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从严治理直播行医乱象

经济日报刊文:从严治理直播行医乱象

00:00
03:00

近段时间,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热,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养生类账号,通过语言、形象等暗示,规避平台关键词审查,在直播间借卖“初级农产品”之名,行“开方子卖药”之实。这样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直接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具体来说,开方子和卖药是两种行为。开方子需要行医资格。就算是医生开展网络诊疗,也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和明确要求。某些直播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同样,卖药也需要相关资质。此前出台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对网络药品的销售资质、经营方式、销售范围作出了严格规范。从办法来看,某些直播平台售药也可能存在违规。

医疗活动因为涉及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在流程与规范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但在某些直播间中,直播人员一不展示行医资格、相关许可证明,二不询问具体症状、不做相关检查,哪不舒服立马“开方子抓药”。许多购买了这些所谓“药品”的消费者表示,这些“药品”非但没用,反而增加了身体不适。这些养生类账号不仅涉嫌违法“行医”,还可能是非法售药。

部分直播平台监管不到位,某些商家挂羊头卖狗肉,一些患者病急乱投医,多种因素导致直播行医卖药等乱象频出。药品安全问题无小事。对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多方治理,严厉打击。

监管部门应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联合执法力度。针对依托网络空间出现的新型违规行医卖药行为,执法部门应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与能力,把现有法律规范对消费者的保护落到实处,为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撑起保护伞。

平台方也应负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大众选择在平台上消费,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而依托平台违规行医卖药的行为坑害了消费者,在透支信用的同时也给平台健康运行带来了隐患。平台方理应有所行动来规范此类行为。

此外,遵纪守法维护公序良俗也是直播平台的责任与义务。尽管目前平台方对药品销售行为作出了较为严格的约束与规范,但还应借助有效手段织起管理网,保护好平台用户合法权益。

作为消费者也应提高医疗素养,擦亮双眼,不要贪图一时方便与便宜而相信所谓的偏方、灵药。身体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对自己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此外,要加大医疗卫生领域宣传力度,帮助公众树立起科学健康观,形成尊重知识、相信科学的社会氛围。唯有如此,才能压缩违规行医卖药行为的生存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