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美联储是最大系统风险,完美暴风隐现!

杨风:美联储是最大系统风险,完美暴风隐现!

00:00
11:38

这几天,美国金融领域持续暴雷,先后有黑石、硅谷银行、Silvergate Capital,以及 Signature Bank。这四桩暴雷事件前前后后才不过大约一星期的时间,其中有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加密货币银行等。

并且,风波持续扩散,暴雨仍然肆意吹打美国的银行界,许多地区性银行受到冲击。156家美国上市银行中,149家收跌,更有些是暴跌,盘中触发数次熔断。金融风险持续扩大。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国那边的说法仍然是认为,金融界接连的暴雷并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昨天的内容我们也谈论了这一点。今天我们提出另一个观点:美联储才是造成这一系列暴雷事件的源头,而且,根本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这才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一旦触发了系统性风险,除了引爆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之外,还会在两个层面造成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层面,这会导致美国无力再针对中国,美国想要压制中国发展的努力,将白费了功夫。

第二个层面,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将会波及美国的盟国,这包括了欧洲,与日韩两国。整个美西方体系会遭受冲击,同时全球的货币市场,也就是美元在世界的流通地位,以及金融体系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调整。

这场风暴有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版图的改变。

1 问题的源头是来自于美联储

纵观这四次暴雷,虽然各自有原因,但归纳起来都是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流动性不足,又是因为美联储从去年以来的快速加息、快速缩表政策,因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殖利率升高。其中的债券包括了美国国债,房屋抵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当然,由于利率大幅升高,其他债券的价格也下跌了,包括公司债、地方债券等。

这些债券价格整体下跌,就造成了资产总值下跌,因而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又由于利率升高,资金成本也垫高了,造成筹资困难,银行吸引新存款的困难,一旦遭到存款户提现,或是客户赎回,就爆出了问题。

追根究底,源头还是来自美联储这一年来实施快速加息、快速缩表的政策,缩紧了市场流动性。

然而,美联储之所以进行快速加息、快速缩表的政策,却又是因为通货膨胀高涨的缘故。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不是那么高,美联储也没有需要实施快速加息、快速缩表的政策。

2 美国政治凌驾专业的恶果

那么,谁叫美国如此忽视通货膨胀呢?谈到这个问题,那就不仅仅是美联储的问题,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和现任总统拜登都有责任,这是政治凌驾于专业的恶果。

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几次三番地呼吁美联储降息。因为特朗普希望透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尤其是刺激股市上涨。特朗普非常重视股市,把股市的上涨列为他自己施政的政绩表现。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没有屈从特朗普的压力。2018年12月,美联储又进行了一次加息,从而阶段性地结束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降息与加息的循环。鲍威尔算是保有了身为美联储主席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但是到了第二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再加上同中国打贸易战的缘故,美国股市也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时候,特朗普再度呼吁,同时也是给予美联储压力,希望美联储降息。

鲍威尔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终于还是屈服了,美联储于2019年进行了几次小幅度的降息。

美联储降息,美国股市又翻转上扬,还创了新高,这下子特朗普满意了。只是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到了2020年的时候,新冠疫情大暴发,美国经济突然萎缩,股市大跌,还曾经于10天之内四次触及熔断,市场的信心整个崩了。

这时候,不用特朗普出面,美联储自动出来救市。美联储把工具箱打开,祭出了零利率的政策,并且还宣布,实施无限制无限制的量化宽松。的确,经过这两项法宝,美国股市挽回了,还不断创新高。

3 拜登继续加码印钞

2021年1月拜登上任,他一上台二话不说,立马推出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方案。这还不够,他又接连宣布其他几项措施。总之就是花钱。

美国两任总统大花钱,股市乐坏了,债市与楼市也乐坏了,企业融资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超级富豪乐坏了,反正这是美联储打开印钞机,告诉你:“钱来也”。在这样的宣告之下,大家当然拼命去捞钱,杠杆操作也在所不惜。这种现象似乎又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景象。

4 资金大水泛滥,推升资产价格

美联储的印钞机打开,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水龙头打开,资金在市场上大量涌动,资金流到哪里哪里就上涨。于是,这一番资金大潮推高了美国股市,美国的楼市与债市。因而造成三大资产泡沫。

我们不清楚,美联储到底是否还存在着独立性,总之,这几年美联储是为政治服务,因而专业性也就撇在了一旁。因为美联储大放水所造成的问题,不是只有我们在视频上说,一些美国的经济学者,老成的分析师们也提出了警告。但是,美联储仍然置若罔闻。谁敢挑战美联储的权威性?

多年来,美国市场流行那么一句话:不要跟美联储作对。美联储掌握着印钞机,掌握利率的升与降,跟美联储作对那是找死。

也就因为如此,美联储几乎在这几年的措施才会那么“妄为”。如果是因为疫情的冲击,因而实施零利率,或是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当疫情稳定之后就应该快速缩手,而不是毫无顾忌地继续进行宽松的政策。

5 谁来买单?

对拜登来说,既然特朗普时期可以零利率,可以无限制地进行量化宽松政策,为什么他不可以?当然他也要这样做。反正,美联储已经开了先例,恶例既然开了,就难以停止。

2021年初,拜登推出的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方案,是不是真有必要?这是一个大问题。别的不说,单单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就指责拜登,他们说美国的通货膨胀不是因为特朗普的政策不当,而是拜登的错。

拜登于其后还推出了数个方案,包括基础建设方案,芯片法案等。去年2022年8月,美国通过了最终版本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与《削减通胀法案》。这些法案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赤字预算,政府举债。但是,谁来买单?美联储吗?美联储都已经宣布要进行缩表,就不会再买单了。

那么是中国买单吗?还是日本买单?

其实,没有人可以买单。美国的债务窟窿太大了,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买单。

既然如此,美联储+特朗普+拜登,这三方在过去四年所释放的巨量流动性,就酿成了祸端。而且,还很难收拾。

我们做一个结论。

现在大家谈论的所谓系统风险,尤其是美国方面的看法,虽然都有其道理,这点我们昨天也分析过。然而,似乎无法阻止银行风险爆发。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爆出4个雷,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就很难说,这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

毕竟,我们认为埋在地下的雷不少。原因就是,美联储大幅升息之后,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不足。当流动性匮乏的时候,你不知道哪边会暴雷。这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每个地方都有可能会跑出来。

大家在现阶段看到的暴雷,或是雷雨,都还只是初级阶段。更大的风险还埋在底下,这会影响美国的经济,以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而美联储这几年的低利率、零利率政策,再加上量化宽松,就是整个系统风险的源头。特朗普催促美联储降息,打破了美联储的独立性,再加上拜登上台后的挥霍,三方面造就了这一系列的风暴。整体上就是“低利率+量化宽松+高通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或许,这会是一场完美风暴。

2021年的时候,美联储无法处理好通膨的问题。今年2023年,美联储能够处理好吗?吃瓜看戏的时间到了。

下阶段内容我们会谈论,还有哪些地方会暴雷?而多处暴雷的结果会是什么?

今年春天的雷雨有点多,梅雨季节快到了,暴风雨也将来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