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在“《论语》不简单”引言第三集,主题是:如何念《论语》?
这个问题是我们进入《论语》的文本之前必须要认真想想的,这里要分三点来谈:第一、我自己念《论语》的经验。第二、阅读经典的诠释学方法。还有第三、念《论语》的补充方法。
先说第一点:我自己念《论语》的经验。我在念中学的时候,语文课里附带会谈一些文化教材,内容是从四书选一些篇章来背诵。老师的讲解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朱注很重要,这是没问题的,但难免仍有不足之处。譬如在〈学而1.1〉篇一开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师的白话语译是孔子说︰“学了以后时常复习,不也觉得高兴吗?”此话一出,同学们就觉得孔子一点也不可爱,居然要我们时常复习功课,他实在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谁在复习功课的时候会高兴呢?
另一个例子是在〈述而7.7〉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老师的白话语译是孔子说︰“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的,我是没有不教导的。”同学们听了不免笑出声来,心想,这不是补习班老板的口吻吗?
这么看来,是不是朱熹的注解有问题呢?如果连他的注解都有不可靠的地方,我们又怎么念得懂《论语》孔子真正的意思呢?
有些人念经典,常会讲一句话,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的吗?如果以这个方式去念《论语》,念了100遍,就会明白孔子的真正意思吗?
我大学四年念哲学系本科,在中国哲学史及儒家哲学的课堂上,学会了要从整个学说的系统去了解儒家,而不要太在意这些枝节问题。这时,我会注意两个方法:第一、经典本身的内部观点要圆融一致,不可自相矛盾。第二、经典与我们的生活经验要相互印证,才能使经典成为生活指南,有益于现实人生。
我真正全力研究《论语》是在1986年到1997年之间,因为先后受聘到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去教儒家。当时,我仔细拜读了程树德所编的《论语集释》,其中收集了中国历代以来200多位学者的注解;又详读了日本学者竹添光鸿所编的《论语会笺》,其中收集了日本历代以来100多位学者的注解;再加上当代中国、西方学者的注解。总计:我看过约400家注解!
我的心得是几乎没有任何一章是没有争议的,有的章还多达六、七种不同的说法,像这样有如万花筒真伪难辨,怎么办呢?由此可以转向第二点,就是参考西方阅读经典时的诠释学方法。
所谓诠释学方法,就是在念一段经典的文本时,按照四个步骤进行,依顺序要问:这一段原文究竟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以及应该说什么?
第一个步骤:这一段原文“究竟”说什么?首先要分辨原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有没有不同的写法。其次,古书没有标点符号,而是用“之、乎、者、也”来断句,但还是有不易判断的地方。譬如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8.9〉)。就有三种断句,意思相差很大;还有孔子谈到与祭祀有关的事,他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3.12〉)。怎么断句?就有差别了!
此外,原文可能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如:“贫而乐道”(〈学而1.15〉)与少一个“道”字的“贫而乐”,哪一个对呢?又如,孔子自述的“六十而耳顺”(〈为政2.4〉)。是不是“六十而顺”,多了一个“耳”字呢?
这些如果难以论断,就要往下再看别的步骤了。
第二个步骤:这一段原文“想要”说什么?这一点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有关。当时天下大乱、动荡不安,一般人生活上所遵循的价值规范正在崩解中。如果一个社会,善恶难以分辨,分辨了又没有适当的报应,那么谁还愿意遵守规范、行善避恶呢?因此,为什么《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孔子想要说什么?
“仁”字,显然不只是行善这么简单,它还涉及为何要行善?行善的动力由何而来等等问题。“君子”一词,也不只是与“小人”一词对立的修养目标,它应该也涉及了为何要成为君子这样的深层问题。
接着,第三个步骤:这一段原文“能够”说什么?任何一句话,说出来并且写下来成为资料,就要留待后人去了解及体悟了。
孔子之后,每个时代的人对于《论语》都总结出不同的心得与诠释,甚至同一个人在自己年轻时、中年时、老年时也可能对《论语》有不同的领悟,这表示《论语》有丰富的生命能量可以作无止境的引申。世间所有重要的经典,都有类似的情况。
我在前面提过:自己读过大约400家注解,目的就是想了解《论语》“能够”说什么?能够说的这么多,不可能都是对的。譬如在注解孔子说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3.13〉)这句话时,西汉的孔安国(他是孔子的12世孙),他说:“天是比喻国君的。”意思是:如果得罪国君,找什么大臣帮忙都没用。但是《论语》中,“天”字出现了19次。请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一次是用“天”比喻国君的呢?
而南宋的朱熹他说:“天就是理,理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不可得罪。”他说的对吗?清代一位学者钱大昕就说了,他说:“孔子说的是向天祷告,难道会有人向理祷告吗?”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在了解了一段原文“能够”说什么之后,轮到现在的读者,就是你、我做最后的选择了,也就是第四个步骤:这一段原文“应该”说什么?
每个人在发表自己阅读《论语》的心得时,都是在说“我认为这段原文应该是这个意思”。既然各有见解,还能分辨谁对谁错吗?也许很难分辨,但至少可以强调一点,就是我常说的:“哲学没有对错,但有高低。”
所谓高与低,是就涵盖的层次与范围来说的。譬如一个“仁”字,从最简单常见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1.3〉),到最困难的“杀身成仁”(〈卫灵公15.9〉)。显然“仁”这个字涵盖了人的生命的全部层次在内,也因此我在解说“仁”这个字时,会由三个层次来说:就是“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也就是一个人如果真诚,他会显示“向善之性”。其次,他的人生正路是“择善固执”,而他的生命完成则在于“止于至善”,在必要时为“仁”而牺牲。
换言之,孔子为了挽救礼坏乐崩的时代危机,强调一个人可以由内心真诚的状态中,找到行善的动力,然后可以自己负责走上人生正路。
我们讲解《论语》时,心中常常想到这四种方法,希望能由此建构儒家学说更为完善。介绍完了诠释学的方法之后,最后再谈一点,就是第三点:念《论语》的补充方法。
中国人受《论语》的影响太深了,因此对《论语》的内容愈熟悉就愈能了解及欣赏中国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另外有些阅读方法可以参考备用。第一、随时随地有空就翻阅。经常找几句座右铭提醒自己,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15.12〉)、“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15.10〉)等等。
第二点、先花半天时间把孔门弟子中常见的十几位,把他们的姓、名与字记清楚。像:颜渊是颜回、子贡是端木赐、子路是仲由、子夏是卜商等等,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可以省去不少困扰。
第三、《论语》总共20篇,宋朝有一位学者,每天起床之后花个15到20分钟,念《论语》中的一篇,20天就把《论语》整个念一遍,一年可以念到18遍之多,10年下来应该会有不少心得与体悟。
最后,我自己也有一个笨方法,就是念《论语》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字,意思没有把握,就把《论语》从头到尾全部读一遍,把这个字全部找出来,再作深入分析。如此多年下来,我读了不只几百遍了。
我是个教书的人,有“温故知新”(〈为政2.11〉)的责任,你是否有时间这么做呢?就要看你自己的考虑了。我这次所讲的“《论语》不简单”是最新的版本,非常欢迎你的参与。
我们这一集谈的是:如何念《论语》?
下一集要谈:孔子对中国人以及对人类的意义。
我们这一集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哲学没有对错,但有高低
诠释学方法,就是在念一段经典的文本时,按照四个步骤进行,依顺序要问:这一段原文究竟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以及应该说什么?
期待出书!非常精彩!感恩傅教授!
孔子为了挽救礼乱乐崩的时代危机,强调一个人可以由内心真诚的状态中,找到行善的动力,然后可以自己负责走上人生正路。
高能量,就是心中升起正面的念头;低能量,就是心中升起负面的念头。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因此,我要想喜马拉雅
不是叫"束倏(没找到确切的字,但不是修"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果重点是时,那就是特定的时候,像遇到难题想不通的时候,看对自己有启发或直接可解惑的书,问题解决了而悦。时常和喜欢的人一起复习也很愉悦的。无聊之时学习也很愉悦的。
c ..j..lbm,
打卡傅老师讲论语4:傅老师读了400家的注解,以及自己深厚的国学、西方哲学功底,所以傅老师讲的论语不会偏离孔子的思想,我们读者先不去做好坏的判断,等全程学完以后,再来评论,这样才会有收获
听友240997361 回复 @黑眼豆豆_xk: 论语本意还是应该读讨论的论,因为是弟子们写的,他们在一起讨论老师想讲的和自己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