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原文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二、本期摘要
1、《大学》是建立一个人思考力,形成思维方式的基础。获得一个独立而又宁静的思考状态,想要站在知识的海洋里,按照自己的思考力专研下去,得先进入心思很正的状态。
2、独立思考力,永远比知识的覆盖要重要得多。一个人只面对知识的获得,他就会在庞大的知识体系里面感到无奈和软弱,但一个人如果在独立思考的延伸线上,能够让知识和自己的判断相融合,他还是能够钻出来、挺立起来,感觉到思考力的快乐。
3、思考力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不言放弃的精神。发现问题有时候来自于孩子一样的天真与好奇,以好奇心作为自己行动的驱动力,这种支配的行为叫做好奇心导向型行为,而这种好奇导向,比直接的目的导向反而更容易在事件上发现乐趣,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解决是有方法论路径的。《中庸》中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方法论,明确的给了我们五个阶段,博学之,就是不被专业知识所限,做一个有广泛兴趣和好奇心的人。审问之,其实就是我们认认真真放下过去的成见。慎思之,就是在不断的追问下,慎下结论,先在这个问题中找到多维的研究的角度。明辨之,就是我们要思考,能不能在有所为的方面做到最好,怎么做到。笃行之,就是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呢,一次一次在研究中反复的追问探问,一次一次把研究的结论用在自己的实践中。
5、成者天之道也,成之者人之道也,人有诚意,这是天性,秉乎诚意去探索去走,带着诚意愿意身体力行,这是人应该遵循的道理。
三、课后思考
你最近一次的主动学习是什么时候,用了哪些方法呢?你最近看完的一本书叫什么名字呢?
于丹老师好,每次更新,我都会跟9岁的女儿一起听,现在长春有很多国学班!很迷惑,不知如何选?
谢谢于丹老师。
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于丹老师古诗词讲得很美!
如何培养思考力
学习了
感谢老师分享
于丹老师在参禅吗?听到发心、禅定等佛教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