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
导言1
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多年,对中国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把握佛教在中国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梵文“明珠”的音译,比喻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成道后,又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佛陀,是梵文Buddha 的音译,也译为浮屠、浮图等,意译为觉或觉者。
释迦牟尼(公元前 565—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太子,十四岁时,曾驾车出游,在东门、南门、西门先后遇见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见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他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行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修行可以从苦恼中得到解脱的道理,于是便萌发了出家修行的想法。二十九岁那年,释迦牟尼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富贵生活剃去须发,披上袈裟,出家修行。
出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坚持了六年,仍旧一无所得,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于是就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六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位牧羊女供养的乳糜(mi),从而使身体得到了恢复。然后释迦牟尼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bi)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向东结跏趺坐,发下誓言,如果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决不起座。一天夜晚,释迎牟尼终于大彻大悟,确信已经洞察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婪、嗔恨、愚痴等烦恼不再出现在心头,从而获得了解脱。这一年他三十五岁。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开始向大众宣讲自己证悟的真理,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门。
四圣谛为苦、集、灭、道,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核心。苦谛是对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说明社会人生的真相是充满了苦恼和不安,因为“苦”有逼迫义,指的是精神上的期待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状态。集谛指认识到造成“苦”的原因是由“无明”和“渴爱”所引起的贪爱和情欲。有了贪爱和情欲,就会导致生死轮回。灭谛指认识到应该消灭贪爱和情欲,即认识到要厌恶、驱除、脱离那导致生死轮回的贪爱和情欲,彻底根除造成 “苦”的原因,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完全解脱。道谛指灭苦的方式和手段,即“八正道”。四圣帝的重点放在人生现象上。人生的全部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染(苦、集),三是净(灭、道)。四圣谛以苦渧为根本,“集”是苦集,“灭”是灭苦,“道”是灭苦之道。
一个人怎样才能从人生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呢?释迦牟尼为人们指引了八条正确的道路一八正道:正见(对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正思维(对佛教真理的正确思维)、正语(使用符合佛法的正确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过正当的生活)、正精进
(勤修佛法)、正念(忆持佛法),正定(心专注于一境)。八正道着重启发信徒求得解脱之道,要求信徒对社会人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在生活实践上遵循“正确”的伦理道德原则。
八正道又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 “定”,正见、正思惟属于“慧”。正精进就修持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但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表现,可以归属于“慧”。戒、定、慧互相联系,通常被认为是修行佛法的全部内容。
十三因缘把人生的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首先先是“无明”,指心的迷暗无知,不明事理。由无明生“行”,指心的动向。由行生 “识”,指意识。由识生“名色”,指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结合体,即作为人的个体。由名色生“六处”,指六种感觉器
官-一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处生 “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由触生“受”,指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受生“爱”,指由于对事物的接触和感受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的渴望。由爱生“取”,指对外部事物的追求、执著。由取生 “有”,指由于对外部事物贪爱、追求等行为而产生的后世相应的果报或生存环境。由有生“生”,指来世之再生。有生必有“老死”。以上对士二因缘的解释是从因向果来观察或推演,称为 “顺观”。此外还有所谓 “逆观”,即从果向因来观察或推演,如说“老死”是“生”的果,“生”是“有”的果等,依次类推,最后得出如灭无明则无老死及忧悲苦恼的结论。可见十二因缘实际上是苦谛、 集谛的延伸,它们彼此之问互为因果。
最初在鹿野苑听讲的有憍(jiao)陈如等五人,他们成为释迦牟尼的最早弟子,初成僧团。这次说法,佛教史上称之为 “初转法轮”。这样,佛教的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标志着佛教的正式形成。
释迦牟尼一生传道说法四十五年,足迹遍布恒河两岸。所到之处,他很少参与政治与世俗生活,只是一心讲道。释迦牟尼的弟子既有国王和富商,也有乞丐和妓女,人数众多,成员复杂。因此,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十分重视组织僧团,制定教规,云游乞食,雨季安居,犯过忏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说谎)、不饮酒等,成为原始佛教的基本制度与戒律。
释迦牟尼八十岁那年,不幸身染恶疾,在末罗国的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中逝世。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所有舍利(尸体火化后的珠状物)被八位国王分去,各在其本国建塔安奉,供人瞻仰和礼拜。后求印度高僧到中国来传教时,也有人会带来释迦牟尼的舍利。
据佛教文献记载,释迎牟尼逝世不久,大弟子迦叶召集五百名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集会,共同忆诵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这就是佛教文献的第一次结集。在集会上,阿难背通出了释迦牟尼对佛教教义的解说,这部分内容被称为 “经”,优婆离背诵出了释迦牟尼关于
戒律的一系列教导,这部分内容被称为“律’,迦叶背诵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发挥佛教教义的论述,这部分内容被称为“论”(一说佛弟子在以后的结集中背通出 “论”)。以上三部分内容合起来称之为“三藏”,在得到大家的认可后,于是就成为佛教的原始经典。这些记载不一定十分可靠,但反映了佛教文献最初是由众人整理而成这一事实。以后随着佛教典籍的多次结集及大乘佛教的兴起,“三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第一次结集后,比丘们分别率领徒众到各地传教,师徒相传,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派系所传的教理与遵奉的戒律也出现了差异,最终导致了佛教的分裂。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佛教教团内部出现了分裂。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史称佛教的 “根本分裂”。这两大派后来又陆续发生多次分裂,史称“枝末分裂”,形成的派别有十八部(依南传佛教之说)或二十部(依北传佛教之说)之多。这个时期的佛教,通称部派佛教,在“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则被称之为原始佛教。
此后,在大众部的一部分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释迦牟尼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佛教最初的僧团——菩萨众。随着许多阐述大乘思想的经典不断出现,不少僧人进而加以弘扬,于是就形成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把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乘”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偏重自我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日标,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士为最高目标。
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开始,佛教自古印度不断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以小乘为主,称之为南传佛教,其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经典用巴利文写成。传人尼泊尔以北西域诸国及中国内地,再进而流传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以大乘为主,称为北传佛教,经典用梵文写成,传人中国后译成中文。在中国汉族地区流传的北传佛教,称之为汉传佛教;传人中国西藏、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北传佛教,称之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被译为藏文。
佛教流传于欧美地区,至今约有一百六十年。但欧洲人最初对佛教的了解,則可上溯到公元前259年,即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派遣佛教布道团去希腊属地传教。在中世纪,佛陀的本生故事传人欧洲,在欧州很多地区广泛流行。佛教传人欧美地区后,为了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在戒律和仪式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至今绵延不衰,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很大的势力。佛教惩恶劝善的社会作用、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作用,以及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都给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及其社会生活造成厂 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不喜欢看书的,可以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