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学!曹操刘备诸葛亮说话为什么既生动又形象?

速学!曹操刘备诸葛亮说话为什么既生动又形象?

00:00
06:27

这几天课上课下都讲到了沟通,咱《平讲平说》也做了跟沟通有关的话题。所以有同学就问我快速提高沟通能力、快速提升口才的方法。我觉得提升口才这事就跟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得积累时间,得创造实践的机会,得多开车上路。实践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练出来了。

除了多说、多讲、多实践以外。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参加一下辩论比赛或演讲比赛,这个对于提升表达能力、锻炼口才也非常地有好处,效果非常好。

除了以上这些,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议推荐给大家。要想提升口才,需要练一种小技巧,就是在说话过程中善于使用比喻、学会打比方,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提升表达能力。

大家注意,在我们讲过的三国里边,其实有很多经典的比喻。比如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关羽张飞就有点不高兴。为了劝说关羽、张飞,刘备就说出了一个比喻,“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这一个生动的比喻就起到了很好的劝说和解释作用。

后来刘备派孔明过江去见孙权,促成孙刘联盟,一起联合抗曹。面对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江东外有很多人是产生了动摇的,甚至有些人就主张投降。诸葛亮就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了当时的军事形势。他告诉孙权,曹兵虽然人马众多,但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连续作战。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意思就是强大的弓弩射出的利剑,飞行到最后力量也会减弱,连鲁地产的最薄的绸子它也射不透。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敌人的弱点和我们的机会。

后来打败了曹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这周瑜劝孙权对刘备要有所防备,他也用了一个比喻说,“刘备以枭雄之姿得关羽、张飞这样熊虎之将,再有了荆州的地盘,结果就是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这个比喻就把双方合作的前途和未来就展示得非常清楚。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孙权斩杀关羽占据荆州。他把关云长的首级送给曹操,并且劝曹操称帝。那么曹操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呢?他也说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也很生动。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意思就是这小子要把我架到炉火上去硬烤啊!这一句话,就把孙权的想法和当时的形势就讲得清清楚楚。

其实中华民族是个善用比喻的民族,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有大量优美而生动的比喻。比如说我们学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看看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力极强,令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我在参加《我要上春晚》这个节目去做评委的时候也说过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当时大家印象也很深刻。当时有一个表演团队上场表演魔术,他们也挺努力的,效果也挺好,但是总觉得还差点什么。我就给他们做了个评论。因为他们表演的是在舞蹈当中快速地转换衣服、转换服装,这个手法很快,动作娴熟,转换效果也很好。

我的评论就是一个比喻,我说有一种东西叫技术,有一种东西叫魔术。就好比把猪变成火腿肠,这是技术;把火腿肠再还原成猪,这才是魔术。那么你们这个节目技术上很成熟,但是只能算技术,不能算魔术,缺乏这种突破常规、大胆神奇、让人眼前一亮的爆发点。你看这一个比喻就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的。

关于比喻,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写的很好。我跟大家分享其中的几句:

(1)我和我的书在同一个公寓里,就像一根泡在醋里的酸黄瓜。

(2)写书就像建金字塔,要有深谋远虑的规划,要把一块一块巨石摞在一起,要经过耗时耗力的卓绝苦役,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什么目的。

(3)我就像一根雪茄,你必须用力吮吸,才能让我保持燃烧。确实很多事情使我愤怒。当我停止愤怒的那一天,我大概就会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4)人就像食物,在我看来许多人就像清炖牛肉,没有汁水,没有味道。而另一些人则像淡水鱼、牡蛎,像小牛头肉或者糖粥,而我自己就像软塌塌、臭烘烘的芝士通心粉,你必须品尝很多次才会爱上这个味道。

看着这个比喻,我就想起了另一个有趣的比喻。有人就说,“男生就像食堂里的面条,又臭又烂,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一点胃口也没有。但问题就是你去晚了,它还真就没有了”。你看这样的比喻还真的是很生动有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是双吉

    功高莫过救主,计狠莫过绝粮

  • 采花大侠1

    我被确诊为皇后,因为凌晨我睡不着,我的头好痛

  • 樱入眼若揽一心

    哎,我就不明白。明明是四个人同生死共患难的故事,为什么我军师没有和他们成兄弟?但如果没有我军师,他们怕早就失败了还不知在哪挂了。当然我对我军师是有偏爱的,看三国主要就为了看他。哦,也许因为军师应该是自由的,如果他没有鞠躬尽瘁,而这边的主子不好他还可以另择明主,而他们三个兄弟人品OK的。

  • 耳门不再丝竹空

    喜欢教授

  • 耳门不再丝竹空

    很好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