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普朗克的故事01

075 普朗克的故事01

00:00
05:18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出生在一个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传统家庭,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哥廷根的神学教授,他的父亲是基尔和慕尼黑的法学教授,他的叔叔也是哥廷根的法学家和德国民法典的重要创立者之一。他的母亲是其父亲的第二任妻子,他还有另外六个兄弟姐妹。

普朗克在基尔度过了9年,之后全家搬去了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学读书,并在那里受到数学家后来成为德意志博物馆创始人的奥斯卡·冯·米勒的启发,激发了他对数理方面的兴趣。米勒也教他天文学和力学,从他那里普朗克学到了生平第一个原理——能量守恒,这也是普朗克第一次接触物理学这个领域。1874年,他16岁时完成了中学学业。

普朗克十分具有音乐天赋,他会钢琴、管风琴和大提琴,还上过演唱课,曾在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为多首歌曲和一部轻歌剧(1876年)作曲。但是普朗克并没有选择音乐作为他的大学专业,而是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学专业。

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回复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整个科学事业中仅有的几次实验是在约利手下完成的,研究氢气在加热后的铂中的扩散,但是普朗克很快就把研究转向了理论物理学。3年后他转入柏林大学,在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以及数学家卡尔·魏尔施特拉斯门下学习。普朗克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三位教授的人品和治学态度对他有深刻影响,但他们的讲课却不能吸引他。在柏林期间,普朗克主要从鲁道夫·克劳修斯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热力学奠基人的重要影响,热学理论成为了普朗克的工作领域。1878年10月,普朗克20岁完成了教师资格考试,次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从博士论文开始,普朗克一直关注并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发表诸多论文。获得大学任教资格后,普朗克在慕尼黑并没有得到专业界的重视,但他继续研究热力学理论研究,提出了热动力学公式,却没发现这一公式此前已由吉布斯提出过。鲁道夫·克劳修斯所提出的“熵”的概念在普朗克的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1885年4月,基尔大学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年薪约2000马克,普朗克继续他对熵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解决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为阿累尼乌斯的电解质电离理论提供了热力学解释,但却是矛盾的。在基尔这段时间,普朗克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假说的深入研究。1897年,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授奖给普朗克的专著《能量守恒原理》(Das Prinzip der Erhaltung der Energie,1897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