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彩云只想顺着苏联航炮的线索介绍下相关武器和弹药,但读者老爷兴趣很大,频繁要求彩云拓展题材,介绍二战其他国家的航炮,特别是大口径航炮,不大不过瘾。
所以,今天彩云就来说一说人气最高的航空大炮,德国Ju87G斯图卡上的B.K 3.7航炮,传说中的坦克杀手。文章的主旨很简单,扒下光环,戳破牛皮,这机、这炮的神话一大半都是吹出来的!
为何德国人喜欢俯冲轰炸机?
Ju87G不是从头研制的,它的平台Ju87“斯图卡”原本是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由于战术思想和军种斗争的综合原因,二战时期的德国空军是典型的战术空军,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为主,是地面部队的防空保护伞和“飞行大炮”,在具体何种飞机执行对地支援任务的路径选择上,德国人又选择了俯冲轰炸机。
俯冲轰炸有着显著的精度优势,特别适合打击点目标,能将航空炸弹投到误差十几米的范围内,这是水平轰炸无法做到的,但为了俯冲轰炸,飞机设计时要付出很大代价:
为承受俯冲拉起时的大过载,机体结构强度必须很高,浪费大量重量;
为控制俯冲的速度,保证在俯冲时能从容对准目标,也为了防止超速导致飞机解体,必须设计俯冲减速板,这又增加了复杂度和重量;
为防止俯冲投弹时炸弹砸在螺旋桨上,又必须设计能将炸弹甩出螺旋桨范围的专用投弹挂架……
经过种种技术上的妥协,最后德国人设计了倒海鸥机翼、固定起落架、双座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二战初期,带着尖利的啸叫直冲而下的“斯图卡”成了德国闪击战的一张名片。
Ju87“斯图卡”是完全围绕俯冲轰炸任务设计的特化产品,因此除了俯冲轰炸外,几乎都是缺点:飞行速度低、机动性差、航程载弹量有限,一旦遭遇战斗机拦截,几乎死路一条,也就是二战初期德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才能让“斯图卡”在波兰和西欧上空横行。其实1940年不列颠空战已经证明“斯图卡”落伍了,只是后来的东线战场又让它找到了存在价值,继续执行战术打击任务,作为俯冲轰炸机一直用到1943年。
其实如果仅是支援陆军作战,扮演“飞行炮兵”角色的话,俯冲轰炸机也不是最优解和唯一解,它轰炸精度高的优点只在打击坚固点目标时才有价值,对野战阵地、兵力集结地、后勤补给车队、铁路枢纽这类低价值面目标进行攻击时,俯冲轰炸的高精度没多大意义,偏偏为了俯冲轰炸付出的性能代价又很大。所以到战争后期,无论德国、苏联还是西方盟国,执行战术对地攻击任务的机种主要是强击机、轻/中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攻击方式也是以水平轰炸和下滑轰炸为主,俯冲轰炸极少使用。
传奇的Ju87G“大炮鸟”与其说是特意研制一款“坦克杀手”,不如说是德国人面对苏军坦克重压迫不得已废物利用的产物。前线需要一切能打坦克的武器,既然Ju87“斯图卡”作为俯冲轰炸机战场生存能力极低,已不适合执行战术轰炸任务,那干脆拿它改一改,装两门大炮,试着打一下坦克吧。
Ju87G的两门37mm B.K 3.7炮原先不是航炮,而是德国37mm Flak18高射机关炮。这炮发射37х263mmB高炮弹,初速770–820m/s ,理论射速250发/分,战斗射速150发/分,采用6发弹夹供弹,是德军常见的野战防空炮。
面对日益增强的苏军坦克部队压力,德军尝试一切可能的反坦克手段,Flak18高炮口径、初速都比德军在研的30mmMK101航炮更优,发射全口径穿甲弹时能在500米处击穿50mm垂直装甲或法线角60°的40mm倾斜装甲,似乎有更大的反坦克潜力,于是决定高炮上机,将Flak18改装成机载火炮,采用这就有了B.K 3.7航炮。
B.K 3.7航炮曾装在Hs129В2/R3双发对地攻击机机腹,以吊舱方式挂载,也装在Bf 110G2R1、R4、R5和Bf 110G4a/R1改装套件中,但这几种机型产量都极低,真正用得稍多,名气较大的还是Ju87G。它是在Ju87D3俯冲轰炸机平台上改装而来的,在拆掉翼下炸弹挂架和俯冲减速板后,将B.K 3.7炮以吊舱形式挂载在两翼下方,炮管向前伸出老长,采用6、8或12发弹夹供弹,变成专用的反坦克攻击机。
为进一步挖掘B.K 3.7航炮的反坦克威力,德军还为其研制了一种次口径钨芯穿甲弹,弹头更轻,为405g,初速达到1140m/s,500m距离上可击穿95mm垂直装甲,但因为次口径穿甲弹对倾斜装甲侵彻效果差,对60°法线角的装甲进行射击时,同等距离上穿甲深度仅提升至47mm,并不比全口径穿甲弹好多少。
和极高的知名度相反,Ju87G“大炮鸟”的实际产量很低,只有200多架,全部用于东线。该机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很大程度是因为德国俯冲轰炸机王牌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的神话故事,此人号称击毁过519辆坦克,150个炮兵阵地,近1000辆其他车辆,70艘登陆舰,2架LaGG3,1架IL2,还击沉了苏联战列舰“马拉”号。
但这个战绩已经不是用“注水肉”来形容了,是水里有多少肉丝肉末了。因为汉斯·鲁德尔的神话,许多人对Ju87G的反坦克效率严重高估,称其为“坦克杀手”。
而在真实位面,Ju87G驾驶难度高,战场生存能力低,航炮威力不足,可靠性差,作战效能极其低下,连德国人自己都嫌弃。
首先B.K 3.7航炮吊舱重达300kg,还悬挂于机翼下方,空气阻力很大,导致Ju87G的飞行速度比Ju-87D-3俯冲轰炸机还要慢30-40km/h,机动性更加笨拙,一旦遭遇战斗机拦截几乎必死无疑。在挂装B.K 3.7航炮吊舱后,Ju87G没有大角度俯冲轰炸能力,只能在低空以10-12°的小角度下滑攻击,速度还很慢,极易遭敌防空火力射击,偏偏它还不像IL2那样在机身要害部位布置装甲,生存能力很低。
B.K 3.7本来就不是航炮,是临时拿37高射炮赶鸭子上架硬搞上飞机的,连发射击后坐力大到不可控,基本只能单发射击,要在一次俯冲中单发射击打中很小的坦克难度极高;因为航炮吊挂于两翼下方,必须设置弹道交汇点,一般设置在400m,如果射击距离过远或过近,两发炮弹落点会错开,让坦克漏过去:又由于是翼下挂载,后坐力又大,B.K 3.7射击时产生的翻转力矩很大,机身有难以控制的点头趋势,再加上突出的航炮吊舱严重破坏气动外形,飞行很不稳定,要在俯冲攻击中命中小小的坦克更是难上加难。
B.K 3.7航炮发射的37x263mmB弹穿甲性能有限,即便是次口径钨芯穿甲弹也只是纸面数据比较好看,在浅俯冲攻击,大射角命中时穿甲效果显著低于理论值,而且钨芯穿甲弹气动外形差,飞行阻力大,降速快,散布也大,命中率更低下。
反坦克能力低下,战场生存能力更低下,连德军都忍受不了Ju87G。装备该机的StG2在8个月内就损失了89名Ju87G机组人员,指挥官疾呼再这样下去部队都要打光了,要求尽快撤装Ju87G,换回Ju87D3、D5俯冲轰炸机或更新的Fw190战斗轰炸机,立即!马上!
所以到1944年秋季,所有Ju87G全部撤出一线,德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所谓“坦克杀手”就是一个夸大其词的神话故事,完全信不得!
播这么快干嘛,都听不清楚
1397326crdq 回复 @mingrui: 可以0.75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