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学而篇1.10-11》孔子温良恭俭让

第14集《学而篇1.10-11》孔子温良恭俭让

00:00
09:3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孔子温、良、恭、俭、让。


我们要介绍《论语学而篇》的第10章跟第11章,先看第10章,原文是: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本章是孔子两个学生之间的对话,一问一答。提问的是子禽,他原名陈亢(gāng),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回答的是子贡,端木赐(cì),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他列名于四科十哲里面的言语科(〈先进11.3)。这代表他很聪明、反应敏捷、口才杰出,在《论语》出现的次数排第二,仅次于子路。如果你想学怎么样说话,就要多去看看子贡如何表达他的思想。


在这里,等于是子禽这个学弟请教子贡这个学长,背景是什么?在春秋时代,表面上是周朝天下,其实诸侯各自为政。孔子在鲁国从政,从51岁到55岁,然后周游列国,昌言政治理想,也参与讨论各国的政事。他走访的国家有:齐国、卫国、宋国、郑国、曹国、陈国、蔡国、楚国等等。当时各国念书人,像孔子这样周游列国的还有不少。但是,你去到别的国家,未必能够与他的政治人物见面谈话。


其次第二点,从子禽的年纪看,他小孔子40岁,应该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他有机会拜师学习,跟在车队随行的。子禽注意到一件事,就是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他想了解这是老师自己去找的,还是别人给他的?你如果是自己去找,别人未必会告诉你;你如果不去找,那别人为什么告诉你呢?他更不会告诉你了!那现在孔子到各国去都必闻其政,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孔子在鲁国从政,曾经有过辉煌的表现。他当县长的时候,制定的典章制度成为鲁国的全国的楷模;他当司寇的时候治安改善,他在夹谷之会,外交上取得胜利,让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地方。所以各国政治人物都想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或跟孔子讨论相关的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做个补充:孔子周游列国总共前后14年,并不是一直在路上走动的。他在齐国,差一点做官;到楚国,差一点受封;而在卫国、陈国都做过官,各待了超过三年。其他像蔡国、郑国等等,他也都有所停留,但是,没有一国肯把政权交给孔子负责。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各国都有他的既成势力。而孔子的理想高尚、原则清楚、不肯妥协,不是只想有官位,而是真想造福百姓。但是,无论如何,他每到一国都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子禽要问的是:孔子是主动去打听,还是被动的别人告诉他的?,说实在,这问题很难回答。你如果是主动的,代表你可能多管闲事吧;如果是被动的,那你又无能为力也帮不上忙。


那么,现在就要看子贡怎么回答了。


子贡的回答很精采,想想看:如果你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没有兴趣,别人根本不必理你。因此,孔子应该是主动去找这些资料去跟别人谈论的,但重要的是,别人也乐意告诉孔子。也就是说,孔子虽然主动关心各国政治,但他又与其他人不同,他使别人乐意告诉他,那为什么别人乐意这么做呢?那是因为孔子有些人格特质跟其他人不一样,所以子贡的回答从这边入手。


他说:孔子为人温、良、恭、俭、让就是温和,像朋友一样互相尊重;就是善良,为对方设想,不给人压力;就是恭敬,言行合乎礼仪的规范;就是自制,适可而止,自有分寸;就是谦退,谦虚退让,客随主便。有这五点特质,各国的政要自然乐于跟孔子谈论自己国家的政治情况了。


子贡的回答,巧妙的回避了孔子的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问题,而把焦点转向孔子卓越而杰出的人格特质,这些特质使孔子不只是一般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有原则、有操守,并且值得敬重的君子了。


现在要接着介绍《论语学而篇》的第11章,原文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思是: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以后表现什么行为。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做人处事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这一章谈到孝顺,但材料很少,《论语》有另外两处资料可以对照。在《论语里仁篇4.20》,重复出现了这一章的后半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论语子张篇19.18》曾子说:他听老师说过:『有个大夫孟庄子表现了难得的孝道,就是他不去更换父亲任用的家臣与父亲所订的政策。』


合而观之,我们就可以推论了。第一、孔子这里所说的,是针对贵族子弟,要判断他们是否孝顺。第二、他们的孝顺有三点可供判断。


第一、父亲在世时,要看这个年轻人选择什么志向,是要做官呢?还是赚钱?是要认真学习还是修养德行?第二点、父亲过世以后,要看这个年轻人表现什么行为,因为行为未必与以前的志向相符合。还有第三点,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的作风。这里说的三年,在古代,特别是指守丧三年,其实是为期25个月,要看看这段时间,他是否不去更换父亲任用的家臣,以及他所订的政策。


因此,原文所谓的父之道,是指:父亲原有的作风,并不涉及它是好是坏的问题,不然就会延伸更麻烦的考虑了。譬如父之道是善,为何三年之后要改呢?父之道如果是不善,为何还要等三年再改呢?就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了。


总之,对贵族子弟来说,孝顺不只是敬爱及思念父母,还须有实际的作为,从他过去的志向到现在的行为,进而三年之久尊重,并且继续父亲的用人与政策。


像前面这些观点,对今天的我们这些平凡的百姓来说,已经显得陌生了。


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一切要适度调节。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0997361

    孔子推鉴老子,孔子的弟子也有了解,论语不好理解的地方完全可以参考道德经

  • 听友376468418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的“孝顺”是针对贵族子弟来说的,“孝顺”不只是敬爱及思念父母,还须有实际的作为,从他过去的志向到现在的行为,进而“三年之久”尊重,并且继续父亲的用人与政策。

  • 听友376468418

    “温”是温和,像朋友一样互相尊重;“良”是善良,为对方设想,不给人压力;“恭”是恭敬,言行合乎礼仪的规范;“俭”是自制,适可而止,自有分寸;“让”是谦退,谦虚退让,客随主便。由于孔子具有这五点君子的特质,所以各国的政要自然乐于跟孔子谈论自己国家的政治情况了。

  • 听友240997361

    孔子因战乱教学有限,他的弟子们在不停互相学习而发扬光大,孔德归厚矣。孔子弟子学习的精进是纯学问上互相研讨。没有世俗的上士中士下士,只有孔门弟子。

  • 听友240997361

    11章可理解为传家之道,重点三年如能从父学习可更优于父,子承父业之孝矣

  • 知和合

    老师好

  • 听友376468418

    子贡描述老师孔子为人的作风是君子风范 ,也即:“温、良、恭、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