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为你介绍的是《王阳明传》。
王阳明在中国人心中非同一般,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剩下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文能精通融合儒释道,开创阳明心学;武可以通晓兵书战阵,平定匪患和叛乱。即使离开庙堂,他还在各地兴办学堂;即使时光流转,他的思想始终常读常新,被很多人追随,包括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孙中山、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遍布政治、军事、教育、商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当今很多企业家也很愿意在自己的案头放一本《传习录》。如此巨大的影响,足以使王阳明和孔孟并列,成为中国古代的大圣贤。
但或许是人们群体性地推崇王阳明,他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有人说他从生到死完全是按照圣人的路子行进的,出生时有天神赐福,小的时候博览群书,长大之后经历了顿悟时刻,革新了心学教育后人。王阳明真的是一出生就拿到了圣人的剧本吗?阳明心学到底厉害在哪里,为什么能突破群体、地域和时代的限制,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呢?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王阳明传》,作者是作家孟斜阳,他并没打算把这本书写成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而是把王阳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去讲述。因此,本书除了使用史料外,也并不忌讳引入民间传说,因为传说正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王阳明的形象化认识,从思想史文化史角度来说同样是真实的。这本书故事流畅,语言明快,读起来酣畅淋漓,也因此能在多个读书平台的“人物传记好评榜”上长期占据榜首位置。
下面我们结合学界有关王阳明的研究,走入王阳明和他的心学世界。第一部分我们从他的早期经历讲起,历史上克服艰难险阻成就自我的人很多,王阳明为什么有机会成为圣人?第二部分我们重点关注他的思想,阳明心学到底讲了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广泛的影响力?
第一部分
很多人认为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的成长轨迹完美契合古人对于圣人的想象。真的是这样吗?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王阳明本名守仁,由于他曾在会稽山的阳明洞沉思,因此自号“阳明子” ,别人尊称他为王阳明或阳明先生。
明宪宗成化八年,也就是1472年,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家族。王家祖先可以追溯到晋朝的王览,王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曾祖父。这位王览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王祥,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角。王览的孙子王导是东晋名相,刘禹锡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家,而王守仁正是王导的后人 。即使到明代,王家依然是高门大户。王守仁的祖父饱读诗书,是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读书人。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更是考中过“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后来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说明一下,明朝最初定都金陵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金陵改称南京,但仍保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称为“南京六部” 。“南京吏部尚书”的品级是很高的。
在中国古人的记述中,圣人出生总是不同凡响。相传,王守仁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就在分娩前,王守仁的祖母梦见仙人驾着祥云,怀抱一个小孩从天而降,落在王家。因此,王守仁出生后,祖父为他取名为“云”,并把他出生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常言道“贵人语迟”,据说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一位高僧路过,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意识到,孙儿出生时有仙人驾云而来,于是起名“王云”,或许是这个原因导致孙儿5岁还不能说话。所以,祖父打算给小孙儿改名,《论语·卫灵公》中有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这便是“王守仁”这个名字的由来。
奇幻故事或许是任何一位名人的标配,真真假假,也不必深究。可以确认的是,王守仁小时候非常聪慧。在祖父教导下,从四书读到唐诗宋词,再读到儒释道经典。而且王守仁的祖父有个特点,学富五车但一生没有求取功名。他也用这种观念指导小孙儿学习,提醒他读书时不要被功名利禄所牵扰,不要被陈规陋俗所束缚,更不要盲目崇拜当时被称作权威的“四书” 。这样与众不同的学习经历深刻影响了王阳明,也为他后来融汇各家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不过,科考做官在明代是读书人最好的出路,甚至是唯一的正途,尤其父亲还当过状元。给王守仁上课的老师也经常提醒他,要像父亲那样,努力考中状元,享受荣华富贵。而王守仁却摇摇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守仁小小年纪就把“成为圣人”当作自己的理想 。
有人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仔细想来,明代小朋友说自己的理想是做圣人,也是有可能的。宋代朱熹等人开创的理学在明代中期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一个读书人的理想路径是:先修身,再齐家,最后治国平天下,立德、立言、立功,最终成为圣人。小朋友读书,树立远大理想合情合理。
这么看来,王守仁的成长这不严丝合缝地符合“圣人”轨迹吗?事实上,王守仁之所以能成为儒家的圣人,却恰恰是因为他早早就对传统的圣人之道提出了反思。
传统的程朱理学主张君子要修身,而修身靠“格物致知”。1490年,王守仁18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了。在为祖父守孝的日子里,他广泛学习,尤其是读了朱熹的书。朱熹认为,格物至关重要,格物不仅能获得外部事物的知识,自身的道德体认也会得以刷新。
守孝期间不能四处闲逛,“格”点什么呢?祖父的后院里种了很多竹子。王守仁打算先“格”竹子。他找了朋友一起来,希望能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他们坐在竹林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喝水,竭尽全力想格明白其中的道理,到第三天朋友就打退堂鼓了。王守仁是个有圣贤情结的人,坚持到了第七天,因为身体受不住晕倒了。经过这次亲身实践,王守仁对于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不是“格物”就能“致知”吗?但他非但没有悟出竹子和天地万物的道理,反倒生了病。看起来,“格物致知”似乎并不一定能通向圣人之境,这成为他反思传统儒家思想的开始。
“格物致知”以及“修身”这是向内的,后半句“治国平天下”是向外的,王阳明在小时候也有实践。
他不仅博览群书,还花时间钻研兵法,从小就有保家卫国的心愿。他会把书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带领小朋友们玩军事演习,一边主攻,一边主守,王守仁站在高台上调兵遣将,演习移花接木、调虎离山、瞒天过海等攻防战术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王守仁出生时赶上了明朝的多事之秋,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袭扰不断。在他15岁这一年,蒙古各部在一位叫达延汗的王子领导下积蓄力量,入侵甘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张掖,不少明朝将领战死 。消息传到王守仁耳朵里,让他不禁想起无数在边关建功立业的英雄。王守仁素来是个喜欢实践的人。他热血沸腾,前往居庸关、山海关考察了一个多月之久,登长城、访乡贤,凭吊古代战场,思考御敌策略。回家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洋洋洒洒写了一本奏折,阐述了他的御敌构想,要呈给皇上,吓得父亲立刻呵止了他 。
有报国之心是好事,但在明代,这一切的前提是熟读四书,通过科举考试。父亲看他有点浮躁,就在他17岁时安排了一门婚事 ,希望他收敛一点性子。但成婚当日,王守仁又让人担心了一把。他在街上看到一处道观,便与里面的老道士聊起了学问,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等回过神来天都快亮了。王守仁就这么错过了新婚之夜 。
不过,父亲的策略总体上是没错的。成婚后的王守仁积极准备科举考试,打算通过科举做官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圣人理想。
王守仁21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也就是明清时期各地一级行政区举行的考试。他才华出众,乡试自然不在话下,随后他去京师参加会试。这次,过高的才华反倒带来了麻烦。他的思想过于新颖与程朱理学格格不入,结果名落孙山 。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又一次落榜。不过,王守仁倒没有很受打击,他以圣人为目标,而成圣之路必然少不了波折。终于,在28岁的时候,他考中了“二甲第七人”,以全国第十的排名获得了进士身份。
王守仁终于进入官场,这距离“治国平天下”更近了一步。刚开始,他被安排去工部实习。工部负责朝廷的土木建设,尽管在六部中排在末位,王守仁干起活儿来却依然很有热情。一次,他负责组织一位功勋官员的陵墓修建工作,他发挥兵法知识,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小组,组内人员互相监督,还负有连带责任。而且他推行了类似于现代倒班制的作业方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 ,因此受到了肯定。
这样的肯定再度激发了王守仁这位年轻人为国效力的热情。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他少年时代就曾游历边境,思考御边之策,甚至写了奏折,打算交给朝廷。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这次他更是列出有关边防的八大主张, 如精简军队节省费用、严格执法以振军威等等。其实,这些措施都切中了要害,只可惜,他只是工部的一个六品小吏,工作不对口,品级不够高,一腔热血再次泥牛入海。
后来王守仁调去刑部任职。一次前往云南出差,途经九华山时他遇到一位老和尚。你知道,王阳明只要遇到有学问的人,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攀谈一番。而这位老和尚同样对传统儒学表示了怀疑,圣贤之道或许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泛道理,而就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修为。这启发了青年时代的王守仁进一步关注佛学和老庄思想。
31岁那年,一次王守仁生病休假,在家乡会稽山南的一处洞穴住下了 。他在这里不断沉思,并见了一些朋友,突然意识到,佛道并不是他要追求的。因为佛道需要抛弃人伦。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孝道是融入中国人生命血脉的文化理念。尤其是王守仁出生在幸福的家庭,他十分珍重父母亲情,也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看来,佛道也不是他追寻的答案 ,他还是要回归到儒学的母体,追溯到孔孟之道试图开辟一条新路。这是王阳明思想发展的一次关键选择。由于这次关键选择发生在会稽山阳明洞,因此人们把阳明洞走出的王守仁称为王阳明。从现在起,我们也用“王阳明”来称呼他。
到这儿,王阳明也只是回归了儒学,但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此时的程朱理学早已死板僵化,与科举密切捆绑,脱离了实际,走向了形式化。放眼朝堂,熟读儒家经典,精通程朱理学的官员不在少数,然而他们只知道因循守旧,整个官场暮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王阳明思想的形成,还需要一次重大坎坷的催化。
明朝弘治十八年,也就是1505年,明孝宗驾崩,一个不满15岁的顽皮孩子坐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民间臭名昭著的正德皇帝 。这个皇帝堪称混世魔王,他建了个叫“豹房”的私人游乐场,表演猛兽摔跤。他还在京城开设了许多商铺和妓院,供自己玩乐。更要命的是,正德皇帝重用宦官,把前朝后宫、京师内外搞得乌烟瘴气。其中最得宠的大宦官刘瑾,权势熏天,坏事真没少干,民间把他归入明朝“四大权阉”之列。不少官员上书皇帝,希望处理刘瑾等人,等来的却是刘瑾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报复,有的官员甚至被活活打死。
这事跟六品小官王阳明没直接关系,但王阳明内心的正义感再次喷薄而出。他也写了奏疏向皇帝声明利害,可以想到,这份奏疏皇帝未必能看到,但必然会落在刘瑾手里。刘瑾震怒,以皇帝名义廷杖王阳明四十,然后把他关入锦衣卫大牢 。按照明朝传统,在朝廷上实施杖刑,受刑者可以用棉絮裹身,但刘瑾改了规矩,要求脱了裤子打。他平时训练打手很有一套,先做个皮子,里面塞上砖头,重重打下去,皮子完好,但里面的砖头已经粉碎 。王阳明被这么打四十廷杖,几乎昏死过去。但这只是开始,随后他又被赶出京城,贬去贵州龙场,当了一名驿丞 。明朝时期的贵州非常贫穷,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驿丞是驿站的管理人员,是没有品级的小吏 。就这还没完,赴任路上刘瑾又派人劫杀王阳明,好在他跳水侥幸逃走了,后来辗转赶到贵州赴任 。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也一直按照传统的儒家道路不断追求,但这次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败得只留下一条性命。想想过去他的历次实践,向内格物致知修身,但王阳明年轻时候“格竹子”格病了,向内探索失败;向外是治国平天下,王阳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他又被肮脏的官场不断教训,“治国平天下”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其实,这不只是王阳明一个人的困扰,也是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困扰,书中古圣先贤描绘的理想蓝图竟然都是无法实现的,他们有的人苦苦执着于程朱理学的传统路子,但或是碰得头破血流,或是郁郁而终;有的人索性放弃官职归隐田园,但心中总有不甘;还有的希望了却尘缘堕入空门,但难以割舍很多关系。满腹经纶、满腔热血的明代读书人,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来安顿他们的心灵。就在这时,王阳明拿出了自己的精神药方,这就是阳明心学。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将把重点放在阳明心学的成形与发展中。我们看看,为什么这个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那么深远的影响。
关于阳明心学的问世,有个“龙场悟道”的典故。关于龙场悟道,传说有很多,最著名的一个版本是,王阳明睡在一个石棺中突然惊醒,然后大声呼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然后阳明心学便诞生了。听起来实在有些玄妙。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贵州龙场在明朝是一片山林,毒蛇猛兽出没,盗匪猖獗,当地居民多是少数民族,远道而来的王阳明与他们语言习俗不通。一般人到了这个地方,别说做官还有没有前途,连性命也难以长久。果不其然,与他共事的一对父子,在他到任不久后就相继染病离世 。不过,在官场中九死一生的王阳明却很豁达。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他教当地人伐木建屋,并把其中一个房间用作书房,他起名“何陋轩” 。
在这个与主流世界相对隔绝地方,他获得了难得的清净,可以不受干扰地慢慢梳理程朱理学等各家主张,因此收获了顿悟时刻。
进化心理学者罗伯特·赖特曾写过一本《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中国图书界引入后翻译为《洞见》。这本书关于顿悟提出一种解释:我们大脑产生各种想法,有赖于一个一个模块,这些模块是人在长期阅历、读书学习、深刻思考中形成的。但久而久之这些模块也会劫持我们的大脑。
举个例子,关于“甜粽子对身体好,还是咸粽子对身体好”这个话题,你可能看过很多资料,也有过自己的思考,这个话题的问答慢慢就会形成一个封装的模块。以后只要遇到这个话题,模块就会被自动触发。好处是节省大脑算力,不足的地方就是,很难有突破性的思考成果。
不过,当我们处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身心足够放松后,这些模块就有可能被慢慢剥离,然后建立新的连接。因此,冥想情况下更容易发生顿悟。
回到身处龙场的王阳明,三十多年来苦苦追寻圣贤之道的过往历历在目:他也曾格物致知,也曾向外追求,但外界总不给他答案,反倒让他落下一身病。两次科举落第,当庭杖刑,贬官流放,被人追杀,治国平天下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猛然间,他意识到,过去的挫折没有把他打倒,支撑自己的并不是任何外物,而是他的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本心”。
他进一步意识到,本心的状态会决定一个人如何感知外界,如何加以行动。当人的心灵境界提高了,对外界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龙场这个环境,在别人看来是穷山恶水,而在王阳明看来是精神上的乐园。可见,人和人本来没什么区别,每个人都有圣人的品格,都可以像圣人一样坦然面对困难,都可以享受龙场的穷乡僻壤。只不过人有太多欲望,过于追求身外之物,而渐渐放弃了圣人本性。当人抛却杂念,人就又可以成为圣人了。
古人把圣人的完美品格,宇宙的终极秩序用一个字概括,“理”。宋代的朱熹就在讲“天理”,即使天崩地裂,人不存在了,天理还在那里挺立着。而王阳明却认为,你要认识天理,根本没有必要往外寻求,理就在自己的心里,这就是著名的“心即理”。
思想是用来指导行动的,哲学思想的诞生往往配套着方法论。随后,王阳明根据这个观点,开创了一套方法论,这就是我们至今还在提倡的“知行合一”。很多人会把“知行合一”解释为,我是怎么想的,我就严格按照想法那样去做。这是不准确的。
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过去知识被锁在书本里,失去了活泼的实践。王阳明强调“知”和“行”是统一的,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这两者是无法分离的。一个人起心动念想获得某种认知时,实际上已经算是行动的开始了,当一个人做完某件事后,他也获得了真的认知。就像一个人孝顺父母,他只有内心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才算是他真正认知了孝顺的道理 。简单讲,真知必能行,没做到一定因为不知道。
“心即理”再加上“知行合一”这套理论的威力非常大。王阳明后半生的事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贵州龙场那几年,王阳明积极分享自己的思想心得,吸引了许多学生。1509年,王阳明被贬期满,在贵州多位官员推荐下,担任了庐陵县知县,后来刘瑾被处死,王阳明的才能得以施展而连年升官。
1516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负责江西一带的治安问题。江西匪患很严重,严重到可以与官军分庭抗礼。由于匪徒在官府里有内应,此前几任官员毫无办法。王阳明从小学习兵法,现在还有心学加持。他假传命令,不久后要出兵剿匪,然后派手下人监视,如果有哪位在当差的人私自外出,大概率他就是内应。但王阳明却没有处决这些露了马脚的人,而是找他们谈话,展开了攻心战。先讲朝廷剿匪的决心很大,抓住后果很严重;再讲妻儿老小,戳中他们最柔软的肋骨。很快,这些人便请求王阳明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王阳明认为他们的本心未泯,给了他们将功补过的机会,最终成功剿除匪患。
如果说这次是小试牛刀,几年后宁王朱宸濠叛乱,绝对算得上阳明心学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大展神威。
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叛军有十余万人气势汹汹,王阳明手上只有两万左右民兵,而且事发突然,各地的援军一时赶不过来。王阳明再次展开攻心计,他伪造了一张檄文,说朝廷已经派遣各地官吏集结了十六万大军,要求各地州县必须做好准备,协助平叛。然后,他派一些密探故意将檄文泄露出去。宁王知道后,一时犹豫起来,军事行动暂停,错过了反叛窗口期。
同时,王阳明还实施反间计,他给朱宸濠的两位关键将领写了假密信,扰乱了叛军的进军计划。而王阳明这边,一边尽快集结兵力,一边发布告文,被迫反叛者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网开一面。等到决战时刻到来,叛军内部迅速分崩离析,一战即溃。最终,王阳明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王阳明在平叛中践行自己的心学理论,同时不断总结完善实践经验,随后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致良知”。
过去讲“知行合一”,是完成了“知”和“行”的统一。但“知”是什么样的,并没有具体说。“致良知”明确了这个“知”是“良知”。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主张“性善”论,人的心中天然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王阳明把四端归结同一颗心,即“良知”,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内心都有“良知”。但要注意,人的“良知”不会主动发挥作用,它只是隐性的道德存在,要想让“良知”显现出来,我们必须身体力行,也就是“致良知”的“致”所讲的内容。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理念,王阳明自称,这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悟出来的。“致良知”的分量极重,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地展现这份良知,以共同构建一个良善的社会。过去儒学倾向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向内的被动的,王阳明的“致良知”则更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主动成就自我与他人。在阳明心学“致良知”的影响下,明末清初的中国迎来了一次久违的思想解放。以郑板桥为代表的许多艺术家不泥古法,不拘一格;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动抨击礼教束缚,顾炎武更是酝酿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王阳明的“致良知”。
结语
关于这本《王阳明传》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简单总结一下。古代的读书人都有“士志于道”的想法,也就是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在明朝中期以前,读书人“志于道”的方式是“得君行道”,找到一位明君,辅佐他治国平天下。但王阳明恰好遇上明朝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别说“得君行道”,就连在官场平安待下去都很难。王阳明反思,既然往上发展无望,那就下到民间吧。于是王阳明开辟了“觉民行道”,回到民间,教化乡民,改变社会的风气。选择了“觉民行道”,就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秩序。他突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打破了格物致知的观点,不再追求外物,而是强调对本心的调服,唤醒内心的良知,并实践出来。
阳明心学之所以受人推崇,不仅在于理论好,更在于提出者王阳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的前半生在艰难探求圣人之道,历经风险与曲折,终于在极端环境下顿悟。后半生,王阳明用生命践行并发扬了自己的心学学说,从贵州到江西、福建。他既能广兴教育,又能平定叛乱。1528年,王阳明在广西任职时染上了重病,学生哭着问他有什么遗言,他淡然一笑:我心光明,夫复何言。1529年1月2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吉安的一艘船上,时年57岁。
终其一生,王阳明让看似已无出路的儒家思想重新焕发了光辉。过去的儒学总是板着脸高高在上地讲“修身齐家”,阳明心学则不再让人做书呆子,而是敢于自省,敢于体验,敢于关心大事小情,敢于经世致用解决真实问题。过去儒家只是一种精神的权威,如今它潜入民间,跟农夫、商人结合在一起,便从精神力量变成了社会力量。正如明朝末年思想家顾宪成题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直到近代,梁启超、谭嗣同、李大钊为中国思想带来巨大改变,他们也都会到王阳明那里去寻找思想解放的本土资源。因此人们才说,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我已经购买了喜马拉雅的会员,为什么还让我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