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中将皮定均遇难,一年后夫人提出2个请求,中央:同意

1976年中将皮定均遇难,一年后夫人提出2个请求,中央:同意

00:00
06:04

1976年7月,我军在福建东山岛地区进行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负责指挥这次演习的,是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

皮定均是一位名垂军史的开国将军,他曾在举世瞩目的中原突围中,以一个旅的兵力牵制住了几十万敌军,保证了主力的安全顺利突围,而自身却损失极小。也正因为如此,1955年大授衔时,原本应该授予少将军衔的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了中将军衔。

1976年7月6日上午,皮定均从福州飞抵漳州后,按照原定计划换乘直升机前往了演习地域。不幸的是,飞机在途经漳浦灶山上空时,突然失事,撞山坠毁,包括皮定均在内的十三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皮定均当时尚在病中,原本可以不参加这次演习。但是一向视工作为生命的皮定均,在听说演习的消息后,不顾医生劝阻,毅然奔向了演兵场。在福州军区某部工作的大儿子皮国宏听说父亲抱病参加演习,放心不下,特地赶来陪同,也不幸遇难。

对于皮定均的突然逝世,当地人民十分悲痛。漳浦是革命老区,这里的人民对于人民军队有着非常深的感情,皮定均逝世后不久,漳浦人民便在灶山上立起了一块刻有皮定均逝世时间和“永垂不朽”字样的石碑,深切缅怀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

对于皮定均的逝世,最为悲痛的还是他的妻子张烽。丈夫和长子不幸遇难的消息令张烽悲痛万分。张烽和皮定均不仅仅是相亲相爱的夫妻,还是患难与共,有着深厚情谊的革命战友,她悲伤的注视着丈夫的遗照,往事历历在目…

张烽和皮定均相识相爱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最初,皮定均的追求,张烽表现的很冷淡,原因很简单,她不愿意嫁给军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战事极为频繁,每一名抗日军人都随时有可能流血牺牲。尽管如此,但是在皮定均矢志不移的追求下,张烽最终还是同意了。

在此后三十三年的时间里,皮定均逐渐成长为了我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经历了中原突围、涟水、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要的战役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无论职务怎样变化,皮定均都十分珍惜他和张烽之间的感情,张烽对自己的丈夫也始终是一往情深,夫妻始终恩爱如初。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丈夫和孩子的离去,张烽也不例外。

1977年,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皮定均的骨灰被送往北京安葬。张烽虽有万分不舍,但也无可奈何,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她向党中央提出了两个请求:

一、希望可以将丈夫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豫西,具体地点为登封革命烈士陵园;

二、将另一部分骨灰葬在丈夫遇难的地方—灶山。

张烽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请求,是因为豫西作为皮定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其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凝聚了皮定均的大量心血,皮定均曾在这里率部与日寇血战,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了包含一百多万群众和十一个县在内的抗日根据地。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皮定均还是张烽都和当地的父老结下了极深的情谊,豫西人民也永远铭记皮定均的功绩,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迁葬豫西,不仅是张烽的个人心愿,也是豫西人民的心愿;而灶山则是张烽的伤心之地,她选择把丈夫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这里,是为了在自己百年之后,可以和丈夫合葬。

在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中央领导同志纷纷被张烽真挚的情感所感动,立刻批示:同意!

请求被批准,使张烽的心里得到了一丝慰籍。她来到福建惠安一家有名的石材厂,亲手为丈夫挑选了一块雪花青石材质的墓碑。雪花青石质地坚硬,象征着皮定均将军百折不挠、光明磊落的精神品质。

张烽亲自为丈夫撰写了碑文,用短短十八个字高度概括了皮定均的一生。这块墓碑尽管并不华丽,但却凝结着张烽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缅怀。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皮定均将军虽早已和我们永别,但他的精神和为革命、为祖国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仍然值得我们铭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28588915

    福州军区司令军,中原解放军撤离时,皮一个旅的兵力拖住敌人,使中原解放军安全突围。皮旅在解放军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132791582

    “皮有功,少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