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学如何成为一种对抗性伦理?
精华笔记
说到“关系”,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攀关系、讲人情的文化,深深渗透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通过《礼物、关系学与国家》这本书,去探讨一下“关系”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渊源。
本书作者是著名华裔人类学家杨美惠,她出生于台湾,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主任。她长期致力于中国理论的研究,曾多次到中国调研,尤其以对中国社会“关系”的深入研究而著称。
一、“关系学”是什么
关系学实践的基础:双方彼此熟悉,在一个关系网内。
普通人的关系网,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亲属关系。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了父母兄弟、叔叔伯伯,自带一堆血缘亲属关系。待到成年后,通过婚姻,又会增加岳父、岳母、小舅子等一堆姻亲关系。第二,地缘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很多时候老乡、邻居等地缘上的纽带也是重要的关系来源。第三,求学过程中趣味相投的同学、老师,以及工作过程中经常来往的同事、领导等,这也是每个人重要的关系网资源。
关系需要经营和维护,久不来往,自然会变淡。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逢年过节,相互请客送礼,走动一下。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关系网越大,他在社会上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越强,很多人都会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关系网。一般而言,有两种渠道:其一可以靠中间人的介绍和背书,与不熟悉的第三者建立关系。其二,利用已有的关系和资源,多帮助别人,从而与更多人建立关系。
关系学实践的方法:持续不断地相互交换,互助互惠。
听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其中隐含着各种精妙的算计。现在,假设你是求人的一方,遇事需要“找关系”解决,怎么办?必须连闯三关。第一关是找对人。无论你遇到什么难题,想要走捷径,首先必须找对人。人找错了,送多少礼都白搭。如果你已经找对了人,那就要闯第二关了,送对礼。具体送什么,送多少才合适,本质上取决于办事的难度。送礼前,你最好透过熟悉的中间人打听一下对方的喜好。知道送什么后,还必须闯过第三关,那就是要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把礼物送给对方。一般而言,借助过年过节或婚丧嫁娶等契机,和对方多走动最恰当,既能拉近双方关系,又能淡化礼物的工具性。
说完送礼的一方,咱们再来聊聊收礼的一方。人类学家马歇尔·莫斯曾提出过一个“送礼要义”公式,“有义务地给,有义务地收,有义务地回报”。意思是说,要想办成事,总要投其所好送点什么,即所谓的“有义务地给”,而被求的一方则“有义务地收,有义务地回报”。
对方不能拒绝吗?不能。为什么?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拒绝等于说自己没能力回报,会让自己在朋友圈丢面子。第二,拒绝会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从而被周围人孤立。
我们一般总觉得,求人办事,主动权掌握在被求的一方手里,求人的一方是被动的、弱势的;但其实,在讲究人情往来的传统社会,关系这门学问更多是“弱者的武器”,弱者可以通过主动的人情往来,将自己变成债权人,将收礼者变成债务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
二、关系学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如此盛行
首先,与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是熟人社会,人口流动极少,这导致所有人相互之间都知根知底。这种熟人社会形态,催生了中国独特的传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
什么叫差序格局?你可以想象一下,将一块小石头扔到平静的湖面会发生什么?一圈圈涟漪荡开,越往外,圈越大。这块小石头就是我们每个人,一圈圈的涟漪,就是围绕自我形成的一层层社会关系。在这个结构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关系网的核心,通过一圈圈外推的波纹和其他人发生关系,最终形成一大张关系网。每一圈关系离圆心的自己远近不同,自然亲疏有别,越是亲近的人,彼此之间的互助义务也就越强。
在这样的熟人社会里,关系学几乎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大家如果遇到事,首先想到的都是找关系私下解决。今天,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熟人社会有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趋势,但我们的文化之根始终是那绵延千年的熟人社会,它深刻塑造了我们的国民性。所以,时至今日,“关系学”依旧无处不在。
其次,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
作者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资源分配大约有三种模式,国家权力主导的再分配经济,以关系学为依托的礼物经济,以及刚刚复苏的商品经济。其中,国家再分配占绝对的主流。
国家再分配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中央政府能完美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以公平的方式进行分配。但当社会需求超过了国家的满足能力时,国家便只得建立标准,根据各种规章制度按需分配,看上去公平公正,但实践中很容易受一些关键人物的影响,以致关系学实践十分盛行。
在杨美惠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关系学的兴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们在试图消减国家权力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希望不再总是根据政治的评估,而是通过私人关系来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关系”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它也通过再分配站在了国家权力的对立面。所以,在官方的意识形态层面,拉关系、送礼,一律被斥为不正之风,需要严厉打击、禁止。
总之,80年代关系学在我国的盛行,既受传统社会结构特点的影响,也有时代环境的助推。
那么,在市场经济已经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关系学究竟是日渐式微,还是依旧盛行呢?很多专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随着国家再分配经济模式在很多领域的退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制的健全,关系学实践的空间越来越小,日渐“式微”。但是本书作者杨美惠认为,关系的运作是一个多重的、且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国盛行的关系学,并没有随着市场化和制度化而日渐衰弱,它仍然在不断适应并塑造新的社会制度和结构,展现出非凡的韧性和生命力。
书名:《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
作者:杨美惠
撰稿人:田晋文(资深媒体人)
编辑:枫窗
主播:石头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总编辑:宋晨希
诡辩,什么这怎么能叫贿赂呢?不就是贿赂么,滑稽。
人虽然生而自由 但无往不在枷锁中
喜马讲书 回复 @尹尹的小耳朵w: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这就决定了人在复杂的关系脉络中确实是不自由的。
果然是ww的学者,还活在上个世纪里面,这种陋习现在早该唾弃了
这什么破书!苍白乏力的案例,就一个老赵家丧事被个台湾人解读的如此牵强!喜马拉雅居然推荐???
喜马讲书 回复 @0_0MammaMia0_0: 感谢您的建议~
脆弱的崛起不继续了吗?
作者只为讲了皮毛,没看清楚本质。
抓得越严 贪🉐️越多
人气社会 礼尚往来
新学问,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吧?
王一凡的驿站 回复 @雅士_we: 人类学
关系学不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吗,贿赂就是临时抱佛脚,关系学三个字就是遮羞布
喜马讲书 回复 @时光聪聪7: 有人不同意他吗?可以再下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