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还是高棉拳? “亚洲文化遗产争夺战”几时休

泰拳还是高棉拳? “亚洲文化遗产争夺战”几时休

00:00
05:44

近日,一场传统文化遗产争夺战在泰国和柬埔寨之间打响。在柬埔寨将传统上译作泰拳的Thai Boxing改名为高棉拳以“正名”之后,“高棉拳”组织负责人又开始在柬埔寨重金悬赏能够击败最富盛名的泰拳手播求的高棉拳手。

在这场关于“泰拳”的起源解释权和命名权的争夺战中,泰柬双方网友亦大规模参与其中。大量柬埔寨网友涌入播求社交媒体主页,发表攻击性言论并恶意举报,甚至让不堪其扰的播求向脸书老板扎克伯格求救。而泰国网友亦不甘示弱,纷纷在社交媒体力挺播求,使得这场“国技正名战”有向全民全社会蔓延的态势。

实际上,无论是泰拳也好,高棉拳也罢,抑或是尚未卷入冲突中的缅甸拳,尽管在相关国家的民众眼里差别巨大,但这些中南半岛上的格斗技术以域外视角看来实际上非常类似,也能够看出明显的同源性。

事实也是如此,这种膝肘并用,颇具特色的徒手格斗技术是中南半岛特殊战争环境的产物。茂密的丛林环境使得双方的交战距离大大缩短,近距离的肉搏战和遭遇战成了家常便饭,使得劈砍类的短刀剑、弩和徒手技术获得了发挥的空间。

在生物学上,即使亲缘极远的不同生物,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也会发生趋同进化,更何况是作为同一物种的人。不同民族在同一战争环境中孕育出的格斗技术的高度相似性,本身就是一件再合理又寻常不过的事。更何况泰国、柬埔寨、缅甸三国主体民族的古代祖先古傣人、古高棉人和古缅人在历史上发生过频繁又漫长的战争,通过战争的交流和融合,更加使得这种“同源”的格斗术在发展上也表现出“同向”的趋势。

近代之前,这几个东南亚国家并未发生过类似的“文化遗产争夺战”。尽管泰、柬、缅之间在古代历史上因为频繁战争,互相恩怨纠葛,但基于文化的相似性,彼此仍将对方视为同一文化圈内的成员,在共同面对域外的“异质”文明时,仍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亲近感。

但三个国家在近代不同的历史命运,使得三个国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泰国由于地缘政治优势,以及以泰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英明审慎,最终成为殖民主义狂潮中在中南半岛唯一保持独立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泰国发展较为平稳,经济增长较快,以经济实力为基础,泰国在文化领域也表现得相当强势,包括泰拳在内的多项东南亚文化圈“遗产”都被泰国率先发扬光大。

而柬埔寨、缅甸都在近代沦为殖民地,在经历二战兵火蹂躏后,又度过漫长的动荡岁月,才完成了独立国家的建构。而柬埔寨正是因为在国家稳定之后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有余力有需求,才有了后来与泰国的文化争夺战。而缅甸至今尚未完成国家的整合,局势仍在动荡之中,尚未加入这场“三国志”,但以古代上缅族建立的王朝在中南半岛历史上的地位,缅甸一旦获得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在文化领域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诉求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这一场戏剧性的文化遗产争夺战在身处东亚的中国网民看来并不陌生,因为类似的文化遗产争夺战在中日韩三个东亚国家已经进行了很久。原因也有些类似,在近代殖民主义狂潮中,以中国为中心和主导的东亚儒家文化圈趋于瓦解,中、日、韩分别通过完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国家构建。在西方主导的民族主义语境之下,不仅在古代“有疆无界”的亚洲国家在领土和主权上有了清晰明确的边界,在文化上也有了区分彼此的需求。过去在同一文化圈有的“上国”变成了“他者”。古代历史上中日韩三国的“飘风人”在异国虽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却能毫无障碍地用笔交流,甚至作诗唱和的那种“同文之谊”,在现代则更多地以文化争夺战的面目呈现出来。

而与东南亚古代历史上那种列国争霸的形势不同,东亚儒家文化圈有着唯一的一个中心:中国,对身处这个同心圆外围的朝鲜、安南,被称为“小中华”曾是一种无上的殊荣。在这个同心圆之中,与文明中心的远近决定了文明的程度。而对西方民族主义语境下的现代东亚国家来说,“小中华”意味着非中心的衍生之物,这对其赖以立国的民族主义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对曾经“中心”文化遗产的争夺,也就成为其完成“自我中心”建构的一部分。

如今无论东亚,还是东南亚,域内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都日趋紧密,而在文化方面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形态。究其根本,在于亚洲国家的古代历史发展脉络,与近代引入亚洲的西方民族主义“水土不服”,“天下”的遗产被“民族国家”所争夺,造成无尽的龃龉与纠纷。亚洲人要走出这个民族主义迷局,就要以自身的智慧跳出西方构建的这个“自我”与“他者”对立,非此即彼的怪圈,形成一种高度智慧、包含全新经济合作和文化共享机制的亚洲秩序。古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今之亚洲,亚洲人之亚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