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州14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12月5日凌晨3时25分,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从2022年6月5日到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在属于中国的太空之家——天和核心舱中生活了整整183天的时间。
在这半年的时间中,三位航天员们成功完成了多项工作。其中包括对天和核心舱的设备安装调试以及维修,首次在航天轨道上直接进入科学实验舱,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同时也圆满完成了三次重要的出舱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一个月后,神舟15号载着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三名航天员升空,神舟14号和15号胜利"会师”。
从1956年10月8日,我国的第一个航天事业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经历了66年的发展。在这66年中,中国的航天事业突破了无数个第一次,也经历过曲折与失败。无数的中国航天人用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实现了中国人的"问天之梦"。今天我们就依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亲历者兰宁远的作品《中国飞天路》,来聊一聊中国航天事业这6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今天的这条音频,我们主要来聊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的航天事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第二,中国航天事业探索经历了哪些挫折?
第三,中国为何要执着于航空事业的探索、发展,这与中国的强国战略有何关系?
首先,中国的航天事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再到2021年,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将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仓天和号发射成功,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的航天事业,看似一帆风顺,但事实上,却是在逆境中顽强发展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为中国的武器不如美国,我们在战场上吃了很多亏,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发展航天和原子能事业,从此,中国就拉开了火箭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的序幕。
在这里要说一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防建设研制各类导弹的发射、飞行过程实际上就是航天火箭技术的一部分,特别是弹道导弹,起飞后直接冲出了大气层,因此,导弹的研制需要雄厚的航天技术来支撑。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决定成立国防院第五研究院进行导弹研发,第五研究院的院长,便是中国人无所不知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他带领着史超礼、梁守槃等一众优秀科学家们,开始了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
在一开始的研究里,苏联专家们一直在为我国提供顾问,帮助中国的研究。但是随着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将援华的专家和顾问全部召回,而且不等中国答复,就在通知所有专家离境,同时撕毁两国签订的《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中国的航天事业失去了援助。
不仅如此,1960年,中华大地遭受了重大自然灾害,人民饱受饥饿的困苦,许多研究员甚至饿着肚子工作。但即使如此,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没有停下脚步。由于中国的导弹研制一开始就以自力更生为主要方针,苏联技术援助的中止并未造成根本性的影响。相反,苏联撤走专家的现实迫使中国更快地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进入科研攻关的新阶段。
周恩来总理鼓励科技工作者说:“苏联采取掐脖子的办法,想把我们的火箭事业扼杀在摇篮里,那是办不到的,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也是有智慧的民族,没有什么力量能压服我们,也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们,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把火箭送上天。”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聂荣臻,多次亲临国防部五院和酒泉发射基地,和钱学森一起与科研人员同吃同住,和科研人员一起基础研究开始,一道道攻关。终于,1960年9月10日,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20天,我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成功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这在世界历史上,都能被称为是奇迹!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飞出大气层的弹道导弹与航天技术密切相关,弹道导弹的成功发射,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进行探空火箭研制的技术人员。在1960年6月底,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加工完成。当时,中国还没有像样的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们在安徽省广德县的一处荒无人烟的山坳里建成了一座探空火箭试验基地。并在7月1日对第一枚探空火箭进行试射。然而,点火后发动机的管路突然发生爆裂,发射失败了。
12月,经过近半年时间改进的T-7火箭再次进行试验,为了鼓舞科研人员,钱学森亲自来到603发射场,指挥火箭发射任务,然而这次发射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火箭虽然升空了,但过早转向,没有达到预定高度。
直到1962年,科学家们经过改进,终于成功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探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便是著名的"东方红一号",嘹亮的《东方红》乐曲,让中国声音第一次响彻宇宙空间。中国航天人历尽千帆,克服无数困难,迎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
不过,中国的航天事业,并非是一帆风顺,中国航天事业,特别是载人航天,经历了从发展到停滞,再到复苏的曲折过程。接下来,我们就要讲一讲,在这《中国飞天路》这本书里,中国航天事业探索经历了哪些挫折?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时,为了在太空竞赛中拔得头筹,苏联和美国分别从佛罗里达的海岸和丘拉塔姆的荒原发射了30多艘载人飞船,完成了60多人次的太空飞行。特别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国外航天界传来的关于载人航天的消息,大大刺激着中国航天人的神经,中国必须加快追赶的步伐。
但是,载人航天必须要进行太空环境的模拟试验,上天的人也要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这些设备投资巨大,当时根本没有资金也不知道去哪里买。研究所就只能发动大家上街去找,低压舱的设备和零件大多来自旧货摊和寄卖店,发电机是从工厂买来的旧品,舱内对讲机是从地摊买来的,真空泵是从上海五金旧货店买来的一台残品……在没有图纸导向,更谈不上操作经验的情况下,就是靠着这样东拼西凑的简陋的零件,中国建成了一整套大型地面模拟试验设备。
与此同时,对于航天员的选拔也秘密开始了,中国参照苏联和美国的选拔标准,制定了中国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必须是空军现役飞行员,身高1.59~1.74米,年龄24~38岁,体重55~70千克,飞行时间300小时以上。
1971年11月开始,19为备选宇航员开始了训练,中国计划在两年之后,从19人中选拔出2人,乘坐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飞向太空,这架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就在一切都在蓬勃发展时,1971年9月13日,林彪阴谋政变失败后,外逃途中在蒙古国的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是乘坐空军飞机出逃的,作为林彪集团重要成员的空军司令员吴法宪罪责难逃,空军机关也成为审查的重点,因此所有的在建项目都被迫下马,这其中也包括首批航天员的训练工作。这场震惊中外的“9·13事件”,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河流轰然切断。
当然,“曙光一号”计划的下马,除了“9·13事件”的政治影响之外,还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处在动荡时期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能力、工业基础,还是设计、制造工艺,特别是航天发射、测控水平都很落后,远不具备开展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条件。最终,毛泽东主席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先处理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后放一放。这一放就放了20年。
直到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在这一年复苏。1992年1月8日,李鹏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第五次会议。中央专委成员经过讨论后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这天,是周恩来逝世16周年的纪念日,会议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也是为了缅怀这位为祖国航天事业倾注大量心血的好总理。
负责载人航天的总工程师,是是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王永志。他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现在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基本与这个三步走计划趋同。这份计划在当时还被送到了邓小平同志手里。
这时,邓小平刚刚结束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南方视察,他语重心长地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闯。未来的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苏联和美国的载人航天实验,最开始都是从动物实验开始的,但是,动物实验存在着许多不稳定性,例如国外进行一次飞行试验时,科学家安排一只黑猩猩上了天,但是由于受到惊吓,它在几天的飞行中不吃不喝,很快就饿瘦了,从束缚带里溜了出来,在飞船里上蹿下跳,让地面人员虚惊一场。为了节约时间,加快研究进程。王永志大胆的决定,利用高科技拟人装置来代替动物实验,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明智的,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因此提前了整整五年。
2002年10月17日,经历了进10年的不懈努力,中央专委会议同意在2003年,按照“1名航天员飞行1天”的方案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2003年最重大的科研实践活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
然而在此时,世界航天领域却噩耗频传。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发生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号飞船返回时,落点偏离400多千米,险些酿成严重后果;8月22日,巴西第三枚“VLS”系列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俱毁,21人不幸丧生……国际上出现了对航天事业的悲观情绪,许多人质疑。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去探索载人航天,到底有没有意义。
与此同时在国内,“非典”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南至北迅速蔓延。作为疫情的重灾区,北京市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恐惧笼罩在了北京航天城的上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然而。内忧外患的环境并没有吓退中国航天人。2003年5月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对外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如期发射!杨利伟将作为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飞上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的第一艘载人航天火箭,神舟五号发射的日子。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是前一天晚上专程赶到发射场为航天员送行。上午9时,火箭点火起飞。火箭抛掉逃逸塔10秒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杨利伟忽然感到身体被颠了起来,五脏六腑都像被震碎了似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26秒后才有所好转。又过了两分多钟,助推器燃料用尽后与火箭分离。又过了20秒,火箭一级分离后,才渐渐安静下来,各项系统也恢复了正常。2003年10月16日六时23分,神舟五号成功返回。温家宝总理亲自拿起话筒对杨利伟说:“杨利伟同志,祝贺你胜利返航!"
从1956年,负责航天事业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2003年神舟五号顺利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整整花费了47年的时间。许多人只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一刻,却不知中国航天人在背后经历了多少挫折,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中国的航天事业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有失败有停滞,但我们从未放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航天事业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飞速的发展,中国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中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中国为何要执着于航天事业的探索、发展,这与中国的强国战略有何关系?
中国为何要执着于航天事业的探索?可以从三个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航天带来了卫星,卫星定位系统,洲际弹道导弹等强大的工具和武器,改变了全球安全形式与战争的面貌,出于国防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航天事业。
其次,卫星观测,遥感装置和空间望远镜等技术的发展,在地球和其他天体上发现了大量过去不知道的变化规律,地址现象和资源储藏。因此,发展航天能够极大的促进资源开发和防灾减灾。
最后,从宇宙探索中还能衍生出大量的商业用途,例如宇宙空间旅行、太空农产品等项目。航天事业与中国的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在今年,用于探测的卫星高分11号在太原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用这颗卫星观察地面,其分辨率可以达到十厘米甚至更低。也就是说,透过这颗卫星,我们可以观测到任何我们想要观察到的东西。这种高分辨率的探测卫星,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中国历史上已经错过了多次地理大发现的机会。而在现在,地球空间已经几乎探索完成了,而太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我们的科技与经济能够支持我们进行航天工程的时代,探索太空就是为子孙后代开疆扩土。党的18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地产发了航天事业在国家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中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未来五年,中国正在计划全面建设航天强国:争取在2030年,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企业集团,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航天集团基础上,有效支撑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当国际空间站完成使命后,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进军太空的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持有合作和开放态度的太空之家。到那时,中国也将是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截止到今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6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才有了中国航天现在的成就。渴望飞翔,开拓天疆,书写航天,我们永远在路上。
《中国飞天路》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喜马拉雅的故事越来越丰富
事非亲历不知难!
为我国航天事业加油
-
头等舱
厉害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中国飞天路》,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亲历者兰宁远的作品,了解中国航天事业这6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