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民健康,让百姓有“医”靠

守护人民健康,让百姓有“医”靠

00:00
04:0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盾牌。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守护好,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从人才建设、资源优化、服务提升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让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齐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医疗卫生人才是构筑“全民健康”的最基础力量,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是健康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但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仍然存在人才队伍结构不优等问题。因此,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要加大基层、边远地区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专业之间人才配置差距;要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落实执业医师服务基层制度,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要加强公共卫生、全科、儿科、重症医学、呼吸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人员保障待遇、拓宽人才补充渠道、加强上级对口支援,全面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百姓健康的“堡垒墙”。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续提高,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目前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尚不平衡。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从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推进医学医疗中心建设、扩大康复和护理等接续性服务供给等方面下功夫。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建立包括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或乡镇医院的三级诊疗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分工合作,提高区域医疗水平。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智慧中医药疾病预防和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提供中医特色防治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百姓有“医”靠。

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打造百姓健康的“守护网”。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健康共富的坚实基础。必须从软、硬件协同发力,着力打造高效的“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要建立高水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要努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完善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促进服务连续性;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便捷性;要改善就诊环境,优化设施布局,加快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增强服务舒适性。同时,要加强对群众健康素养的引导,宣传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增强群众“防未病”意识,降低居民发病率。

托起人民群众的“健康梦”,培养合格的健康“守门人”,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