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他是谁》编剧:用三年打磨剧本,致敬老一辈刑警的“不破不休”

专访《他是谁》编剧:用三年打磨剧本,致敬老一辈刑警的“不破不休”

00:00
11:56

“小男孩大哭,记忆中闪过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而根据小男孩透露的位置,卫国平带着大家包围艾莹的住处……”

四年以后,看到电视剧《他是谁》正在播放的“艾莹案”的一些片段,编剧吴迪还能清晰地记起当时自己创作这些文字的情形:采风期间,正值除夕,深夜,福建省某个山村里,没有一盏灯亮起。他一头扎进夜色中,在车上捧着电脑奋笔疾书,写到自己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图源微博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编剧吴迪和李芳就以南京为起点进行采风工作,之后走遍全国积累素材,走访一线刑警,查阅了解当年的大案要案。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两位编剧致力于塑造出一个真正的、中国的普通刑警。他们想让观众知道,在二三十年前那个刑事科学技术还不足以震慑犯罪的年代,一个长期无法破获的悬案,对于一名一线的警察来说,到底有多大的重量。

如今,热播电视剧《他是谁》即将落幕,可宁江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或许,对编剧吴迪和李芳来说,他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以下是记者与《他是谁》编剧吴迪和李芳的对话。

图源微博

记者:满分10分,如果从剧本角度给《他是谁》打分,您的分数是多少?另外,在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打分方式,例如:1-6集9分,7-14集8分,对此您怎么看?

吴迪和李芳:都说“当局者迷”,给自己的戏打分就是如此。因为从剧本创作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作为编剧,在创作中肯定是倾我所有、尽我所能。但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冷却期后,回头看,也会有些感到遗憾和不足的地方。中肯点说,《他是谁》在剧本层面代表了我们能够稳定输出的水平,至于分数还是让观剧的朋友们评价更为准确。

现在分阶段打分是个挺新鲜的事儿,对我们主创人员来说,是个好事情。因为虽然观众不知道哪些是编剧在剧本层面创作的,哪些是导演在拍摄时创作的,哪些是演员在塑造人物时创作的,但我们自己知道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更细致、更准确地去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往后的创作中查漏补缺,帮助还是很大的。

记者:故事之外,这个剧本您最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吴迪和李芳:一个老警察曾给我们打过一个比方,用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办案状态。他说,在侦办人命案时,就像把一滴麻油滴在了一个油桶里,然后用这桶油炒了一桌菜,他们要干的,就是在这桌菜里,把那滴麻油找出来。

我们说“不破不休”,但是这句话到底意味着多大的痛苦和多大的压力,没有接触过一线刑警的人,很难理解。我们最初就是想塑造一个基层的一线刑警,一个真正的中国公安形象,他不是双脚离地的,开不了外挂,没有“金手指”的,让我们关注这个群体的工作状态和内心信仰,我们想表达的是对万千默默奉献在一线的公安民警的深深敬意。

编剧吴迪

记者:相比目前主流的带科技感的悬疑剧,《他是谁》更为质朴、硬核,也比较考验编剧的功底,这个剧本您打磨了多久?在采风时有哪些比较难忘的经历?

吴迪和李芳:三年。因为我们前期的案头工作做得很扎实,前期采风、酝酿人物和故事的构建,大约花了一年,所以到写第一稿剧本的时候,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完的,只有两个月左右吧。再往后的时间,基本都在调整故事节奏。

像剧中的垃圾场、排水渠,都是采风时我们真正去过的,而且排水渠的原貌是一条臭水沟。破案时,公安民警在里面爬了七个小时,最终把人体组织取出来,这是真实的事情。

我们也接触了一些退休的警察,他们不善言辞,但当相处久了,他们会突然打开话匣子,倾诉他的一生。我们听到过类似追踪多少年终于破案,或者十几年的悬案最终破获,大快人心。但警察是人,他不是神,一个刑警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悬案,对于他来说,是压在心里的巨石,直到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他都会耿耿于怀,然后这个责任会传给他的徒弟,下一代年轻的警察身上。

图源微博

记者:不少观众认为剧情参考的是“南大碎尸案”“白银连环杀人案”,那么在还原“真实案件尺度”这方面,您是如何考量的?细节方面如何把握?

吴迪和李芳:“贴地飞行”应该是我们这个剧本非常突出的特点,在案件设计和侦办过程中,几乎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我们当时采风,有四五组类似的案例,大家之所以一直把目光聚焦在“南大碎尸案”上面,是因为这个比较出名。其实我们是从很多重大恶性案件中取材,再根据我们剧本立意的需要,组织出现在这样一个故事。真正还原的,是当时的侦破手段和侦破思路。

在创作中我们会常说一句话,叫“一个细节的小真实,会引发情感的大真实”。像《他是谁》这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设定,距离当下有三十年的时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说话的方式都不一样,而且在法律法规上也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台词上,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校对、精修,因为台词是最直观拉近真实感的,例如每个人物掌握的词汇量一定是不同,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词如何使用斟酌很久,在剧本台词的创作上还是力求还原那个年代的质感。

编剧李芳

记者:悬疑刑侦剧一般是以案件为核心来推进剧情,而这部剧是以刑警卫国平为核心,以人的视角为主,案件以多案并进的方式同步推进,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吴迪和李芳:它更有利于表达我们的这个主题。我们是想写人物,而不是那些恐怖的、猎奇的案件。跟随男主的视角,观众也需要不断思考,就像一个隧道,越走越深,越走越黑,沉浸感和代入感会很强。

全剧一直保持着节奏快、强度高、信息量大的风格,可能很多戏,都要回头再看,你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在故事主线上,我们其实还是紧紧围绕着“88案”和“碎尸案”在讲故事,每一集都有完整的起承转合和单集的核心事件,几乎是每集都在案情上有巨大的推进或者转折,再在结尾留一个下一集的重要线索或者悬念。

但这样设计的缺陷就是信息量有点大,会出现各种干扰的支线。一个线索出现时,你以为它会成功,结果不是,对观众来说,会缺少一种“爽感”。

图源微博

记者:剧中角色的构建完整且丰满,比如男主角卫国平,他肩负正义职责,但也偏执、冲动。在创作人物的时候,您秉承了怎样的理念?

吴迪和李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公安干警也一样,我们觉得有缺点,这个人物才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另外,在创作中,我们习惯先搭建一个戏剧中的真实城市,然后将现实生活中了解到的,和我们采风到的人物,投射在这座城里。比如剧中的主人公卫国平喜欢拿录音机录一些关键信息,这就是我们在采风过程当中遇见的警察的习惯。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侦办案件的性质也完全不同,但这就是我们人民警察,特别是负责侦办重大刑事案件的干警,真实的生活写照。

记者:女主聂小雨的设定是黑帮大佬的妹妹,为什么会安排她和卫国平的感情线?

吴迪和李芳:两人之间的感情建立在整个故事的冲突当中,通过这条线,我们希望能够展现情与法之间的分寸。就像男主,作为一个执法者,或者说作为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捍卫者,当矛盾冲突真的发生到自己熟悉的人身上时,他会作何考虑。最后我们也给聂小雨安排了开放式的结局。

图源微博

记者:不少刑侦剧里,女性角色只能镶边,但顾开岩这一角色对以上偏见做出有力回击,创作这个人物时是如何考虑的?

吴迪和李芳:作为一个女警察的形象,我们想让她冷静、理智、专业,改变大家对女警乃至女性的刻板印象。但是她不冷漠,她也有很人性、很个性的一面。在卫国平和顾开岩的矛盾中,我们想展现的是法治的进步。预审制度,疑罪从无,这是中国法治的重大进步。

记者:剧中最得意的设计是什么?

吴迪和李芳:细节的设计中,有一点我们自己很喜欢。剧本中,吴克和宋哲代表的是当时刚刚在中国建立的科学的刑侦体系,而卫国平,顾卫东这对师徒就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刑侦思路的代表。可能在惯常的套路中,主人公代表着先进的、科学的力量,然后观众自然地站在他的角度,和传统的旧思想作斗争然后取得胜利。但是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让卫国平代表的是传统思维,是旧的那一套,包括卫国平和顾开岩审讯的矛盾中,男主代表冲动的、不符合流程的、主观的那一派,然后观众站在他的角度,敌意就很大。这种做法是不讨巧的,观剧的心态是反着预期来的,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式能让观众感受到更多变革的力量,变革的意义。

图源微博

记者:拍摄时,导演和演员可能会对剧本进行二次创作,有哪些改动让您觉得效果非常好?

吴迪和李芳:导演把原先很淡的情感戏增加了很多有趣味的内容,让这条线显得很饱满。还有我们一些支线案件,例如前湖的纵火案、和画家的戏等等,在原剧本中都是简单地勾勒了一笔,一两场戏,在后期导演的创作中,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他们,就让我们整个戏更加丰富和立体。还有我们的剧本原本的特点是凡事做极致,所以在涉及涉黑杀人犯罪上,剧本都写得比较锋利,但导演能准确地把握观众的喜好,将锋利的内容进行软化处理,让更多观众能够接受。导演水平相当了不起。

记者:不少观众把《狂飙》与《他是谁》作对比,您觉得两部电视剧有何异同?自己会有压力吗?

吴迪和李芳:《他是谁》和《狂飙》之间像两个完全不同的菜系,《狂飙》属于粤菜,很丰富很好吃,吃完还想吃。《他是谁》是川菜,比较辣,比较生猛。压力的话倒没有,因为对编剧来说,剧本交到导演的手上就已经完成工作了,后续我们就会关注到自己新的创作当中,不会再想之前的。

图源微博

吴迪和李芳:《他是谁》是我们剧本作品《平凡英雄》刑侦三部曲的开篇之作。除此之外我们目前新的作品正在创作中,也还是刑侦悬疑类的。在我们的世界观里,我们储备的故事,或者说宁江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可以这么说,在我们心中,宁江就像是《冰与火之歌》中的君临城,故事线从《他是谁》才刚刚开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