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当我们纪念汶川地震15周年时,究竟在缅怀什么?

正观快评:当我们纪念汶川地震15周年时,究竟在缅怀什么?

00:00
03:0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的“天”塌了,地动山摇,尘烟滚滚。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是汶川之殇,也是国家之殇。

“到目前,地震造成死亡28300人,受伤18万余人。”2008年5月23日,在地震11天后,四川电视台女主播宁远播报最新伤亡情况时,难以克制悲痛,声音颤抖,数度哽咽,眼中盈满泪光。宁远的崩溃哽咽,也代表了亿万中国人彼时的情感——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从此,“512”三个数字就代表了汶川,这场特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定格在69227人。

时至今日,整整15年过去了,当我们纪念汶川地震时,究竟在缅怀什么?我们缅怀“灾难无情”,但“人有情”;我们纪念72小时内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义无反顾的驰援,也难忘从企业家到拾荒者,从工人农民到青年学子,举国上下倾囊相助的感动;我们悲叹逝者已矣,也感念生者坚强。

每当5.12纪念日临近,关于汶川的种种回忆都再次让人热泪盈眶。5年、10年、15年……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迫切地想知道,灾难后的汶川和汶川的人民当下怎么样了?切肤之痛有没有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抑或是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站在阳光下?

欣喜的是,15年前的生死不离换来了15年后的生生不息。当年的“敬礼娃娃”郎铮正全力备战高考,他说,“目标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15年后再次找回生活的勇气,她说,“因为活得太浪漫,小腿流浪去火星了”。用一句想喝冰镇可乐“逗乐了悲伤的中国”的薛枭,15年后重新定义“可乐男孩”的标签:不仅是“想喝可乐的男孩”,更是“可以乐观的男孩”。巨大的悲痛没有压倒灾区人民,他们说,他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坚韧生活。

“2022年,汶川全县GDP达85.41亿,是2008年的5倍多”。灾区人民擦去眼泪,撸起袖子重建家园。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从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的生态旅游小镇,到探索农旅、文旅业融合发展,推动节能环保绿色新产业发展的转型之路。汶川灾后重建的“答卷”震撼了世界,这15年的发展更是印证了涅槃重生这一词。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时间抚平满目疮痍,汶川和汶川的人都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汶川地震15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寄托哀思,也要奋进拼搏,为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而奋斗。

今天,我们缅怀逝者,也致敬重生,勇毅前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