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新闻事件,让“约死群”“自杀群”回到公众的视野之中。一篇题为《我潜入了“约死群”,聊天内容震碎三观》的报道,更讲述了一位心理救助志愿者“潜伏”到“约死群”中的见闻,揭开了外界难以抵达的角落。
实际上,在2016年12月,就有媒体刊发了有关“自杀群”的长篇调查报道。6年多过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约死群”“自杀群”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了各种变体。对比前后两篇报道会发现,现在的“约死群”更隐蔽,对外界的防范心更重,监管起来也要更困难。
有些“约死群”明显涉及到犯罪,比如在群里兜售毒药、怂恿别人自杀等。也有一些“约死群”处在灰色或者暗黑地带,可能涉及到心理控制,这就是更复杂的问题了。
“应该取缔自杀群。”这是不少人的直观结论。然而,并没有一个类似的群会把群名和自杀相关,有些群名看起来甚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平台对群聊的监管,其实已经相当严厉,但要细到人们谈论自杀的程度仍然是困难的。
这样的群到现在仍然存在,和一些人的“险恶用心”有关。有的人可能想通过对他人进行心理控制牟利,四处“发展会员”。“你”的绝望,可能是他人的生财之道。对这样的行为,有人发现线索举报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当然是必要的,“发现一起,就处理一起”。
但是,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实际上,因为各种问题感到绝望的人,始终存在,这样的群也会一直存在。他们抱团取暖,相互鼓励,有时候鼓励“活下去”,有时候也会鼓励放弃。他们之所以加入这样的群,是因为在日常的聊天群里,无法表达自己。
这种“无法表达”“渴望被了解被关注”,既是他们“生活出问题”的一种结果,也是处境进一步恶化的原因。让人难过又无力的一个事实是,“约死群”在常人看来几乎处在违法边缘,但在成员看来,可能正是生活中罕见的“温暖”。在那里,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卧底者所透露的那些群聊内容,排斥“阳光”或者“正能量”,赞美悲伤、黑暗等负面情绪,但在当事人看来,这些又何尝不是“抱团取暖”,他们在冰冷中或许才感受到类似共同体之间的温度——原来你也和我一样,原来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自己的处境如此糟糕。
毫无疑问,“自杀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伤疤。但同时,它们也是一种警告和求救信号:每一个孤立无援的人,其实都是在等待帮助。简单地通过技术手段取缔群聊,只会让他们处在更孤立的状态。
他们向社会求救,而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听到”他们的呼声。如果能有足够多的“卧底心理工作者”,社会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具体的人,了解他们的苦痛和危机,找到具体的应对办法。而对一个社会来说,开拓更多发声渠道,鼓励一种更宽容的社会风气,就是创造一个对每个人更友好的社会——这才是根本之举,当然,这也必然是长期的事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