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剧《爱很美味》推出电影版,剧版评分8.1分,影版评分7.8分,看似保住了口碑,但上映3天票房才破1000万元。此前,台剧《想见你》电影版也难逃“改编魔咒”,相较剧版9.2的超高评分,电影版虽是原班人马出演,但口碑仅过了及格线,票房也止步于4.03亿元。
与此同时,《一闪一闪亮星星》同名电影、《扫黑风暴》电影版《扫黑·拨云见日》等“剧改影”作品都在制作中。热播剧《狂飙》制片人也透露,不仅有《狂飙2》,还将拍摄电影版。“剧改影”小高潮来临,但似乎成少败多,问题出在哪里?
《爱很美味》“味道没变”但票房乏力
4月15日上映的电影版《爱很美味》由剧版原班人马创作,陈正道、许肇任导演,李纯、张含韵、王菊继续饰演“美味三姐妹”刘净、方欣、夏梦。剧版播出后圈粉无数,豆瓣评分8.1分,成为2021年度口碑黑马。影版开分7.8分,味道没变但票房乏力。
剧改影也好,影改剧也罢,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发挥“IP”的价值。在剧集积累一定口碑及收视的基础上,集合原班人马拍摄电影,不仅能巩固原先的观众圈层,也能降低投资风险。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何天平看来,剧改影这个现象是影视产业化成熟的体现。“早前有跑男大电影、极限挑战大电影、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综艺也掀起过一阵改大电影的潮流。”他认为,“剧改影”是IP化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国外的电影或动画IP,会做大量衍生品,如文创、文旅融合、数实融合、主题乐园等,这才是影视IP化中产业‘深水区’。”
剧版《爱很美味》播出后,观众对剧版三个女主角真实又鲜活的人设给予好评,“从未在国产电视剧里看到过女主睡前卸妆的场面”。影评人“螃蟹怎么说”认为,剧版《爱很美味》主打真实,让它在普遍被诟病悬浮的国产剧里脱颖而出。影版作为对剧版的延伸,全方位延续了剧中充满真实感的人物设定。
不过,这种延续性也使得该片对非剧迷来说有一定观影门槛。影版《爱很美味》里,角色出场没有背景介绍,比如夏梦前男友王继冲突然出现在一个聚会场景里,两人是什么关系、如何分手等都没有交代,这也造成电影热度局限在粉丝圈里。
“看电影版《爱很美味》像吃了一道开胃菜,味道不错,但不过瘾,看完后还想再去吃点啥。”制片人、影评人藤井树看完电影后,第一时间补看了剧版,“同样的设定和情节放在电视剧里是成立的,照搬到电影里,会让人觉得故事性不够。”
《想见你》引发“割韭菜”质疑
相似的争议发生在对电影版《想见你》的两极评价上。同样是热播剧推出电影版,2022年底上映的《想见你》剧版评分高达9.2,而影版评分只有6.2。尽管电影最终票房超过4.03亿元,但由于口碑低走,引来“割韭菜”的质疑。
影版《想见你》和《爱很美味》从导演、编剧到主演几乎都是原班人马,保证了原汁原味,但由于故事的讲述方式和核心设计都和剧版相似,没有进一步升华故事格局。
同时讨好粉丝和普通观众,几乎是个不可解的难题。《想见你》电影主创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本来就是想要回馈众多喜爱我们的粉丝——但没有看过剧版,你还是可以看,它同时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故事。”电影没有对剧作中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做特别回顾,而把节省出来的空间给了一个新增人物,但由于其人物魅力刻画不够,角色定位又与剧版原有角色“撞型”,使得新老观众看来都颇为别扭。
“主创做IP转化,更多的是想把一种介质端口的受众,迁移到另一种介质上,在这个迁移过程中,肯定会发生‘文化折扣’。”何天平形容。
不仅电视剧和电影受众存在差异,大银幕和小荧屏的叙事方式也存在不小的差别。电影时长短、故事精炼,观众进影院渴望看的是一个酣畅淋漓的完整故事。电视剧集数多,可以容纳更多细枝末节,也能用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剧情铺垫。“电影院观影是一种更加沉浸式的行为,电视剧叙事则相对松散,很多观众评论《爱很美味》‘好像在电影院里看了一集加长版电视剧’,这就是观看场景不同导致的。”何天平说,还有一个主观层面的原因,那些拍“剧改影”的创作者,有些只熟悉电视剧的叙述模式,不擅长电影创作,“这就导致电影创作本身缺乏故事上的独立性、完整性。”
“看完电影版《爱很美味》,像在电影院里看了两集电视剧。”“侃大片儿”节目总编珠峰也认为,电影本身不错,问题是构造和电视剧太像了。影评人“走走小姐”坦言,自己看过剧版后,对影版总体比较失望。“它的电影感很弱,叙事节奏还是剧的节奏。”她举例,第一场三姐妹一起在餐厅吃饭的戏很像为了贴合“爱很美味”的片名故意设计的,尽管这段戏中也有笑点和引出话题,但聊天内容过于蜻蜓点水,“像吃了一碗面,没有放料一样。”
为什么“剧改影”口碑不如预期?
IP热潮兴起后,热剧改编电影一度成为国产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就有《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奋斗》《步步惊心》《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爱情公寓》等十余部热剧改编成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影版口碑低于剧版。比如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揽下5.35亿元票房,但豆瓣评分仅4.0,不少观众表示失望。《何以笙箫默》电影版也遭遇口碑滑铁卢,豆瓣仅3.9分,《爱情公寓》电影版更是只有3.2分。
何天平认为,这种普遍的口碑落差是因为艺术创作和产业价值转换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观众作为鉴赏者,对一个好故事的欣赏是有‘赏味期限’的。所谓‘完成即巅峰’,看完这部剧之际,观众的情感、艺术鉴赏的状态已经抵达一个高峰。再推出影版,一方面是要实现价值变现,另一方面也是在消耗这样一种审美状态、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他说,从目前“剧改影”的实践来看,尽管创作方的出发点是拓宽受众,但由于没有满足剧粉、原著粉对影视内容的期待,反而会出现“脱粉”现象。
电视剧如何拍好电影版?日本动画番剧的剧场版也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比如长寿动漫《名侦探柯南》《航海王》等系列已经推出多部剧场版,在故事框架、服化道、演员阵容甚至场景上都比番剧进一步升级,无论是人气角色登场展开新故事,还是惊险刺激的大场面、动作戏等,成为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的卖点。时隔27年上映的电影版《灌篮高手》则在还原漫画中万众瞩目的全国大赛的同时,融入井上雄彦1998年以宫城良田为主角的番外漫画《耳环》,补足了正篇中缺失的宫城良田个人线,也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灌篮高手”的内心世界。
“最终还是内容为王。”何天平说,无论是“剧改影”还是“综改影”,本质上属于市场逻辑驱动,“趁原作热度还没完全散尽之际推出电影作品,既是回馈受众,也渴望创造更大的价值增量。这类作品天然会面对一个问题,它非创作本位,而是市场本位。如何在延续原作基础上保有制作上的独立性,这是有难度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