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斗名场面:拜登竟主动为中国挡刀

美国内斗名场面:拜登竟主动为中国挡刀

00:00
11:28

美国内斗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稀奇的是,局面已经发展到拜登竟然主动为中国挡刀的地步。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民主党出于落实气候变化各项承诺的目的,决定大力推进光伏产业的建设,但美国产能有限,所以拜登就干脆免除了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电池板关税,这四个国家占美国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量的80%左右。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其实业内人都知道,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业就是贴牌货。

当初,中国企业为躲避美国加征的惩罚性关税,中国企业采取迂回包抄的方式,纷纷前往东南亚注册品牌建立生产线,然后再出口欧美市场。所以,尽管这些年美国光伏进口线在不断地去中国化,但赚钱的仍然是中国企业!

这些情况美国政府当然清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这两天华盛顿有风声传出,说是被共和党掌控的国会众议院,正计划恢复对这四个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关税。由于可能会进行全体投票,拜登已经威胁要动用否决权了。

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对中国贴牌的光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为什么拜登会给中国挡刀呢?

这一切都得从很多年前那场关于气候变化的大戏说起。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这场会议的核心议题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美欧等发达国家,要通过明确各国碳排放权的方式,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崛起。

这场大戏美国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当时,民主党籍的美国副总统希向外界推出一部名为难以忽视的真相的气候变迁纪录片,该片认为人类无节制的工业生产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因此,削减碳排放,就必须限制各国的工业发展。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碳排放相对较少,责任自然就落在了正处于工业化建设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身上。

原本发展中国家属于劣势的一方,但谁也没想到,去碳化议程的牵头方美国竟在中途出现重大变故。

美国两党内斗不止是简单的政治斗争,还裹挟着产业斗争。

在能源结构层面,民主党背后的利益集团是新能源,共和党背后则是传统化石能源,后者在美国的势力十分庞大,如果美国最终和欧洲站在一起,必然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于是,在共和党与本土能源巨头的压力下,美国抛弃欧洲,单方面与中美印巴南五国达成初步协议。

这次交锋,等于是共和党与中印等国站在一起,摆了民主党一道!

虽说是化险为夷了,但整场会下来,中国还是心有余悸,因为我们深知,削减碳排放是大势所趋,这次是美国临时倒戈躲过了,下一次呢?

总不可能一辈子靠侥幸活下去吧?

所以,哥本哈根峰会结束后,中国就痛定思痛,发誓要在全球去碳化的大势到来之前,一定搞好各项新能源建设。

太阳能电池板,也就是光伏,是中国在能源层面去碳化的主攻方向。

相较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更环保的同时还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建设成本低廉,火电站每千瓦的投资大概在5000至8000元之间,而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成本投资约为4150每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还要便宜1000元。

除此之外,光伏建设成本还随着中国产业完善程度逐年递减,过去的十五年时间里,我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累计跌幅超过200%!如果算上通胀的因素,恐怕实际价格更便宜。

第二个好处是化电流程简单不复杂,传统火电站用煤烧电,但不是大部分煤都能进炉子里面烧。要是煤的品相不高,杂质含量多,就需要洗煤,洗的煤越多,发电成本就越高。

前些年中国为啥老进口澳大利亚的煤炭?

答案就在这!

中国的煤矿是丰富,但品相没有澳大利亚的好,加上洗煤的成本,还不如直接进口澳煤来得划算。

光伏发电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有太阳光,即采即转化,随时能用。

第三个好处是年均使用成本较低,一套光伏系统最低使用年限为20年,以每年有效发电时长1000小时/每平米来计算,年均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只有两毛钱,远低于0.25元~0.3元/度的煤电。

因为成本足够低,现在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扶贫解决方案,在福建建宁县黄坊乡,政府给当地贫困户出资购买光伏设备,用不完的电再卖给其他地区,每年每户的创收最差都有3000元。

而中国之所以能把价格打下来,关键在于全产业链的优势。

从整个产业链的维度来看,全球前二十大光伏巨头,美国三家,韩国和德国各占一家,剩下15家全是中国企业。

细分领域就更厉害了!

最上游的硅料垄断全球90%以上产能的7家厂商,中国企业霸占前五名,排在后两位的德国瓦克和韩国OCI市场占比不足15%。

硅片环节,仅隆基、中环、阳光能源这三家企业的产能,就占据了总产能的三分之二,总占比更是超过94%,全球每一家外企能入围前十。

电池环节,全球前十有九家大陆企业,一家台湾企业,市场占比77.8%。

设备环节,全球市场占比71.4%,其中,国内前五强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锦浪、古瑞瓦特加起来占比超过50%。

组件环节,这是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比最少的环节,但其在全球的市场也达到了恐怖的68.8%。

从上游的硅料到中游的组件再到下游的终端应用,我国光伏产业的全球占比在每一个环节都超过了一半,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在光伏领域拥有绝对的统治力,谁都绕不开,包括美国。

拜登当选总统后,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承诺将按照既定程序逐年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源是二氧化碳的第一大排放部门,因此,拜登很快就把目光锁定在火电的替代化方案中。

火电的首选替代化方案当然是核电,不仅稳定,输出量还大,但西方的环保政治正确却以核辐射为由,各种阻挠核电站建设,美国同样未能幸免。

2017年以来,美国已经有6台总容量4736兆瓦的核电机组退役,另有三台总容量3009兆瓦的机组计划在未来几年退役。

此外,根据美国能源部出台的计划表,在2020-2025年期间全美将至少退役9.3GW的核电,占美国核能发电的30%,预计到2030年左右,美国核能发电将进一步跌落至目前的50%以下。

美国中长期核电装机前景分析

稳定性和输出性仅次于核电的是水电,但问题是美国的水电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按照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标准,全美拥有99000座水电大坝,其中高度超过150米的大坝有8100座,200米至300米之间的大坝有12座。

这些大部分在二战前就建成了,比如著名的胡佛水电站,早在1936年就正式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度超过200米的大坝。

九万多座水电站密集分布在各个水位落差口,能留给美国新建大坝的地方没剩下几处。除非拆了重建,但是拆也要钱,建也要钱,美国那点可怜的财政收入怎么填得满吞金的水电巨兽呢?

再说了,水电工程不是单纯的发电站建设,更是基础设施建设,就算美国真敢往里面砸钱,施工队伍也不够。

水电之后是风电和光电,风电搞是可以搞,但不适合大规模替代,因为风电在所有发电模式中,是最不稳定的,受天气自然的约束性大,没有风就没有电,而且能量密度还很低。

核电、水电、风电都不行,那就只有搞光电了。美国搞光电,没有现实层面的困难,只有政治层面的困难,如前文所言,中国在光伏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实在太强了,美国绕不开!

2022年3月,就中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通过将零部件运往东南亚国家进行组装再出口至美国以逃避关税一事,美国还曾启动过调查程序,同时还扬言对中国光伏企业主要海外投资地,即马、泰、越、柬四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

结果消息一出来,美国新能源产业集体震荡,三百多个光伏项目被取消或推迟,整个行业直接陷入瘫痪。万般无奈之下,拜登只好在当年六月宣布对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关税豁免。

注意,是连进口关税都免了!

而这距离美国试图启动对中国企业的制裁,还不到一百天时间。

拜登豁免光伏产品关税这件事,在美国内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有人甚至直言他在向中国投降。但纽约时报说得很清楚,美国暂时无法对中国企业所谓的贸易违规行为进行惩罚,更无法削弱中国在光伏产业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说白了,这是一道选择题:要么拜登别搞能源结构调整,要么就舍弃掉政治尊严,对中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明显,拜登选择了后者。

明年美国就要总统大选了,两党正在各个层面展开激烈交锋,这次事件便是由共和党与民主党一些反华力量联手策划的,而拜登为了保住巴黎协定的果实才有了主动替中国挡刀的名场面。

最后,一点点的小感慨。

第一、美国的内斗真的失控了,双方都开始拿国家大政方针做赌注。

第二、制造业才是硬道理,硬实力,没有制造业,拜登说话腰杆都不硬。

第三、大国博弈,向来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的利益。气候变化危机,中国先联合共和党摆了民主党一道,完成光伏产业革命以后,又跟民主党找到了利益契合点。

拜登挡的不仅仅是刺向中国的刀,更是射向美国新能源的暗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