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位高权重的诸葛亮是怎样做到廉洁自律的?

三国时期,位高权重的诸葛亮是怎样做到廉洁自律的?

00:00
05:53

这几天在热播一个电视专题片,名叫《国家监察》,这个专题片是专门讲反腐败斗争的。里边讲到一个腐败分子,华融公司原来的董事长此人姓赖,他专门有一处房产用来存放现金,存了两个多亿,花也不敢花,都装在铁皮柜里。而且他给这个地方起名叫“超市”,很多人在网上都看到那照片了。那场景跟《人民的名义》里边赵德汉他们家存钱的样子是一样的。

另外还有一个腐败分子,贵州省原副省长,此人姓王。他家里光珍贵的茅台就存了4000多瓶,为了销赃,就直接把昂贵的茅台酒就倒到下水道里边,我都觉得这太糟践东西了,真的还不如给我们城市的清洁工或者工地上的农民工每人都发上一瓶。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个案,我们感受到一个掌握权力的人必须要严格自律。自律就等于自救,否则结果就是害人害己、身败名裂。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需求有限、欲望无穷,光指望自我管理和道德自律还是非常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监督,监督制度严一点不是为了处罚人,而是为了拯救人。


我们这世界上就是充满诱惑、充满陷阱的。在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真的要对人性充满警惕。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位廉洁自律的楷模,他就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我们这位孔明先生不光是智慧的标杆,而且也是廉洁自律的楷模。

《三国志》原文记载,「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在这段话里边,孔明先生告诉后主,我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另外还有普通的田地十五顷,家属的衣、食、住、行靠这些就已经足够了。我在外面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我个人的日常消费支出全依靠国家的俸禄。我既没有兼职,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等到我死的时候,陛下可以检查一下,我家里不会有多余的绸缎,外边不会有多余的存款,我绝对不会辜负陛下和百姓对我的信任,这是我的基本承诺。

等到孔明先生去世的时候,大家发现事实果然像他说的一样。孔明先生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不光是因为他的聪明智慧,更是因为他身居高位,但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在孔明先生带动之下,蜀汉政权出现了一些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孔明先生有个副手名叫董和,刘备入川以后特意让董和担任诸葛亮的副职,应该也是一个副总理级的高官。董和就特别清廉,我们大家知道一个成语,叫做“倾家荡产”。这个成语就来自《三国志·董和传》。按照《董和传》的记载,东汉末年四川奢华攀比之风盛行,人们争相晒财富、秀豪华、讲排场。遇到婚丧嫁娶之事,很多家庭都是大操大办、铺张办理,为此甚至倾家竭产。大家注意这四个字后来就演化成了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倾家荡产”。

董和担任成都县令以后,他下决心要改变那种奢华攀比的不良风气,他自己率先垂范,穿粗布的衣服,吃粗茶淡饭,在勤俭节约上作出表率。在公众舆论上引导大家去崇尚那种道德高尚、才华卓越的人,鄙视那种奢侈浪费、铺张排场的人。

同时他还制定了严格的监督制度,董和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地方豪强的不满,大家就联合到刘璋那去搬弄是非,鼓动刘璋把董和调到别的地方去。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刘璋的糊涂,刘备是重用董和,而刘璋他真的要掉走董和。这也能看出刘备比刘璋要高明。

一听说刘璋要把董和调走,老百姓就急了,地方上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挽留董和,你看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迫于舆论的压力,刘璋又把董和留任了。后来刘备入川,他发现董和是德才兼备之人,就让他做了诸葛亮的副手。

董和与诸葛亮配合得十分融洽,每当遇到问题,他都是直言不讳。如果遇到了他认为处理不周到的事情,董和不惜往返十次来商讨妥善的处理办法,这种精神让诸葛亮非常地感动。董和身居要职二十多年,到他去世的时候,家里依然特别清贫,竟然连一担多余的粮食都没有。

另外补充一点,董和的子女教育也特别成功,他的儿子名叫董允。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专门提到过董允。后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和董允称为“蜀汉四英才”,我们这些现代人真的要向诸葛亮和董和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周心怡_j0

    诸葛亮的美好人格,值得后世称颂

  • 听友103602913

    讲得可太好啦

  • 夏花0623

    宁静,淡泊

  • CYgg

    不错

  •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

    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