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妈妈一起打这一仗吗?”智斗校园霸凌可喜亦可悲

“愿与妈妈一起打这一仗吗?”智斗校园霸凌可喜亦可悲

00:00
03:49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暴力欺负了怎么办?相信这是所有家长都不愿面对的问题,但若真遇上了,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据报道,云南西双版纳州一所小学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就不断发生欺凌事件。家长们得知后也很愤怒,但换来的只是老师的调解道歉,然后一切如故。后来一位妈妈的加入,让事情有了变化。

苏迎澜10岁的儿子小逸被几名学生围殴,丈夫一度愤怒地要和对方家长“同归于尽”,可是这位妈妈还是保持了冷静,她在几天时间内熟悉了相关法规,一一联系其他被打学生的家庭,发起了一份反校园暴力联合声明。

之后,苏迎澜和学校进行了三次谈判。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家长,苏迎澜表现得大度忍让,她既不想连累孩子的班主任,又不想让学校的名誉受损,所以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向上级部门反映。经过有理有节的“战斗”最终取得的胜利,让带头欺负学生的霸凌者受到处分,并推动在学校展开反霸凌教育。

↑遭遇校园欺凌后,10岁的小逸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遭遇欺凌后,苏迎澜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起直面这件事:“你愿意陪妈妈打这一仗吗?”“我愿意。”儿子说。这一仗或许并不完美,但她和孩子走出了一条在面对校园欺凌时除了逃避和忍耐之外的另一条路。

在这个新闻下面,不少网友都夸赞这位妈妈睿智。的确,这位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复杂的家校关系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让霸凌者受到了相对严格的处理,同时又给足了学校面子。应该说这是一种现实选择。可别忘了,她本来是无辜的受害者一方,当受害者要如此“睿智”才能讨回一点点公道的时候,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呢?

相比于赞叹这位妈妈的睿智,更值得追问的还是学校的失职、无能。报道中提到,那位叫陈子杭的孩子,连续几年欺负了不少孩子,有的家长早就愤怒地想报警。可是因为怕学校名誉受损后影响到孩子,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学校长期不作为,导致更多学生只能成为陈子杭的“跟班”。面对如此恶劣的风气,学校竟然迟迟拿不出办法。当苏迎澜提出要处分坏孩子的时候,学校还想息事宁人赔偿了事。

从苏迎澜和校方的谈判可以发现,相比于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学校似乎更在意不要把丑事宣扬出去,不要影响老师和学校的考评。而这位妈妈的睿智,也主要是照顾到学校的这一核心诉求,在不影响学校考评的前提下,争取到尽可能严肃的处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妈妈一开始就把事情“闹大”,想通过警方或者上级部门施压,校方也许就会抱团和她对抗,就算能取得比现在更多的胜利,她的孩子今后只怕也很难在这个学校立足。

这固然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但现实并不代表就是对的。如果父母都要这么“睿智”,才能为受欺负的孩子讨回一点公道的话,这样的现实显然是扭曲的。阻止校园暴力,本来就是学校的分内之事,甚至是学校应该保证的底线。那么在乎考评和声誉的学校,应该做的是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而不是只想着把丑闻影响封锁在校内。既然考评对学校有着切实的影响,考虑到校园暴力可能对孩子造成一生难以修复的伤害,那就有必要对校园暴力治理不力的学校,进行一票否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