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毛主席像已挂74年,还要挂多久?早在1980年邓公便已解答

天安门上毛主席像已挂74年,还要挂多久?早在1980年邓公便已解答

00:00
12:19

天安门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已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天安门城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也已经挂了74年了,每当我们看到这幅巨大的画像,就会感觉这位伟人仍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好像从未离去一样。

那么毛主席的画像是何时挂上天安门的?又是由谁画的?还会挂多久呢?这就得提到几段感人的历史了。

天安门上的首幅毛主席画像出自一个叫周令钊的美术家之手。1919年,周令钊出生于湖南平江,他的母亲是美术教员,父亲善金石书法。周令钊从小酷爱美术,他在长沙读小学时,就被挂在校门口的马克思、恩格斯等肖像所吸引,并开始学习画画。

周令钊13岁时,考入华中美术专科学校,17岁去上海华东照相制版印刷公司学制版。抗战全面爆发后,不到20岁的周令钊参加了湖南省抗敌画会、广州八一三歌咏队的救亡工作,后来他又参加了抗敌演剧第五队和新中国剧社,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画抗日宣传画,在广西、云南一带宣传抗战。

10多年来的磨练使得周令钊的绘画技艺越来越成熟,1948年,徐悲鸿看过他的画作之后,邀请他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来的中央美术学院)担任讲师,教授速写、水彩和商业广告等课程。

周令钊在学校任教期间,和自己的学生陈若菊相恋,1949年7月1日,徐悲鸿亲自为他们操办了婚礼。婚礼上,大家要求周令钊讲自己的恋爱经历,他说:“我见她学业用功,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人又长得清纯标致,而提出了求婚的要求。”这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美院接受了上级要求布置会场的任务,学院自然又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参加过演出队、搞过舞美设计和舞台布景的周令钊。

周令钊经过考察,利用会场里的八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一个用木板制作的象征和平的鸽子。周令钊还选择了一张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照片,画了自己的第一张毛泽东的画像,悬挂在主席台的上方,画中的背景为红色,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领子敞开,面带微笑。

会谈结束后,学院的领导告诉周令钊,上级对他布置的会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毛泽东本人,认为他的画像画得非常传神,并对他大加赞赏。

因为有了这次的“上佳”表现,1949年9月中旬的一天,学院的党委书记找到周令钊,说开国大典筹备处的同志要他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

周令钊接到这个任务时,既激动又担忧,距离开国大典只有两个星期,画像只能一次完成,没有修改的余地,他十分谨慎和细致地迅即投入构思和绘制,考虑到毛泽东的性格风度、诗人气质,而且刚刚解放,领袖应当充满了胜利者的微笑,他决定仍然沿用上次和谈时用过的那张毛泽东的照片进行创作。

构思完毕后,周令钊带着妻子陈若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工作人员经过测量,确定了这幅画高6.4米、宽5米。这么大的画只能直接在城墙上完成,周令钊等人把木板竖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东山墙上,工人们为他们搭起了三层高的脚手架。

一切准备完毕后,周令钊开始作画,他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扶着梯子爬上爬下;助手陈若菊和负责古建油漆的师傅在一旁协助他打底、调颜色。

要把小照片画成巨幅画像,必须一次次放格、打素描。尺寸不够时,周令钊便和陈若菊专门做了一个粉线袋,两人一边拿一头,像木匠那样,一丝不苟地在30多平方米的画面上弹线打好了格子。

每天天刚亮,周令钊和陈若菊便带着干粮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作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看不见时才停笔。他们随身带几个馒头、一壶水,渴了、饿了,就喝口水嚼个馒头。周令钊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有一次他因为劳累过度没有站稳,差点从梯子上掉了下来。

就这样,周令钊夫妇连续奋斗了10多天,终于按时完成了画像,画像中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仰,洋溢出慈祥的笑容。周令钊把毛泽东的衣领画为敞口式样,想以此来表现毛泽东开阔的心胸,也表达全国人民喜庆的心情,他还根据领导的要求,摹仿毛泽东的书体,在画像底下写了8个字:“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9月30日这天,北平市长聂荣臻前来进行验收,他远远地看到了画像以后,不禁称赞说:“蛮像的,可以!”

但当聂荣臻走近了以后,却发现画像中的毛泽东的衣领是开着的,他认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日子,于是对周令钊说:“这不太不严肃,还是把扣子扣起来吧!”

于是周令钊马上爬上脚手架进行修改,他在没有扣起的衣领处,补上与衣领一样的颜色,并在仔细检查无误后,才回到家休息。

但在这天夜里,熟睡中的周令钊再次被叫了起来,原来是周恩来来到天安门进行最后的验收,他发现画像下沿的“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这几个大字,马上严肃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毛主席怎么会那么不谦虚呢?在挂像下面写自己的名字?”

于是周令钊又连夜来到天安门修改画像,他按照周恩来的要求,挥动刷子抹掉了白边黑字,涂成中山装的颜色,又加了一只扣子,这样看上去就天衣无缝了。

周恩来看到修改完的画像以后,非常满意,他紧紧地握着周令钊的手说:“谢谢你!”

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率领中央领导登上了天安门,他就站立在画像的正上方,用他那洪亮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此时周令钊和陈若菊就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他们看到出自自己之手的毛主席画像挂在天安门城墙上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但令周令钊感到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照相机,他连一张工作照都没有留下来。

此后的几十年里,天安门城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历经多次更换。尤其是从1966年开始,毛主席的画像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更换。

1980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了指示:“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这是政治上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指示发出的当天,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巨幅毛主席像被取了下来。

这一细节被意大利的著名记者法拉奇捕捉到了,她认为中共中央的这一举动背后一定有更深的含义,于是她在当年的8月18日专门赶到北京,准备对邓小平进行采访。

8月21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118厅会见了法拉奇。双方坐下以后,法拉奇开门见山地问邓小平:“几年前我到北京来,到处可以看到毛主席的像,今天我从饭店到这里,只看到一幅,挂在紫禁城入口处。以后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呢?”

邓小平听后,严肃地回答说:“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我们将永远纪念他。”

在后面的谈话中,邓小平又强调说:“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随后邓小平又专门对法拉奇说:“请你把这句话一定要记下来!”

邓小平的话可谓是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今74年过去了,毛主席的画像依然在天安门城楼上守护着我们,也必将永远守护下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12638353

    简单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