世纪。20世纪就是一个美国崛起的世纪,是制造业急速变革的时期,是一个全球化的时期,是一个管理成为从企业到一个国家,一个NGO(非政府)组织都需要的工具的时期。


所以在这漫长的几十年里,德鲁克专注管理这个名词,他甚至开创了管理这个学业,以一年到两年出一本书的方式,不断地与时俱进,活到了96岁。到他去世前的一年,还出版了一本自己的新书。


我们今天谈的主人公巴菲特,是资本市场的一棵常青树。他是1930年出生的人,到现在到今年(2023年)我讲这门课的时候,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


93岁在哪呢?在养老院吗?没有。今年的5月份,还会有全世界有将近5万人飞到他的家乡——一个叫奥马哈的美国中部的小城市,听他来讲他对今天的全球政治、经济、资本市场的看法。


要讲多久?他要讲一天。一个93岁的老人,全世界几万人赶去听他讲一天,说明第一,他还在与时俱进,93岁的大脑并没有衰老。第二,他的体力还可以,今年很多三四十岁的人讲一两个小时,讲得精疲力尽,他还能够跟你讲一天。


巴菲特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奇靠什么形成?靠一张成绩单。他收购了一家理财公司,投资公司,叫做伯克希尔·哈撒韦。1965年收购的,35岁。


从1965年到2022年的57年中,这家公司的总收益上涨了3.64万倍,年化的收益率是20%。什么叫年化收益率?你今年拿了1万块钱去投资,到了第二年赚了20%,你有了12000块。然后再拿12000块,到了下一年又赚了20%,这叫做复合获利,就跟滚雪球一样。


我们做投资的人,你在想,我今年赚了30%,你可能比巴菲特还牛,明年我赚了40%,我更牛,后年你亏了15%,再后年你亏了55%。英雄年年都有,城头变幻大王旗。你要在50多年的那么漫长的时间里算一个总账,每年平均都能赚20%,而且是复利的滚动的增长,全世界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叫做巴菲特。


所以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为股神,因为他是把时间的玫瑰种下去,半个世纪始终绽放的那个人。他是通过复利来获得了滚动性获利的人,所以他被称为股神。


我们看全世界的这些富豪榜经常会出现一些富豪,今年高科技企业,它是做芯片的,它是做IT的,赚到钱了,但是明年它就不见了,后年它又不见了。只有巴菲特像一个压舱石一样永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富豪榜的前列。他在福布斯的富豪榜只有一年当过首富,2008年,但是他在前十很少逃出去,基本上都在前三、前五、前六。


我们研究他或者大家读他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最大的一个好奇是什么,就是这么一个人是怎么能够在半个多世纪里面穿越了所有的周期,每年都能够获得持续的增长。这个是巴菲特的秘密,也是这本书的秘密所在。


巴菲特一生没有写过什么书,他没有写过一个理论,说巴菲特我是怎么发财的,怎么赚钱的。但他干一件事,他每年给他的股东写一封信。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我今年赚了钱了,或者我今年亏了钱了,我对资本市场怎么看的。他讲给谁听?讲给那些买单的人,付给他钱的人,他认为我对你负责任。


包括每年5月份的在他的家乡奥马哈的他的股东大会,谁能够去?你必须要到市场上去买一股伯克希尔的股票,哪怕买一股也行,你就有资格去他的家乡奥马哈,去听他来告诉你说我是怎么看今天的资本市场。


1965年开始,他每年给股东写封信。这封信写得挺长的,最短的我查了一下有15000多字,最长的有3万多字,所以50多年里面加在一起也是很大一本书,有150多万字。


所以你看他致股东的信,有的时候你会感到时光和投资者之间博弈、友好甚至背叛的整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1975年的巴菲特是怎么想的,1985年的巴菲特又是怎么想的,那么2005年的巴菲特又是怎么想的,2015年他对1975年的巴菲特的想法有什么改变。


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时间的长河里去看一个投资人在跟时间资本对抗过程中他的不断的体悟、变革,这也是用时间酿就的一本教科书。


这本书很有意思,巴菲特并不是把巴菲特这50多年的致股东的信原封不动地放在一本书里面,但是很有意思,它是1996年的时候,有一个巴菲特的朋友,他在商学院里面当老师,叫做劳伦斯·坎宁安。他就请了巴菲特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两个人到商学院里面进行了两天的投资理念的研讨会。


劳伦斯根据那次研讨会的内容,把巴菲特书中的巴菲特致股东信的很多文本从9个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它非常像关键词的解读,比如股东的关系应该怎么建立。巴菲特在50多年的文章中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他的很多观点,就把这些观点集合在一个章节中。比如会计法则,一个投资人怎么通过会计法则来规避风险,获得收益,巴菲特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解读。


劳伦斯就把这些相关的主题整合成了一些文字,然后经过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审定进行出版。


今天我们在讲的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的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第四个版本。


我们先来简单讲一下巴菲特的平生,非常简单。其实有很多伟大的人生几十年,但是打开了一看,他的关键词可能比我们这些平凡人都要简单,都要简洁。


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城市叫做奥马哈,在这里成为了一个举世著名的股神。巴菲特非常地早慧,可能他上辈子跟金钱打过很多交道,所以他这辈子生下来就是一个对金钱很感兴趣喜欢进行金钱游戏的一个人。


他的爸爸老巴菲特是一个股票经纪人,所以他们家还是有投资股票的一个传统。巴菲特的自传叫《滚雪球》,它里面就讲到他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带他到纽交所去看股票。他自从把英文的字母学会以后,就开始学习一些股票资本市场方面的知识。


他爸爸曾经当过4届的美国联邦的国会议员,所以他出生在一个企业家兼政治家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他5岁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


我们各位同学,你还想得起来你5岁在干吗?他5岁就开始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在奥马哈小镇上,他爷爷开了一个杂货店,然后他从他爷爷的杂货店里面去批发箭牌口香糖,拿了口香糖去卖,倒卖给邻居。


你以后碰到有人在敲门,打开门来一个5岁的孩子说,你需不需要口香糖,那个人可能就下一个巴菲特。


你很难想象一个小镇里一个5岁的孩子到处跑着去卖口香糖。但口香糖怎么卖?他不是一只只卖,他是一盒盒卖。一盒里面有5只口香糖,你跟他说我能不能买一只,买两只,不行,叔叔,你要买就得买5只,你买一盒。


每卖掉一盒箭牌口香糖赚2分钱,这个是巴菲特的第一笔生意,5岁的时候出门去兜售他的箭牌口香糖。


到了6岁的时候去卖可口可乐,每6瓶可乐赚5美分。可乐也不是一杯一瓶卖给你,半打卖给你。所以五六岁的孩子就知道批发和零售的区别了。


到他13岁的时候,开始在奥马哈小镇上送报纸。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在美国和欧洲的小镇上面的小朋友,男男女女都有送报纸的习惯。我们看很多美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到现在可能还有坐滑板车到处送报纸,咵咵扔到人家的小院里面。所以美国人每天开门的时候地上就两个东西,一个是报纸,还有一个就是牛奶,开始美国式人生那一天。


巴菲特就开始卖(送)报纸,到他13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规划了。一个孩子,同样是上午这点时间,你能卖(送)几份报纸,你能卖(送)50份,还是卖(送)120份,还是卖(送)300份。卖(送)得越多,钱赚得越多,同样时间里面。


巴菲特在干吗?他就开始规划卖(送)报纸的线路。他规划了5条线路,5条的送报线路,每一条线路卖(送)100份,进行最优化的一个组合。所以一个上午下来,别的孩子能够卖(送)150份,卖(送)200份,甚至不知道能卖(送)多少份。今天心情好卖(送)100份,心情不好跑得慢一点,卖(送)70份。巴菲特每个上午能够卖(送)掉500份,保持一个月他能赚多少钱?能够赚175美金。


在1943年的时候,二战时的美国,175美金就相当于一个白领一个月的工资。所以这位小(中)学生每天早上靠卖(送)报纸赚的钱就相当于当时一个白领的收入。


5岁开始卖箭牌口香糖,6岁卖可口可乐,13岁卖(送)《华盛顿邮报》。有意思的是什么?这三个商品到后来居然都进入到了伯克希尔的投资名单中。


今天我们在讲这个课的时候,巴菲特是箭牌口香糖、可口可乐和华盛顿邮报(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巧合,但其实它背后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所在。有人问过巴菲特,说你成为箭牌口香糖、可口可乐和华盛顿邮报的大股东,是不是你的一个少年情结,是不是你要纪念自己不凡的很有意思的童年青少年记忆。巴菲特说当然没那么浪漫,投资并不是一件玫瑰色的浪漫的事情。


巴菲特说,无论经济繁荣还是战争,人们都要嚼口香糖,要喝可乐,要看报纸。听到这里想起了什么?你会想到一个词叫做确定性,无论经济好还是不好,无论发动战争还是和平,美国人都要嚼口香糖,都要喝可口可乐,都要看报纸。


所以从这个案例中,你会发觉巴菲特的投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投资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单是这一点就让巴菲特和99%的投资人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和区别。


我们常常讨论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商业变革的基本的基调,所以我们做商业的人每天都关心不确定性。你是做汽车的,汽车行业有什么不确定性,谁是下一个杀死我们的人。互联网平台什么是不确定性,服装行业什么是不确定性,很少有人研究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我记得有另外一个商业大佬阐述过类似的观点,就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讲过一个非常类似的像巴菲特式的一种表达。


亚马逊是互联网公司,做电商的,他说我们在做电商的时候,往往在考虑有什么新的技术变革,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是在面对着挑战,面对着种种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是有没有人关心过电商这个行业的确定性。这个确定性是什么?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希望用最便宜的钱买到一个好东西,以最快捷的方式送到我手里,这叫做确定性。商品的性价比和购物的便捷性是确定性。


但如果在确定性意义上,亚马逊电商平台和两三千年前古埃及在尼罗河边卖椰子的人有区别吗?跟华北平原一个卖布鞋的人有区别吗?跟卖剪刀的人有区别吗?没有区别。任何一个消费者几千年来都是希望用一定的钱买到便宜的东西,最快地能够交付给我,这叫做确定性。


很多人就把确定性当做前提了,我们不去讨论它们,去讨论那些不确定的东西。


巴菲特投资就不一样,他投资那些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是一个很容易被看懂的人。


你就到二级市场买股票吗,中国现在二级市场深沪两市近5000家企业摊在那里,哪个股票涨哪个股票跌,纽交所加纳斯达克(还有美国证劵交易所)都摊在那里,为什么巴菲特能赚到钱?为什么他每年能有20%收益而别人不行?


这里面背后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认为最大的一个起始点是什么?是巴菲特拨开了所有的迷雾,回到了一个问题的基本面,就是什么是确定的。他所说的,无论是经济的繁荣还是发生战争,你都得嚼口香糖,你都要喝可口可乐,你都要看报纸,这个是确定的。所以这个是巴菲特投资的一个最有意思的基本点。


到他开始读大学的时候,他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商学院去当学生。为什么去哥伦比亚商学院?巴菲特说只因为一件事,他喜欢那里面那个老师。他发觉在美国的那么多投资人中,有一个人投资观点跟他非常地接近,他既是一个投资人,同时也是他大学的讲师,他叫本杰明·格雷厄姆。他在哪教书?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巴菲特因为格雷厄姆就考进了哥大商学院,成为了格雷厄姆的学生。在他的一生中,格雷厄姆是第一个对他的投资理念产生了影响的人。


格雷厄姆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叫做捡烟蒂头理论。一根烟已经被吸了一半了,扔在地上,就好像很多股票一样被人抛弃,像烟蒂头一样被人丢在地上,但它有没有价值?烟蒂头都还没有吸完,就还有几口烟。格雷厄姆说,这个时候,被人们像烟蒂头一样丢到地上的股票,你要把它捡起来再吸两口。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它的成本是最低的,你只要弯个腰就可以,那包烟你是不需要再买的。但是问题在哪里?你要判断烟蒂头还有没有能够吸的价值。所以从捡烟蒂头理论引导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价值投资。这个股票还有价值,还有一段烟没被吸完,但是已经被人抛弃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把它捡起来狠狠地吸两口,你用最低的成本获得了自己的收益。


巴菲特向格雷厄姆学的有这个东西,怎么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找到那些被低估的这些股票去持有它,通过波动获得自己的收益。


毕业以后,他就成为了一个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巴菲特最终是超越了他的老师,超越了格雷厄姆,让价值投资具有了新的境界和新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他碰到了生命中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查理·芒格,也就是现在他的合伙人。


巴菲特今年93岁了,查理·芒格99岁了,一个93岁的人,一个99岁的人,还能在一个股东大会上给你讲一天,说明他的脑子还非常地清醒,说明他还有很多值得你聆听的声音和聆听的理论。


芒格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他是一个律师,他跟巴菲特一样,也是在奥马哈出生的人。他们小时候曾经有过交集,曾经在一个店里面都打过工,但是后来就忘记掉了。一直到成年以后,他们再重新碰到,一见如故。


查理·芒格当时在洛杉矶当律师,他就介绍了很多企业家——LP(有限合伙人)投资人——介绍给了巴菲特。所以巴菲特这家公司早期的最重要的几个个人投资人都是查理·芒格介绍给他的。这也让巴菲特从中部的奥马哈小城市进入到了美国西海岸的这些商界和投资市场中。所以查理·芒格是把巴菲特引入到了一个主流资本市场的人。


更关键的是,查理·芒格把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进行了提升。查理·芒格对巴菲特说,你去地上捡那些烟蒂头,猛吸两口,这个是价值投资。但我们把价投再进一步,你去找到那些地上还很长的烟。我们与其去以低价买那些烂公司的股票,不如高价去买那些被低估的好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它。


你看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以高价去买股票;第二,被低估的好公司;第三,长期持有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只股票现在的价格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只股票值不值得被购买。


巴菲特在他的致股东的信里面,有几句话具体地阐述了查理·芒格的理念。第一句话,巴菲特说,“我们的目标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绩优的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平庸的公司”。这句话就是他对他的老师的一次致敬和一次背叛。股票的价格是100块还是1万块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公司。100块也好,1万块也好,它今天的价格是不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只要它此时此刻是一个合理的价格,这是一家好公司,我们就必须坚决地买入它,长期地持有。


所以第二句话,巴菲特说,“一个投资者如果想成功 必须要把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第一种能力是你能不能够判断这是一家好公司”,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所以你看我们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为什么很多都亏损,今天ChatGPT这方面就很好,明天有个抗癌药就很好,后天航天股又变得非常好。


你天天听题材,行业里面就有很多企业,你觉得反正这个航天股很好,我就去买一个航天股的股票。医药很好,我就买一个医药的股票。你没有去认真地研究它是不是一家好企业,你跟着风向在走,跟着题材在走。所以最终造成结果是什么?是你不知道怎么赚钱的,你也不知道怎么亏钱的。


你如果在二级市场里面去买公司,第一件事情要判断的是你要买到一家好公司,一家有未来的好公司。再接下来的才是你在什么时间点去购买它,这是第一点,第一个能力,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


第二个能力是什么?是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市场中弥漫的极易传播的情绪隔离开来的能力。


我们讲周期,大家谈到问个问题,说吴老师,股票市场是不是经济的基本面,是不是股票涨了经济就好了,股票跌了经济不好了。你会发现不是,经常发生一个情况,经济很好,股票很差。


比如2022年,美国经济很好,但美国的高科技股跌得很惨,像苹果、特斯拉、亚马逊,加在一起(市值)跌了几万亿美金。你就很吃惊,说美国经济2022年很好,为什么高科技股跌得那么惨?因为美联储在加息,它连续加了7次息,资金都回笼了,造成高科技股的那些高溢价的、高市值的泡沫被挤掉了。


可能2023年美国的加息停止了,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低谷期、徘徊期,那些高科技股开始涨了,你又会很吃惊,美国经济不好了,为什么高科技股又开始涨了?因为经济不好了,钱没地方去了,就去买好的资产。大家认为高科技股有未来,又去买它的资产。


所以股票市场并不能够反映经济好坏的基本面,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情绪,所以它是情绪的一个体现。


问题就来了,情绪是什么?一家好公司和一个波动的情绪的关系是什么?这就是巴菲特告诉你的,一方面,你要判断我买家公司,它是一个好企业,有未来的企业,同时当你形成了定见以后,你要把定见和2年到3年、5年所发生的公共情绪进行一种隔离。所以投资是一个极端反人性的事情,它不是仅仅只需要理性,也不仅仅只需要感性,它是需要理性和感性的一次结合。


巴菲特接着讲第三句话,你看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后,说我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投资人。巴菲特说,“学习投资的人只需要学好两门功课就足够了,第一,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第二,如何对待市场价格”。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最经典的一战是什么?他投资可口可乐,投资他6岁时候就卖的可口可乐,成为了可口可乐最大的单一大股东。巴菲特买可口可乐在1988年,那一年美国股市大规模地开始下跌。在那一年,巴菲特拿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1/4的资金,他投了5.9亿美金。1988年,5.9亿美金是个相当大的数字,重仓去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买完以后发生什么事情,就继续跌嘛,经济不好,股市不好,开始跌了以后怎么办?继续加仓,几次加仓又投了7亿美金。他在6年多时间里面投资可口可乐近13亿美金。


10年后,1998年他所拥有的可口可乐市值上升到了134亿美金。10年时间,他花了近13亿美金,赚了121亿美金。这个是巴菲特一生中出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1998年之前,巴菲特在美国就是个路人甲,很普通的一个投资人,但是他因为投资可口可乐,10年获利120亿美金一战而成名,赚了120亿美金,很可以了。问题是,最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20年里,巴菲特没有减持一股可口可乐,持续地持有。


一直到今天,可口可乐仍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最重要的压舱石之一。可口可乐非常符合巴菲特心目中的最理想的资产,第一,价值恒定。可口可乐大家知道,它是一个美国的药方,你今天说很神秘。


可口可乐有个神话,说可口可乐的药方是被锁在一个保险箱里面,全世界就3个人知道可口可乐的药方。我告诉你这是个扯淡,因为中国一家公司叫做娃哈哈,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非常营销》 专门写娃哈哈的。娃哈哈在2000年前后曾经做过一个可乐,叫做非常可乐。宗庆后,娃哈哈的董事长、创始人当年就跟我说,我能够做出100%的可口可乐口味的碳酸饮料。所以药方是不存在的,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但是你拿到可口可乐药方,宗庆后当年做了非常可乐,有一段时间,非常可乐在一些区域市场的销售量还超过了可口可乐。你能够做出跟可口可乐口味一模一样的甚至比它更好喝的碳酸饮料,但是你还是被可口可乐打败。


可口可乐的一个总裁曾经讲过一句话,说哪一天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所有的灌装厂全部烧光了,夷为平地,但是我只要凭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第二天我仍然能够让它站起来,价值恒定。


第二,因为它是个消费品公司、饮料公司,所以它能够不断地产生现金流。


第三点,跟价值恒定、产生现金流相比,更诡异或者更让人难以置信或者更难获得的一种能力叫什么?叫做与周期无关。


我有一次在商学院讲课,曾经有人问我,说吴老师,中国有没有可能有一个品牌像可口可乐一样,价格恒定,产生现金流,与周期无关。我当时在课上我就讲了,应该有一个行业符合这3点,哪个行业?中国的白酒行业。


中国有一个股票,像神话一样存在,茅台——中国的酱酒之王。茅台,甚至包括五粮液符合这个逻辑。第一,价值恒定;第二,巨大的现金流;第三,与周期无关。


经济好的时候要不要喝茅台,要喝,我们要举杯相庆,经济不好的时候要不要喝茅台,要喝,我们要借酒消愁。所以为什么好资产很难得,值得长期持有的资产很难得。


所以巴菲特说,“最后的赢家是把精力用在球场上的人,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的人”。“我并不试图越过7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1英尺高的栏杆”,就是那个口香糖、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就是瓶白酒,那瓶可口可乐。


在价值投资中,巴菲特有另外一个核心的观点叫做护城河,我们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企业发展经营需要护城河。巴菲特他都并没有提出过很多自己的理论。巴菲特理论体系有5条、8条、10条,没有,它的核心就是价值投资。


什么是价值投资?有很多种解释,甚至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也有不同的解释。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世界上有一万个巴菲特,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巴菲特,甚至你今天心目中的巴菲特和明年心目中的也不一样。因为价值投资,什么是价值本身就产生巨大的歧义。


巴菲特一生中提到过的很少的明确的商业概念,其中有一个是护城河。他在1993年的时候在他的致股东的信中第一次提出护城河的概念。他说,“可口可乐和吉列剃须刀近年来在一点一滴地增加它们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品牌的力量、产品的特质与配销渠道的优势使得它们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就像是树立起高耸的护城河来保卫它们的经济城堡”。这是第一次在商业界有人用护城河这个概念来描述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他这句话中有几个关键词,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二,品牌;第三,渠道;第四,产品。一家企业如果在一个行业中拥有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又形成了很大的势能,同时品牌能够超越实际的价值,成为你跟其他品牌、其他公司竞争的一种势能。第三,你的产品能够不断地迭代。第四,你有无所不在的渠道。当你拥有这些能力的时候,你就形成了一种护城河,能够保卫你的经济利益。


当一家企业拥有足够多的具有统治能力的市场占有率,它的品牌又能够超越其他的竞争对手,它又能够有不断进步的产品和无所不在的渠道,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以后,会形成一种能力,这是企业真正的能力,叫做定价权能力。你的产品,你加5分钱、加1块钱不影响你的销售,跌5分钱、跌1块钱不影响你的销售,影响别人的销售。


你拥有一个产品的市场零售或者批发的定价权的时候,你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king,这个行业的王者。通过市场占有率,通过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不断地巩固你的护城河,让你的定价权能力能够不断地呈现为它的一种威慑力和它的一种势能,这就是一个可以获得持续成长的企业。


如果说关注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如果说在市场中能够寻找到具有恒定价值的绩优的公司,如果说投资那些具有护城河的企业,它们是价值投资的很多的一个基本面的话,我们再来看巴菲特,能够穿越时间挑战迷雾,在半个多世纪中,他的投资回报率、收益率能够高达20%,还需要一件事情,你要在一个对的市场,在一个对的国家。


巴菲特有一句话很有名,大家都经常在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葡萄牙,去旅游,我在葡萄牙的海岸边,在它的首都里斯本,在葡萄牙的乡村,我突然想起巴菲特这句话。我就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如果今天拿钱,我来里斯本,我来葡萄牙建一家网站,投资一家企业,葡萄牙每个人都躺平了嘛,有机会吗?没机会了。所以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只存在一个前提。这句话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在一种前提下存在,就是这个行业还在成长。


所以大家在恐惧的时候,你可以贪婪一下,在大家贪婪的时候,你可以恐惧一下,或者这个国家还在成长。为什么这句话到今天的中国还适用?为什么大家还要细读商业经典?因为这个国家国运还在。


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几年还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哪怕我们今天面临很多困难,面临很多曲折,面临很多体制的挑战,但你中长期看,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商业国家之一。葡萄牙肯定不是,除了中国还有没有?还有,比如越南也很好,印度也很好。但是20年前你说越南是很好的投资的国家,你去了就死在那了,现在就是好国家,就是好的一个经济发展国家。所以这句话只有在一个还在波动性成长的旋转式发展的行业和一个旋转式发展的国家才是存在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禅心慧眼123

    老人家穿越了周期!学会了,这一期我收藏了,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市场隔离开了

  • 春天里_bal

    过渡话太多!要把精华通俗讲!不是巴菲特故事

  • 壹宇宙

    回归简单:从容淡定 1.从不确定性找到确定的标的 2.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有价值的公司

  • Jellybee

    一个投胎 一个长寿 好,吴老师说完,同学们下课! 可以回家躺了

  • 夫子YYY

    赞👍🏻

    赤炘_修一 回复 @夫子YYY: 💆

  • 韩_gF

    👍

  • 也行XGP

  • 听友473824141

    ∵j_事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