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学而篇1.2》做人以孝悌为本

第6集《学而篇1.2》做人以孝悌为本

00:00
09:4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做人以孝弟(tì)为本。


我们要介绍《论语学而篇》的第二章,它的原文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


读完这一章,首先要说明一点:有子是谁?他是孔子的学生,原名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三十三岁。有若既然字子有,为何在这里称有子呢?这一点,我们在引言第二集已经说过了,那是因为编辑《论语》的是孔子的第二代弟子,主要是有若跟曾参的学生。学生在提到自己的老师的时候,就把他称为有子与曾子了,事实应该就是如此。


你看,排在《论语》开头〈学而篇〉的一共16章,其中8章直接记载了孔子的话。然后呢,另外八章怎么分配?有子占3章;曾子占2章;子贡占2章;子夏占1章。如果深入去分析这么分配的理由,你可以说,有子跟曾子是因为他们的学生在编辑,所以不但二人称,并且可以抢先上场排进第一篇。


至于子贡,则他是孔子三大弟子仅存的一位,而子夏呢?他后来成为著名的老师。那么,孔子三大弟子里面,另外两位也是他最亲近、最器重的颜回跟子路没有排上了,那是因为他们比孔子还早过世,所以到了第二篇〈为政篇〉才有机会排上场。像这些背景资料,大致知道即可。


比较重要的是我们在引言第二集也提过,念《论语》的时候要分辨每一章的重要性,它有四个层次。排在比较低的第四个层次的是:孔门弟子自己所说的话。弟子的话代表他们各自的心得,所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够与孔子的话相提并论。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声明呢?因为孔子的核心观念,仁义的这个字,在这一章的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事实上,我们将会一再看到孔门弟子里面,连最杰出的颜回在内,没有一位可以说完全理解了这个字,并且做清楚的论述的。有子也不例外,因此你仔细阅读本章,就会看到他最后出现的那个仁义的字。其实,是他开头所说的人类的字。


我们现在就来仔细阅读吧!


有子的话可以分两段来看:第一段是根据经验而做的推论,第二段是简单的结论。他第一段在说什么呢?他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不曾有过的。


在春秋时代晚期,天下动荡不安、诸侯征战不休,像造反作乱的事,早已司空见惯了。但那毕竟是百姓所害怕及厌恶的,那怎么办呢?用推溯原因的方法。你要避免出现造反作乱的事,就要让人们不要冒犯上司。因为哪里有人从不冒犯上司却去造反作乱的呢?这显然不合常理。


接着,那如何让人们不去冒犯上司呢?你再往源头推溯,答案就是:要教导人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在这里,有子说的是字,就是很少。这个字用的对,很少并不是没有。譬如有的人既,但是在乱世中遇到一个坏的上司,那怎么办呢?他如果去冒犯这样的上司,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就算太平盛世也有可能遇到不讲理的、坏的上司。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必多举了。但无论如何,教导人们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至少可以减少犯上作乱的事,这是没问题的。


接着,再看有子的第二段话,他说: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出来。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啊!


这里又提到了君子,孔门弟子都知道君子是孔子所立下的人格典型,它是一个人效法的目标。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最好把君子理解成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它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名词,是正在进行式,也就是正在成为君子的人,而不是已经成为君子的人。正是因为把君子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才需要接着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等。我们在《论语》后续各章看到君子这个词,大都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有子这里说的有道理:君子要务本,就是在根基上好好努力,然后本立而道生。怎么说呢?这里出现了字,是指人生正途。的原意是,儒家关心人的社会,社会有其应循之路,所循合乎此路是有道,不然就是无道。像天下有道或无道,国君有道或无道等等说法。因此,字最好理解为正途或正路,而不只是单纯的路而已。


这里说的本立而道生,在逻辑上可以再分析一下。有子说的是:若根本确立,则正途展现。我们由此可以推论出一个人没有找到或是未能走上人生正路,那是因为他没有确立根本。这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在人生经验中也同样正确。再从正面来看本立而道生是说:一个人确立了根本,则人生正途展现出来。道生是正途展现出来,但展现出来并不等于已经走完了,中间还有漫长的努力过程。


最后的结论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论语》的原文里面,这里写的是仁义的。怎么这里忽然出现这个字呢?是不是写错了呢?古代很多学者认为仁义的跟人类的,这两个(仁、人)可以通用,这一点可以参考。


但是你对照本章第一句,他说其为人也孝弟,再看这个结论的最后一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两个对照就知道,最后面这个仁义的字,应该是人类的字。我们也不用去怀疑他是不是写错了,他如果讲的真的是从前面人类的,到最后讲仁义的的话,就变成偷换概念了,因为在全章里面,完全没有提到仁义的这个字。


所以这一点,有关孔子的学生对仁义的的理解,将来提出问题的很多,能够说清楚的是没有的!所以,按照我们的观点,有子说的话代表他个人的心得,不能等同于孔子的思想。他的话前后对照,所说的是:要以孝弟为做人的根本,前面所说的人类的那个字,跟后面所用的仁义的那个字,是同一个字或至少是同一个意思,统统指的是人类的


这样一来,这一集就比较清楚了。


下一集的主题是:巧言令色不真诚。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40997361

    最后仁和人,两字合一字,人才有仁,仁还含有仁爱,古代写的精辟

  • 黑眼豆豆_xk

    打卡傅老师讲论语07:记得傅老师曾说论语有四个层次,这段显然就是傅老师说的孔子的学生自己的心得。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学生心得等同于孔子本身思想,从而产生误会,这是要值得注意的

  • 1368666xwis

    我有190喜点,为什么总是不能叫傅老师的课

  • J之大盗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天经地义人生之大本。像虽不仁而舜终无嫌怨,深明孝悌之道,所以为至孝。有父母就有孝道,尽全了就是德。你为人作打算,人为你作打算这才是道德,为己就是悖道。谢谢老师

  • 知和合

    老师好

  • 听友240997361

    仁因时因事而不同,仁因人而异,什么时候才是仁?

  • 听友37646841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出来。

  • 记者谢士乐

    支持支持支持

  • 记者谢士乐

    支持支持支持

  • 记者谢士乐

    支持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