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2 孟岩对话读库老六:大多数人选择成为大多数人

E22 孟岩对话读库老六:大多数人选择成为大多数人

00:00
01:34:09

大家好,欢迎来到无人知晓。我是孟岩。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我的第一本书《投资第 1 课》已经由我非常喜欢的图书品牌——读库出版,现在已经正式公开发售了。因此,借着这个机会,我邀请到了读库的创始人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来做客。

这一期和无人知晓以往的节目不同的是,我们有意避免谈钱,而是从「出版」的视角聊了聊《投资第 1 课》背后的思考与趣事。

众所周知,图书出版并不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像读库这样的独立机构的生存空间更是有限,而且老六还几乎从一开始就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绕开渠道商,把书直接卖给读者。但是,成立的这 18 年间,读库在这个行业扎根得越来越深,在拓展出版品类的边界的同时,还收获了更多读者的信任,其中,也包括我。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老六也从「投资」的角度聊了聊这本书的出版故事,你可以在明晚(3 月 29 日)八点于「读库立体声」「知行小酒馆」同步上线的节目中听到。

收听愉快。


【官网地址】

https://youzhiyouxing.cn/materials/1425

*官网详情页所含信息最为完整,包含 BGM、参考书目、文章链接等延伸信息


【购书渠道】

你可以随时随地在「有知有行」App 里免费阅读《投资第 1 课》的完整内容,但如果你希望买一本实体书来读读,那么,欢迎点击这里,或者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有知有行的店铺」,购买由读库出版的《投资第 1 课》精装本

【收听指南】

02:07 为什么最开始不愿意出书?孟岩想分享一个投资圈的小秘密

04:33《投资第 1 课》是怎么与读库结缘的?「如果你们能联系到读库,那我们就出书」

05:09 一直没有出版过投资书的读库,为什么出版了《投资第 1 课》?「读库一直空着的三个抽屉:经济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 即使不做投资,这本书一样能提供一些通用的常识」

10:59 从出版过程中的沟通之道聊开了去:老六通常怎么克服沟通中拒绝他人、冒犯他人的恐惧?跳脱出爱的「绑架」

18:01 读库为什么不怕「冒犯」读者?「读书本身是一种『求虐』的过程」

21:56 书是成色十足的精神产品,和一个人做精神灵魂上的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写的文字

27:01 长年累月的编辑工作让老六乐在其中,但硬币的另一面是......

32:16 读库为什么一开始就拒绝了投资?「我非常清楚自己做的事,就是那种极少数人为极少数人做的事」

37:48 老六怎么看待「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现象?「所有的行业,都是靠那些并没有完成实质消费的人撑起来的」

48:35 为什么读库要不走寻常路?老六分享对传统图书销售模式的思考

55:11 老六说,岳飞的「结构性死亡」和出版行业有相似之处,这是为什么?

58:03 老六是怎么摸索出能让读库免遭「结构性死亡」的「得救之道」的?

63:44 在当初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创办读库,老六怎么判断这事儿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的?

71:15 把事做好 VS 规模增长,老六怎么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

76:38 书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作为「培养智慧的工具」依然无可替代

79:49 为什么读库和有知有行都会偶尔做一些「反规模效应」的事?因为久经考验的现代人都具备迅速判断一个人是否真诚的能力

87:42 当「大多数人选择成为大多数人」,我们「选择少有人走的路」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主持人及嘉宾对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提醒您对相关内容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依据或使用相关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嘉宾 张立宪 @读库|主持 孟岩 @有知有行|后期 柯霖 @顺带一提|制作 有知有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银河嘉奖

    没办法,“成为大多数人”很有安全感

  • SONGzzz

    很好的一期 可能需要再听一遍

  • 听友304264716

    前半段还有点闷,越往后越有意思,坚持下去竟然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 听友82898070

    终于更新了

  • 进击的小麻瓜

    图书行业真难!

  • 远古JAY式情

    就怕投资的人搞文艺

  • 生活刀笔吏

    关于“搜时代”和“推时代”的思考: 第一:学习和思维的惰性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知道了什么,就不再去想自己不知道什么,对不知道的东西往往装出知道的样子,更不会去测试自己知道的东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就是对知识的不诚实! 第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我们被算法完全困在了“信息茧房”里,大数据推送什么,我们就能看见什么,你越是看什么,算法就越是给你推送什么,最终把自己完全困在了大数据和算法编织的茧房里。 不可执一孔之见,不可行一时之证,尽管我们时常反思自己,也可能会陷入到一孔之见之中。

  • 听友244652431

    坦诚的对话

  • 想回到幼儿园

    真诚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