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31牛李党争:党派利益凌驾国家利益

孟宪实《隋唐史》31牛李党争:党派利益凌驾国家利益

00:00
10:33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牛党与李党

这期节目跟大家谈谈牛李党争的问题。

从唐穆宗开始,藩镇割据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双方达成了基本的妥协,藩镇去管藩镇的,中央管中央的。所以从唐穆宗以后,藩镇和中央形势缓和了下来,特别是唐廷和河北藩镇之间。但是,唐朝这时候内部发生了另外一种矛盾,就是官僚集团内部发生了党争,历史上称作“牛李党争”。

宪宗的元和三年,808年,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两个官员在参加科举考试,制举对策,就是对时局提出自己的看法,结果他们两个激烈地批评了当时的朝政,认为做得都不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皇上没感觉怎么样,宰相李吉甫不干了。李吉甫认为,这两个官员就是在攻击自己,所以他很生气,就暗中报复这两个人,这两个人久久不得授官。主持这场考试的那个考官杨于陵也被贬黜。

到了长庆元年,李宗闵的女婿考进士考中了,升官升成翰林学士,然后出问题了。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他对李宗闵一直是有意见的,因为当年李宗闵就是攻击了他父亲,现在李宗闵的女婿又上来当翰林学士,这还得了。于是他就找了几个人,一个是元稹,还有李绅,他们就共同向朝廷举报,说这次科举考试不公,取士不公,有走后门的问题。在唐朝就叫请托,请托就是走关系。他们这一揭发,朝廷一查还真不是没有证据,于是考官,还有李宗闵,他们都因为这个事情被贬官了。双方就此仇就结开了,这就是党争的开始。

党争一个叫牛党,牛党的领导叫牛僧孺和李宗闵。另外一个叫李党,李党就是李德裕。他们逐渐形成了两派势力,攻击对方是他们常干的事情,于是慢慢地朝廷上下重要的官员,不是牛党的就是李党的,这朝廷所有的人,都被分成了牛党和李党。你要是一般的官员,你要不去结交牛党,你就得去找李党,要不然你就是孤身一人,谁也不理你。党派之争就这样开始了,彼此力量差不多,所以长期以来相持不下。朝廷如果要讨论国家的事情,双方就会找毛病找缺点,你坚持甲种观点,他一定要搞出个乙种观点来,这就成了一个没有原则性的政治斗争。所以文宗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代表性,他说“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牛李党非常牢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不用这些人还不行,朝廷都是他们的人,要不然你用这党的人,要不然用那党的人,反正很麻烦。武宗朝的时候,李德裕当宰相,做了很多事。但是武宗一死,李德裕立刻下台。宣宗一上来就清算了李德裕,李德裕最后贬死岭南了,“八百孤寒齐落泪,一时回首望崖州。”他死在海南海角天涯那个崖州。到李德裕死,牛李党争就算结束了,前后持续了40年的时间。


牛李党争的深层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牛李党争?为什么这些官员会分成党派来展开斗争呢?我们可以放远一点看,首先在古代的君主政治下,所有的理论都是反对党争的,结党在古代是一个自私自利,在道德上没有任何得分之处,只要你结党就会有党派利益,只要有党派利益,就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吧。作为一个官员,应该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给国家做贡献,给君主做贡献。但是如果你们结成小团伙,就会追求自己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所以古代都反对党派。那为什么又出现了党派呢?唐朝这个时期的前景真的不乐观,大家看不到前途,宦官问题解决不了,藩镇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大家理想信念就丧失了。追求什么呢?追求个人的成功,追求个人小集团的利益,就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必然就会发生这种不太干净的斗争,这是一点。

第二,在官僚队伍中如何发展。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发展,如果你单独的一个人,你就被两党欺负,被两党踩。所以只要朝廷出现了党派之争,个人的选择空间就变得更加少了,即使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很难作出选择。

比如说牛党和李党之间,李德裕还是一个挺好的人,还是一心一意地给国家做贡献的人,在关键的时候也敢于担当,有大臣的模样,有大臣的信念等等。所以有的研究者就说,牛李党争只有牛党没有李党,李德裕无党。为什么要坚持李德裕是无党呢?就是承认李德裕的特殊情况,认为李德裕还是一个正面的人,他跟那些人不一样,不应该跟他们的一起讨论,所以这种观点也有。两派之间各样的人都有,所以我觉得更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考虑,就是当时的制度安排更重要。唐朝前期是集体宰相制度,唐朝后期是首相制。首相制的特点就是皇帝任命一个宰相,他实际上是首相,他来组阁,那组阁你组谁,肯定组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样一来党派的分野就自然会出现。所以我觉得牛李党争,在制度上跟首相制度是有关系的。

而且我们放远了看,不仅是唐朝有党争问题,你看宋朝党争问题更严重,一直到明代都有党争问题。为什么到了中国古代的后半期,党争这个事情频繁发生,其实应该和当时的制度联系起来看,因为宋代也是首相制度,而在明代就是首辅大臣的制度,都跟这个有关系。所以我们讨论这种政治问题,可以多角度地去观察,长时段地去观察,希望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

在党争时代,个别的官员是很难做出两党之外的选择的,这对整个官场的道德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这个没法细说。如果看两唐书大家就能发现,有的人想脚踏两只船,结果都不得好。也有的人坚持个人的道德底线,有的时候倒是两派也都提出表扬,都表示欢迎,但是这样的人才,就是在两派之间游走,或者是在两派之间保持等距离的官员,不管他的道德是怎样的,其实都不会成为核心人员。

在党争的时代,党内的道德超越了党外的道德,他会以党内的道德,就是咱们党派的利益为焦点。所谓的人物、所谓的领袖,通常都是党派观念比较强的那些人,才会成为领袖。所以在这个时代,普遍士人的道德水准难免就会下滑,更多的人没有办法坚持国家本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了。

好,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lfwhq

    这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