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不能惯,越惯越完蛋?对不谈统一只讲利益的台商,我们该咋办?

台商不能惯,越惯越完蛋?对不谈统一只讲利益的台商,我们该咋办?

00:00
13:00

台商群体最大的尴尬也许就在于:与之相互成就的中国大陆一直在一日千里地快速进步,而台商却一如既往地唯利是图。

事实证明,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作为政治符号一味地回避政治,以及对抗国家大政方针甚至对抗浩浩汤汤的历史大势,其结果必然是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而尴尬的是,如今的台商群体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延宕了45年的问题。

话说1978年,那是一个冬天,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历史也开始翻开新篇。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开始进行重大战略性调整,由原来的“武力解放”转向“力主和平解决”,并呼吁海峡两岸“三通四流”、经贸往来与实现和平统一。随后交通部、邮电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方案以及管理办法,为两岸“三通”做好充分准备。

对台政策的调整,意味着我们对海峡对岸张开怀抱、敞开大门,体现了党和政府积极缓和两岸军事对峙紧张局面、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真诚态度和愿望。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尽管当时的岛内当局迟迟不予响应,蒋经国甚至提出了“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企图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但无数敢于冒险且有着拼搏精神的台商,不断冲破岛内当局的法律枷锁与政策门槛,开启了两岸贸易往来与间接赴大陆投资的新征程,也揭开了以台商投资为主体的两岸经贸发展新篇章。

1987年10月,岛内当局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有限制地开放探亲并正式打破了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台商往来投资更加频繁。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台商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

首先,台商作为我们与世界接轨的媒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虽然改革开放重新打开了国门,但“与世隔绝”20多年,我们不可避免地与世界经济出现了脱节,如何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当务之急。

而宝岛因对外开放较早以及不曾被封锁,对外联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吸引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同时利用宝岛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以及接轨国际的渠道,最终形成了台商从宝岛进口零组件,再到大陆加工生产,最后出口海外的三角经贸网络,中国大陆也由此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其次,台商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我们的对外贸易体系。要知道在大陆的外贸出口中,近70%为加工贸易,而台商则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外贸出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占比。

再次,台商的涌入,推动了大陆的产业升级及行业改革,极大地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产业发展滞后,经营管理理念僵化,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弱等问题。台商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以及较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推动了东南沿海的脱胎换骨。

第四,台商作为有着特殊背景的政治符号,推进了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创新与探索。毕竟台商既不是外资也不是内资,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性、繁杂性与敏感性,如何妥善处理与台商的关系,考验着我们的高层智慧,更推动了我们的政策和理念创新。

可以说,台商的到来,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翻天覆地的重要支撑力量,甚至很多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广东东莞的快速发展,台商起到了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台商,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

但问题是,作用无足轻重不代表不可或缺,作为特殊的政治符号如果吃尽了时代的红利而不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那么这个群体被反噬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台商,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想方设法地回避核心问题,并无所不用其极地牟取暴利。

台商或许没有想到,仅仅40多年,我们就一跃而起,并接连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GDP仅次于美国的2号经济强国。

而众所周知,美国作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是国际驰名的“老二毁灭者”,德国、日本乃至苏联,可以说世界上的“老二”都会死,且死都有各种各样的死法。

因此,当我们“后来居上”成为美国新的挑战者时,美国的打击自然接踵而至。而台海问题作为美国一手炮制的地区危机,自然成为美国遏制我们的王牌,宝岛更是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台商故乡的宝岛,自然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战场。而为了引诱我们与美国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美国开始在台海发动无所不用其极的挑衅,海峡上空再度阴云密布,好不容易出现缓和的两岸关系再度剑拔弩张。

事实上一直以来,无论哪个党派,作为美国的鹰犬,始终都与我们矛盾重重。相比之下,台商与大陆的关系则始终欣欣向荣,两岸关系长期呈现一派“政冷经热”的尴尬局面。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一度想要通过经济往来的火热,打造两岸市场的一体化,进而推动政治的最终一统,但台商明显没有勇挑重担的政治觉悟。

就在今年元旦,也就是台海上空依然阴霾不散的背景下,国台办主任宋涛表示,愿意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对岸有识之士就国家统一事宜展开协商,同时大陆方面也主动释放善意,允许台湾凤梨,释迦等水果重新输陆。

本来,这是一次充满诚意的表态,但昆山台商会长孙德聪表示,这段时间里大陆最好少提“两岸必然统一”这种话,因为此举只会让民进党更加得势。所以大陆应该改变宣传口径,比如多讲统一后台湾民众能够获得什么好处等。

在这位台商看来,因为岛内政治按选票说话,所以只能靠更有诚意的口号才能打动宝岛民众,毕竟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只有让岛内人民了解到统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反对“台独”的蓝营才更容易得分。

而且,对台独势力强硬没有问题,但台独分子只是一小撮,大部分岛内民众还是可以争取的。

应该说,这位台商的表态有着道理,毕竟他们确实和罄竹难书的台独分子不是一回事。但一味地强调区别而不尝试影响台独,反而一门心思地去搞钱,明显站错了位置。毕竟我们之所以对台商予求予给,根本原因在于台独分子的猖獗。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秦桧之所以能获得金国人的重视,连跪拜时都能跪到C位,不是因为秦桧本人跪舔的水平多么炉火纯青,而是因为他的政敌岳飞骁勇善战并令金人闻风丧胆。说白了,秦桧就是金国打击陷害岳飞的刀子。

所以,台商和台独分子也是相伴相生的,我们给台商如此大的诚意,不是因为台商多会赚钱做生意,毕竟我们的市场这么大,任何愿意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都能成为我们的伙伴甚至朋友,台商并不具有不可或缺性。

而今天的台商,似乎习惯了“躺着赚钱”,对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极力回避,其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毕竟台独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利益,反而会随时拉着他们一起陪葬。

在静夜史看来,今天的台商,之所以不愿意为推动两岸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只看眼前的利益,除了习惯了吃政策红利大赚特赚的历史惯性,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深知:海峡两岸长期保持现状,他们才能靠着政策红利吃得脑满肠肥。

这种情况,和清朝康熙年间平定台湾前的一系列博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福建前线,除了文官姚启圣和武将施琅的针锋相对,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剑拔弩张,浮海东渡的最大阻力在于很多人所谓“养寇自重”的自私思维。

毕竟,海峡对岸的郑氏家族存在一天,朝廷就必须倚仗福建前线的官兵一天,所以除了有家国情怀且以社稷为重的少数人,大部分人都希望两岸分裂的局面长期存在下去,最好是千秋万代。毕竟分裂可以继续被依仗下去,一旦平定台湾可能就要到对面的不毛之地去种地。

如今的台商,又何尝不是这种投机的思维?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能逐渐明确的结论就是:和平统一的希望始终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只能越来越渺茫,指望岛内的某些力量自发地以大局为重,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梦呓。

而我们,在做好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台海问题的准备之前,也应该将此前靠政策红利吸引台商的手段做与时俱进的调整。毕竟祖国统一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不能被少数人所阻挠甚至绑架,一味地有恩而无威,只能助长其投机的丑恶本性。

如今,改革开放更大范围与力度的对外开放已经踏上征程,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营也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发展期,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与贡献者,这在带给台商更大红利的同时,无疑也对台商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愿祖国完全统一,且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日子不再遥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38388528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