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在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里,向母亲表达感恩是儿女们共同的心声。
记得母亲在世时,有一年母亲节,大哥买了一大束康乃馨送给母亲。那是大哥平生第一次给母亲送花,当时年逾不惑,长年在外的大哥才回来不久,他是想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愧疚和感恩。
我们家比较传统,亲人之间彼此都很含蓄,很少用这种西式的方式来表达感情。所以母亲有些意外,也有点手足无措。但是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如今母亲已离世十多年,回想大哥送花这一幕,是母亲一生中唯一一次收到儿女送的鲜花。
康乃馨是西方的母亲花,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二〇二一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其主题曲《萱草花》唱出的母子真情,感动了无数国人。
萱草也叫忘忧草,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母亲的屋前种萱草,希望以此减轻母亲对自己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母子连心,其实要让父母放下对儿女的操心,忘掉忧愁,可真是难。清朝诗人蒋士铨在《岁暮到家》诗中写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年终岁尾,终于见到儿子归家团圆,蒋母忧喜交加的这一幕,是无数中国父母盼子归的真实写照。
细细想来,母亲生前,我也是长年漂泊在外,但有多少次,能如同母亲思念我一般的思念母亲呢?有时逢年过节,母亲打电话来问我要不要回家,自己还很不耐烦。
现在回想,我好像从未表达过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更多时候,反而是对父母的计较、埋怨,让他们难过生气。
母亲生前曾对我说:“养儿才知父母恩。”又说:“娘想儿,想断肠;儿想娘,扁担长。”当时自己没有多少体会,现在自己有了小孩,才慢慢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经典上说,女子怀孕时,“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临产时,“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生产时,“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哺育时,“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睡眠时,“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抚养时,“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儿女为了学业、事业又要远走他乡,只能“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儿女在外奔波,“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终其一生,都是“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父母,他们都是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自身的个性,产生这样那样的缺憾或问题,但是他们对儿女不计回报的真爱是无可挑剔的。
我见过不少父母与儿女发生纠纷的家庭。儿女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严重的,儿女在外十年不见父母,甚至父母命终时,也不肯回来见父母最后一面。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个中恩怨是非,自有各自的因缘。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能化解家庭矛盾,弥合亲人之间的对立,便是在化解世界冲突的根源。所以古人说:“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清代袁采在其《袁氏世范·睦亲》篇中,从人的不同性情入手,深入剖析造成家庭失和的原因。他指出:“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
一家人性格各异,做父母的想要孩子合于自己的要求,但孩子未必能合其心;做孩子的想要让父母事事遂自己的意愿,父母未必能如其意。
“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大家禀性不一,彼此的思想言行也就难以适合对方要求,这是家庭失和的总根源。
同是一家人,对待同一桩事情,每个人的态度也不一样,“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宜后;一以为当急,一以为宜缓”。人心难以整齐划一,如果都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标准,必然引起争论;争论一时难以取胜,就会再三不断发生争论,不和睦的情况就会由此发生,甚至引起终身失欢。
所以,不要苛求亲人与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完全一致,要容纳不同的意见。为了和睦,家庭成员要多反思自己的过错,少责备对方的失误。如果经常互相责备,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若都能反思自己,则天下无事。
因此,一家人要和睦共处,唯有“为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同于己。为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
家人之间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互相体谅,这样的家庭没有不睦之理。推而广之,人人都能将心比心,视彼如已,这样的社会自然安定和谐。
子女对父母诚笃的孝道、父母对子女公正无私的关爱、兄弟之间的友爱、夫妻之间的忠贞,都是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
“萱草忘忧底解忘,慈亲鹤发坐高堂。羡君有此忘忧得,如我添忧万斛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我们都能珍惜父母亲人在世时的日子,好好陪伴他们。但得高堂乐无忧,便是儿女心安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