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最后阶段

中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最后阶段

00:00
16:50

本来想续写美国经济第二大骗局的,但最近看到一条国内新闻,戎评觉得洞见性很大,可以结合来分析。

这条新闻来自广州,说是广州美团的外卖骑手招满了,我专门去查了下,原帖说的并不是招满了,而是随着注册的骑手越来越多,广州美团的站点为了保证每个骑手的接单量和月工资不被挤压缩水,不再给人发新号了,说白了就是不再扩招,这跟招满的区别其实也相差不大。

一叶而知秋,见微则知著。从硅谷银行暴雷引发美国经济系统性危机到中国广州外卖骑手一岗难求,这两件事看上去风牛马不相及,甚至毫无关系,但其深层次逻辑实则都指向同一个宏大的叙事:中美绕国际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双方都有不能让步,必须取胜的理由!

先从美国的问题说起,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美国银行倒闭潮,是因为之前印的钱太多了,通胀长期居高不下,大幅推高了居民各方面的生活成本,于是美联储选择采取报复性加息的措施快速回笼市面现金,这方法效果是有的,但银行利率短期内飙升,存款收益快速超过美国国债的收益,导致金融市场大规模抛售国债,价格崩盘式下跌。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是美国国债持有者的大户,国债价格崩盘,连累银行资产价值暴跌,乃至低于负债。

资不抵债的结果是什么?

破产呗!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四个字:货币超发!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美国但凡出现什么经济问题,总喜欢靠货币超发的方式解决,零八年的金融危机是这样,二零年的新冠危机还是这样,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完整但犯有路线错误的逻辑链在支撑。

八十年代,在一批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惠及下,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居民收入增长迅速。

包里有钱了嘛,自然就会吃喝玩乐,于是消费行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并在不久后超越工业和农业,成为经济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产业。

再后来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并入全球化,各国资本和产品的流动效率得到空前提升,消费行业在各国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以前工业和农业的份额加起来还能跟消费行业叫板,现在连平分江山都做不到了,有鉴于此,西方庸俗经济学提出了两点全新的理论:

第一、现代国家的标志是消费行业在经济结构中占龙头地位;

第二、人类所有生产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消费。

这两条理论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即便是在身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的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也高达54.5%。

至于有关消费的论调,那就更有一丝金科玉律的感觉了,毕竟商品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让用户消费。

既然消费的重要性在现代国家举足轻重,西方庸俗经济学就天真的以为一切经济问题都能通过刺激消费的方式来解决,而刺激消费最常见、最立竿见影的办法便是印钱。

这个观点当然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

人类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简单点来说,社会生产力越强大则经济越发达,反之亦然。而消费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媒介,它存在的价值仅仅只是以更快的流通来促进社会生产力,但它本身并不能代表生产力。

换句话说,只有当解决方案以生产力为导向时,消费才具备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更不能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西方经济学的逻辑链中,消费和经济的关系是这样的:政府发钱给居民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消费→有了钱的居民对零售店的商品需求增加→商品大卖零售店对工厂的订单需求增加→工厂订单旺盛,对商品原材料、劳动力以及生产线投资扩建的需求增加→工厂扩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增加,再次开启从消费到涨薪的闭合循环。

逻辑是没错的,中国曾经也这么干过,但美国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衔接上。

什么环节?

生产制造!如果消费用的钱流不进生产制造环节,那麻烦就大了。

新冠疫情爆发前后,美国工业在GDP结构中的份额仅为17.6%,空心化的问题十分严重,根本生产不出多少东西。由于国内缺少工厂,美联储印出去的钱几乎全堵在了消费领域。

堰塞湖的结局通常有两种,要么决堤溃坝,要么修建新的引流渠把水给有序地泄出去。

美联储印的钱就是洪水,现有的制造业产能是围住洪水的大坝,各类商品则是下游的树木房屋。美国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新的引流渠(制造业扩张产能)迟迟修不起来,洪水已经把大坝(在市场流通的美元远远超过了商品对货币的需求)给冲垮了,下游的房屋树木随着水流量增大而越来越高(货币供应必须与商品平衡,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量则商品价格大涨,反之,若货币供应量小于商品供应量则价格暴跌)。

简言之,美国在放水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国制造业缺位的现实,以至于通胀这波洪水在冲开大坝后,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但比溃坝更严峻的是,没有人愿意分担美国泄洪的压力了。十五年前,美国霸权如日中天,他一放水,全世界都得打开自家的水坝帮助美国人泄洪,中国、欧洲、日本概莫能外。但眼下,美国霸权日渐凋零,没有谁愿意开放大坝承受滔天的洪水。

那该怎么办呢?

不计一切代价恢复修建引水渠的能力,即重塑中低端制造业!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个必须重塑中低端制造业的理由:大动荡时代来了。

大动荡时代的主角是军事力量,美国的军事力量自是不差,但零部件供应链的独立性很脆弱。今年初,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承认,乌克兰军队炮弹消耗速度远超西方国家炮弹生产速度,北约的库存已经见底,军工企业面临的产能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俄罗斯单日炮弹消耗量最多达到了3万枚,而整个北约几十个成员国加起来的产能还不到一万枚。

去年美国搬空国内13年毒刺的库存给乌克兰,你猜总共有多少枚?

1600!相当于一天4.3枚的量。

按50%的命中率算,这些导弹还不够俄罗斯军机诱饵弹塞牙缝呢。有北约官员明确说了,如果现在就跟俄军开战,一些国家几天之内就能打光国内现役和库存的所有弹药!

有人认为美国弹药产能不足的弊端,可以通过战时状态来完善。

毫无疑问,在战时状态下,政府对武器弹药的优先调配,的确能解决生产周期长的问题,但这是建立在大部分生产环节都在国内进行的基础之上。

当代武器装备的供应链比冷战时期复杂得多,而美国制造业又不行,这使得军工企业的生产活动较为依赖进口。根据美国五角大楼2018年的数据,美军武器装备上所使用的80%需要依靠海外进口,除此之外,美国生产弹药的一些大型装备也依赖进口,比如浮船坞、龙门吊。

不论是在战时或是平时,武器装备供应链依赖进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平时既拉长生产周期,又抬高生产成本,美国军舰为啥单价贵,还造得慢,你去看看他的供应链国产化率就知道了。

战时更不用说,别人一封锁,你就得凉!

因此,美国迫切地需要再工业化,以重新夺得供应链的主导权。

请注意我的措辞:重新。这说明美国人曾经拥有过,但现在失去了,正打算二次争取回来。

国际供应链主导权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前,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控制在美国人手里的。但随着美国主动去工业化的效果逐渐显现,以及中国工业超乎常规认知的速度崛起,国际供应链被撕裂成两块分别落在中美手里。美国掌握能产生惊人利润的技术制高点,中国则拥有随时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活动的产能制高点。

这种各占半壁江山的状态有优有劣,美国的优势是能轻松赚走全球化生产及贸易活动中盈利的大头,缺陷是失去制造业这块围住天量货币的大坝,经济基本盘被洪水淹没的概率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基础工业产能的缺失,极大地削弱了美国战争潜力,特别是打持久战的能力。如果当年日本遇见的是今天这副样子的美国,高堡奇人的剧情估计能在旧金山成真。

中国的优势是能提供世界上最多的就业岗位,生产世界上最多的商品,一旦战争爆发,庞大的劳工队伍和工业生产力在顷刻间,就能转化成世界上潜力最强大最恐怖的战争机器,但缺陷是产业同质化严重,高学识人群就业赛道太窄太拥堵,社会流动性逐渐变差。这就是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对劳动力需求量仅次于中低端工厂的广州外卖员,居然招满的根本原因。

我们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但产业却处于一种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局面。在中高端产业赛道,我们在跟日本和韩国竞争,在中低端产业赛道,我们在跟东南亚竞争,对手都是上亿人口的体量(日韩加起来)能不内卷吗?

两年前,央行在某篇关于人口转型的文章中称,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人数太多。

这句话是为了提醒人们注重理工科教育,出发点和初衷没错,但论证我个人觉得有点说反了,我认为不是文科生太多导致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才使得文科生变得太多!

掉入中等陷阱的东南亚国家都有一个特征:大城市发展非常快,收入很高,老百姓在见识过繁华后就不想再赚过去那点微薄的工资了,至少他们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朝大城市的方向奋斗。但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发展出高端制造业,这就让当地的高薪水岗位过度集中在几条偏向文科性质的赛道上,比如工商管理、金融、律师、公务员、医生。

说白了,除了高端制造业和从商,能赚到高薪水的岗位,就那么几个由文科性质衍生出来的行业,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是人最基础的欲望和权力,既然都想赚更多的钱,那就只能在拥挤狭窄的赛道里卷了。

中国目前也是这种情况,而且我们还有两个东南亚国家没有的问题。

首先是高学识人群年增长量不断攀升,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2021年,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2022年,毕业生总规模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毕业人数大,意味着分蛋糕的人多,那么每人分到的蛋糕就很少了。

其次是教育成本高,零零后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家庭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投入,是八零后和九零后完全不能比的,我以前看过一组教育机构统计的数据,真实性未知,大家做个参考即可,数据分析的是改革开放后三代人从认识字到大学毕业这中间阶段的教育花销,八零后平均是五万到十万,九零后平均是十万到十八万,零零后直接翻倍了,平均35万到40万。

数据真实性虽然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你认识十个零零后的家庭,其中至少有八个家庭的主要花销,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身上。

一边是毕业人数不断增多但产业赛道狭窄,一边是花着家庭巨额开销,好不容易参加工作的学生,却找不到薪水与前二十年家庭和自己为学习付出成正比的工作岗位。孔乙己文学是怎么来的?答案就在这!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我不评价这句话的社会性是不是正确,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如果是我夜以继日学了十几年,并为此花了父母好几十万的钱,但出来干的活只值3000,肯定也会有些怨言在。

然而,随着新的高学识人群涌入就业市场,很多人的长衫不得不脱掉,根据美团发布的骑手就业报告,在近三百万的骑手中,研究生学历的骑手有6万人,本科学历的骑手有17万人。

戎评不是说高学识的人就不能做美团骑手,但这么多高学识人群扎堆去送外卖明显严重的资源浪费。

而造成这种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产业赛道太窄,没有足够多的高附加值岗位提供给与年俱增的高学识人群!

所以,不论是放不下身段的孔乙己文学,抑或是大量浪费在外卖行业的高学士人群,归根结底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

跟美国斗下去,突破他们的科技封锁,从他们手里夺取技术制高点,使国际供应链的技术制高点和产能制高点在中国完成二次结合,从而帮助中国工业整体并入高端制造业,拓宽高附加值产业赛道,创造更多的高收入岗位!

高端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惊人的利润,进而孵化出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如果我们将民用船舶业对产业拉动以1元计算,那么家电为45元,汽车为80元,而大型客机为800元。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向高端制造业迈进的原因,

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同理,美国也必须向下攫取我们的产能制高点,以在大动荡时代恢复经济基本盘和战争潜力。这场事关未来的斗争,双方已经都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彼此在悬崖和荆棘之外,再无退路。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心态日渐浮躁,怨言比以前多了,别的不多言,我只想说在中华民族还没有彻底复兴之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肩扛的历史责任,每一代人更有每一代人需要付出的东西。

我们的祖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自由,倒在了枪林弹雨之中,那埋葬在青山之下的数千万忠骨,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东西;

我们的爷辈为了工业起步,国家强盛,从农村支援到城市,那一粒粒流向市场的粮食,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东西;

我们的父辈为了积累帮助国家产业转型的原始资金,在沿海厂房里没日没夜的两班倒,广东省工厂车间每年轧断的好几万根手指,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东西;

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所以没法享乐。

我们这代人也是幸运的,因为在没有战火连天的和平时代,我们的肩膀还能扛起跟当年先辈们同样的历史责任,亲手参与缔造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

没错,我们这代大学生是成长在温室中,或许对个人利益更看重,但请不要忘记,不管是哪一代的大学生,都是中国读书人。身为中国读书人,从来都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魄与决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烟雨蒙蒙_85

    孩子的学业消费确实太多了,东北家庭学业的花费占家庭收入的60%

  • 默默哦默默默默

    讲得自欺欺人,自娱自乐

  • 1768107igmb

    该死的合成音 听着如同嚼蜡

  • 章煜_q0

  • 吸引美好事情的磁铁

    说的不错

  • reestar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忘忧谷骑士

    听听罢了

  • 姝予双

    内容太好了,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