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当人类开始回顾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领域的应用,会不会提到2023年?这一年,Chatgpt爆火,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和讨论走向高潮。短时间内,网上出现了AI作家、AI画家、AI剪辑师等各类各样的“数据仿生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I在文艺创作领域的渗透,给一部分人带去了娱乐的快感,同时让一部分人陷入迷茫、困惑和恐慌。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被很多网友抛出:AI生成的内容,到底能不能和人类独创的精神文化产品,享有同等的地位?
近日,一家科幻杂志发文明确表示“拒绝”。4月刊的《科幻世界》杂志上,一则公告写道:“本刊不接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投稿,一旦发现未经注明的AIGC投稿,该作者作品将永不录用。”
AI创作的稿件,为什么被拒收?
4月1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科幻世界》杂志文刊主任陈曜。她告诉记者,公告是杂志社和科幻作家多次进行沟通后,最终决定对外发出的。
刊载此条公告是为了防止“恶意”的投稿,“我们不接受AI生产的任何稿子,因为它只是依据投喂的资料,排列组合,没有任何我们所说的文学独创性、创新性和思辨性。”
资料显示,《科幻世界》是四川省科协主管主办的月刊,创办于1979年,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至今已经有44年历史。
在最新一期《科幻世界》的目录页,右下角清晰的字迹标注着一段话:“本刊坚信人类的想象力成果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绝非AIGC可以相提并论。同时本刊倡议:广大科幻和创作者要通过充满科学性、前瞻性的思考和创作,不断延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疆。”
陈曜向记者介绍, 编辑部做过一个实验,先用Chatgpt生成长篇初稿,再由人简单编辑、修改,投稿到邮箱,“结果根本看不出是人写的稿子,还是‘人+AI’写的稿子。”
“可是,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和科幻作者生产的作品,本质上具有差别。”陈曜说:“我们作为出版社,首先要保障的是作者的权利。AIGC技术已经伤害到了人的权利。”
AI进入文艺创作领域后,一些事情“失控”了
《科幻世界》不是第一家对“AI投稿”表示反感的科幻杂志。今年2月,美国《克拉克世界》就曾宣布因AI生成的垃圾稿件泛滥,致使编辑团队不堪重负,停止接收稿件。
《克拉克世界》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杂志之一,由雨果奖得主尼尔•克拉克主编。暂停收稿后,《克拉克世界》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背后的原因:
——通常一个月内,《克拉克世界》会收到10篇左右、被认为是抄袭的投稿,但是自从去年ChatGPT的发布将AI大型语言模型推向主流以来,一些事情“失控”了。
今年1月份,《克拉克世界》收到了100份AI生成的垃圾投稿,2月的20天内,收到了超过500篇垃圾投稿……
当时很多网友聚集在知乎平台上,对此次事件发起讨论。有人发起话题:“知名杂志《克拉克世界》因AI暂停收稿,你怎么看?”
@Kelly Wu评论:“当AI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我们需要思考,人的精神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滋养?如果没有创新创造,就复制粘贴玩老梗来说,人确实玩不过AI。”
得到较多点赞的是@琉璃的答案,他写道:“AI稿件之所以会被拒稿,关键不在AI,而在人。拿着AI写的稿件当成自己写的去骗稿费,AI写完了以后,这些‘作者’还没有改稿的能力,以至于被轻易识破。”
达不到优秀作家的水准,但已经靠“缝合”技能威胁到人
相比AI绘画、AI剪辑短视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文学创作,当然不算一件稀罕事。早在2021年高考季,就有人让AI学习《鲁迅全集》,写出了几篇作文。但是这两年,AIGC技术飞速发展,明显让人感觉到了异样:这项“人为智造”的技术,凭借前所未有的“语言处理”能力,逐渐开始威胁到文艺创作领域内的人。
据科幻作家吴楚所知,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利用AI辅助写稿了,比如说“把一段情节梗概写进去,再由AI润色加对白。”
但是在他看来,“AI作家”还远远达不到优秀作家的水平,“它更多的还是在学习,说直白点,就是在‘缝合’。”
作为科幻作家队伍的一员,吴楚说,实际上他能够接受AI生产的作品,和人类独创作品一样,享受同等的地位,“可署名时,应该让读者知道是人类独创,还是AI创作,或者是人和AI共同创作。”
AI的快速发展,让部分文学从业者感受到了危机的到来,也让一些人开始思考。今年3月,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南京参加活动,现场发言1500多字,几乎都是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写作的影响”展开,他表示:“现在人类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可能也需要思考,什么叫做创作,什么叫做一个作者,我们未来如何成为一个作者。”
《科幻世界》陈曜说,杂志社此次发布的公告,也是想对外界表明:科幻小说的创作,在于表现人的思想探索,“人对想象边界的拓展,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他创作了多少部作品。”
前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